铁塔组立施工设计方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2039808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塔组立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铁塔组立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铁塔组立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铁塔组立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铁塔组立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塔组立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塔组立施工设计方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塔组立施工方案批准: 审核: 编写:目 录一、工程概况11.1、工程概况11.2、本工程铁塔组立要求及规定1二、施工组织措施32.1、组织机构32.2、项目部人员主要职责42.3、施工人员必需具备的条件及人员需求计划42.4、每班具体分工示意图52.5、施工准备组织工作5三、铁塔构件运输103.1、运输前检查103.2、构件运输11四、铁塔组立技术措施124.1地面组装一般规定124.2铁塔起吊组立15五、铁塔组立安全保证措施235.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235.2施工过程风险控制安全措施255.3铁塔组立过程风险控制安全技术措施27六、铁塔组立质量保证措施306.1质量组织机构306.2质量管

2、理措施306.3质量技术措施31七、铁塔组立工期保证措施327.1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327.2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32八、现场环境及文明施工33九、应急行动34十、铁塔组立危险源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3510.1、安全风险评估报告35附:组立杆塔主要工器具一览表40一、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本工程共计新立铁塔*。1.2、本工程铁塔组立要求及规定2.1、本工程铁塔脚钉安装要求:1)脚钉布置从地面约1.5米处开始,间距约为450毫米,一般采用M16脚钉,主材接头处脚钉,其直径与螺栓直径相同。2)直线塔脚钉安装如图所示;3)转角塔的脚钉布置:单回路转角塔主材的脚钉,塔身部分装于内角侧,塔身以上装于

3、外角侧,0转角时,只在远离上导线的同一边安装脚钉;多回路转角塔的脚钉布置如图如示。右转左转单回路直线塔脚钉安装布置图 单回路转角塔脚钉安装布置图右转 左转双回路转角塔脚钉安装布置图1.2.2、本工程铁塔螺栓穿向要求:1)对于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内向外穿;垂直方向由下向上穿;斜向者向斜下向斜上穿。2)对于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按线路方向由小号侧向大号侧穿;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穿,中间由左向右穿(按线路方向);垂直地面方向者由下向上穿;斜向者由斜下向斜上穿。3)个别螺栓如按照上述要求不能安装,则上报项目部做统一规定,但要注意相邻螺栓的穿入顺序有时影响螺栓是否能顺利穿入。4)铁塔防盗、防松要求:

4、基础顶面以上9.0m范围内的螺栓均采用防盗螺栓,防盗螺母架线复紧后统一安装,铁塔顶至下横担以下2米内所有螺栓均装防松罩;如设计图纸有特殊要求的,按设计图纸要求安装。5)螺栓安装前要检查验收,检查平面侧是否平直,螺母必须是平面一侧贴塔材,倒角面朝外。6)铁塔各构件的组装应牢固,交叉处有空隙者,应装设相应厚的垫圈或垫板。7)螺杆必须加垫圈者,每端不得超过两个垫圈。8)螺杆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于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9)本工程铁塔连接螺栓应逐个紧固,扭矩标准如表所示。铁塔螺栓紧固扭矩标准扭矩值(N. m)M12M16M20M244.8级408010012010)

5、铁塔螺栓在组立结束时必须全部紧固一次,检查扭矩合格后方准进行架线。架线后,螺栓还应复紧一遍。本工程要求铁塔螺栓的一次紧固率达到96%以上,最终紧固率97%以上。二、施工组织措施2.1、组织机构本工程施工管理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成立广乐高速220kV线路迁改工程综合项目部,内设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资料员等。工程以项目经理为管理核心,对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负责。项目部各职能管理应齐心协力,服从指挥,确保本工程安全、优质、按期竣工。本工程组织机构图:建设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公司公 司项目总工:资料员:现场总负责:材料员:安全员:质检员:施工三队施工一

6、队施工二队2.2、项目部人员主要职责项目经理:项目全过程施工生产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全权责任者。作为承包商的代表,接受并贯彻项目法人、监理工程师有关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和安全生产方面的指令。项目总工:全面负责本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制订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目标和方针,协助项目经理抓好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在技术领域贯彻质量方针。批准各种技术和施工方案,指导技术管理工作,支持监理工程师工作。质检员:组织工程质量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施工跨越线路停、供电的具体实施,图纸资料管理及工程主体物资分配。原材料的检验、试验,施工中各道工序的质量检查,负责质量记录的整理、收集和归档,做好工程资料管理

7、、移交。安全员: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编制安全管理制度,审查各种施工技术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执行。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预测影响工程安全薄弱环节,并配合工程部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监督执行。监督和检查工程安全和文明施工状况,配合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和公司安质部做好安全大检查。施工队长:执行技术纪律和施工方案,合理组织、安排本队人员施工作业,确保施工质量、安全、进度满足项目要求,做好本队承担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记录。2.3、施工人员必需具备的条件及人员需求计划2.3.1 参加施工人员都应受过三级安全教育,并通过安规考试合格;2.3.2 熟悉施工图纸及施工现场环境验收

