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八年级上册政治部编版练习:5.第2课时 预防犯罪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035888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秋八年级上册政治部编版练习:5.第2课时 预防犯罪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秋八年级上册政治部编版练习:5.第2课时 预防犯罪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秋八年级上册政治部编版练习:5.第2课时 预防犯罪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秋八年级上册政治部编版练习:5.第2课时 预防犯罪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秋八年级上册政治部编版练习:5.第2课时 预防犯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秋八年级上册政治部编版练习:5.第2课时 预防犯罪(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预防犯罪02基础过关12017年8月15日,经山东省邹城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李某受到了_处罚,其中附加刑是_。(B)A刑罚有期徒刑 B刑罚罚金C刑事罚款 D民事没收财产22017年11月28日,西安某男子当街一张一张烧毁百元人民币。该男子一边烧毁人民币一边说:“我烧我的钱不犯法,你让执法的来。”该男子的言行给我们的启示是(A)A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B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C烧毁人民币是不道德的行为,并不违法D该行为触犯了刑法,应受到民事法律制裁32018年1月26日,谢某正在邵阳县环境监测站办公室上班,谢某

2、的两名同事在办公室玩枪,未料,枪支走火击中谢某,谢某经抢救无效死亡。这两名同事的行为(C)触犯了刑法扰乱了社会秩序应受刑罚处罚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A BC D4“从小偷针,长大偷金。”这句话说明了(D)一般违法行为必然会发展为犯罪青少年应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青少年年龄小,不会犯罪A BC D5“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这句话告诉我们(A)A要遵纪守法,远离违法犯罪B加强自我防范,就能防患于未然C违法行为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D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制裁【明辨是非健康成长】6观察漫画,回答问题。(1)漫画中,哪种行为是不良行为?哪种行为是严重不良行为?哪

3、种行为是犯罪行为?答案:不良行为:抽烟;严重不良行为:吸毒;犯罪行为:抢劫。(2)漫画中的未成年人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答案: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03能力提升72017年7月9日,男子陈某在合肥市包公园站候车时,用随身携带的雨伞无故戳击站台上行线尾端紧急制动按钮,造成列车无法进站晚点176秒。陈某因扰乱公共交通秩序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陈某的行为(C)A受到了最严厉的法律制裁B受到了审判机关作出的惩罚C没有触犯刑法,不是犯罪行为D具

4、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行政制裁82017年12月14日,江苏省穿城中学九年级(2)班学生李某用本班同学宋某某的喝水杯焐手,宋某某发现后与李某发生争执,回到宿舍后,李某动手打了宋某某一耳光。李某的行为(A)是一种不良行为是严重不良行为体现了犯罪的法律标志具有社会危害性A B C D2017年1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将该条修改为:“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据此回答910题。9下列对我国刑法的认识正确的

5、是(C)刑法是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有了刑法,就能消除违法犯罪只有侮辱国旗、国徽的行为才违反刑法刑法能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A B C D10刑法修正案(十)第二百九十九条中增加的修改内容说明(D)刑法明确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刑法明确规定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刑法明确规定对犯罪只判处主刑不唱国歌就会触犯刑法A B C D112017年6月23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于欢故意伤害案”作二审公开宣判,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有期徒刑五年,这一判决为终审判决。于欢的行为(B)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了行政制裁侵犯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了刑事处分A B C D12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的少年犯进行调查

6、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行为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3%,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影像制品的占319%。这一调查数据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是(D)不良行为一定会发展为违法行为我们要杜绝不良行为我们要加强自我防范我们要依法自律,从小事做起A BC D【情境探究明理践行】13以下是小王同学生活中的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小王的表哥对小王说:“今晚我们上网玩通宵,晚上就不回家了。”(1)小王的正确做法:婉言谢绝。(2)理由:夜不归宿是不良行为。情境二:小王的表弟常有旷课、逃学等习惯。小王常常劝说表弟改正不好的习惯,小

7、王的表弟却说:“我又没有违法犯罪,不用你管。”(1)小王表弟的说法:错误。(2)理由: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14某校道德与法治学习小组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一次调查。请你参加并回答下列问题:【活动探究】(1)在调查过程中,为了让调查活动顺利开展,同学们设计了几个环节。请你按正常的调查活动顺序排序:实施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设计调查方案;整理分析资料。答案:。【警醒你我】14岁的中学生王某,在小学时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升入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到八年级后,打骂同学,并且由偷同学的钱发展到偷老师的手机,甚至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

8、留。后来,他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朋友”,一天,他和“朋友”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调查小组的同学们讨论道:王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呢?(2)请你解答调查小组同学们讨论的问题。答案:沾染了不良习气;交友不慎;自我控制力不强;法律意识不强,道德素质较低等。【新闻一角】2017年11月23日上午,禹城市2017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工作会议在市检察院会议室召开,市综治办、团市委、教育局、公、检、法、司等15家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专项组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参加会议,团市委副书记程云霄主持会议。(3)请你从学校和家庭的角度,谈谈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答案:学校: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

9、教育;组织青少年参加法治宣传活动;开设心理辅导课,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等。家庭: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多与孩子谈心,了解他的思想;父母以身作则,给孩子在行为习惯等方面树立良好的榜样等。【活动设计】(4)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几种调查方式。答案: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04聚焦安徽考题1(2011安徽中考)九年级学生牛牛经常旷课,夜不归宿,到网吧玩游戏。后他又因缺钱上网,持刀抢劫,造成受害人重伤,受到刑罚处罚。同学们对此在QQ上展开了议论,其中正确的说法有(D)小兔子乖乖:乖点好耶,专心学习,遵纪守法,防微杜渐,否则害人害己笨笨鸟:牛牛受到刑罚处罚,是因为他经常旷课、夜不归宿,笨笨鸟下次不再干了绿魁茶:

10、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一般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我们应避免沾染不良行为一剪梅: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我们应引以为戒A BC D2(亳州玉翠中学期中)某校八年级(1)班的学生在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一课后,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1)“醉驾”违反了什么法律?这部法律有什么作用?答案:违反了刑法。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2)醉驾“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这说明醉驾要受到什么处罚?这种处罚分为哪两大类?答案:刑罚处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调查发现,70%左右的犯罪都与网络有关,网络内容良莠不齐,特别是色情、暴力等内容对未成年人影响极大,容易诱发犯罪。除此之外,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等,也可能诱发未成年人犯罪。(3)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与犯罪?答案:要增强法治意识,自觉依法自律,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