8、规范要求; 2.3.3 基础浇制知识相当了解,具有相应的施工经验;2.3.4 相应工种的施工人员必需持证上岗。2.4、每班具体分工示意图现场安全员1人现场立塔副指挥兼技术员1人塔材地面装配工:4人临时拉线监护及安装拉线:4人绞磨操作:1人测工:1人高空作业:4人(横担对接、撤除吊点绳等)起重技工:1人(抱杆就位、吊点布置及绑扎、牵引、制动设置、桩锚埋设)配合民工:6人现场立塔指挥1人2.5、施工准备组织工作2.5.1技术准备2.5.1.1组立铁塔前,必须对混凝土基础根开、高差、扭转进行复检,检查合格后方准组立铁塔。2.5.1.2、现浇基础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整体组立时为设计强度的100%;分解组

9、塔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混凝土龄期最小不得少于10天。2.5.1.3、组立铁塔前,应准备好技术资料,包括杆塔明细表、铁塔安装图、铁塔组立施工方案及措施等。2.5.1.4、组立铁塔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现场调查,熟悉铁塔图纸,确定合理的组立方法。2.5.1.5、组立铁塔前,必须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5.2、人员准备2.5.2.1、根据本工程工期要求,项目部将按基本工作量组织施工人员,组塔计划成立2个组塔队,参加组立铁塔的人员必须经过技术交底。2.5.2.2组立铁塔操作的重要岗位应由有经验的送电技工担任,机动绞磨操作业人员均经培训合格后上岗。2.5.2.

10、3、分解组塔的人员配备见下表:分解组塔劳动力组织序号工作岗位人数备注1现场指挥1重要岗位2安全监督1重要岗位,持证上岗3塔上作业6重要岗位,持证上岗4地面组装125机动绞磨手1重要岗位,持证上岗6拉磨绳27控制大绳(6)由地面组装人员兼任合 计232.5.3、机具准备2.5.3.1、各种铁塔组立方法需用的机具应按相应的工器具配置表配备,并应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应配置必要的安全保护用具。2.5.3.2、各种工器具运往现场之前必须清理、检查,主要工器具的检查要求如下:1)机动绞磨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各部机件,特别是刹车装置是否完好。2)抱杆必须无裂纹、脱皮、严重锈蚀及弯曲等缺陷。3)钢丝绳

1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报废或截除:在一个节距内(每股钢丝绳捻一周的长度)的断丝根数超过规定报废标准者。钢丝绳中有断股者。钢丝磨损或腐蚀深度达到原直径40%以上者,或本身受过严重火烧或局部电烧者。压扁变形和表面毛刺严重者。断丝数量虽不多,但断丝增加很快者。钢丝绳一节距内断丝数报废标准规格安全系数619=114+1637=222+1661=366+11819=342+1顺捻逆捻顺捻逆捻顺捻逆捻顺捻逆捻小于6时1262211361836186-7147261338193819大于71683015402040204)编插钢丝绳套时,插接段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且不得小于300mm。各段的穿插次

12、数不得小于4次。钢丝绳的插接头和环绳套,在使用前必须经过125%超负荷试验。5)穿过滑车、磨芯、滚筒的钢丝绳不应有接头。6)滑车必须经常检查。滑车边缘有裂纹或严重磨损、轴承变形、轴瓦磨损严重者,均不得使用。吊钩外观检查有裂纹或明显变形者不得使用。7)双钩紧线器弹簧不起作用,两端无保险螺丝,表面有变形等不得使用。8)其它各种小型工器具在清点准备中都要仔细检查,不符合使用要求者不用,不得凑合。9)安全保护用具(包括安全带、腰绳、安全帽等)每次使用前必须由使用人员进行外观检查,有裂纹、腐烂、损伤等缺者严禁使用。2.5.4、材料准备及需求计划2.5.4.1、组立铁塔前必须对运到现场的塔材进行清点数量和

13、检验质量。质量不合格者不得使用。缺少主材、抱钢及重要连接板时不得组立。2.5.4.2、组立用的螺栓、脚钉必须齐全。2.5.4.3、地面已组装好的塔段,经检查合格后方允许吊装。2.5.4.4材料需求计划:需求材料品种需求时间到货地点铁塔塔材2011年11月25日前*螺栓、螺丝、防盗帽2011年11月25日前2.5.5、现场布置准备2.5.5.1、现场布置应根据各种不同组立方法的要求做好准备。现场布置的准备工作内容主要是场地平整、地锚的布置。2.5.5.2、根据铁塔结构及组立现场布置图做好场地平整。清除影响组装和立塔的障碍物。铁塔组装地面应尽量平整。2.5.5.3、地锚坑的定位要求:1)地锚坑的位置应用经纬仪确定。2)地锚坑应尽量避开低洼积水地带。2.5.5.4、地锚坑的开挖应满足下述要求:1)地锚坑深度可视土质及地锚受力大小确定。可参照下表先择使用:名称规格土质淤泥一般土抱杆拉线1.60.351.8米1.5米1.40.3/1.8米绞磨1.20.251.5米1.2米注:土壤上拔角取20。2)地锚坑必须开挖马道。马道对地面夹角应尽量与受力方向一致,一般不应大于40。马道宽度不得太宽,以0.1-0.3m为宜。3)当地锚坑位于松软地质或泥沼地带时,必须根据地锚受力情况采取;增加地锚坑深度;加大地锚规格或用双地锚;在地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