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江苏省高中地理第七讲大气受热过程学业水平测试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18286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江苏省高中地理第七讲大气受热过程学业水平测试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8版江苏省高中地理第七讲大气受热过程学业水平测试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版江苏省高中地理第七讲大气受热过程学业水平测试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江苏省高中地理第七讲大气受热过程学业水平测试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第七讲大气受热过程测试内容测试要求大气受热过程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一、 吸收特点1. 具有选择性。2.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辐射,臭氧、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辐射。二、 辐射原理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反之亦然。三、 两个能量来源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四、 大气受热过程1. 太阳短波辐射(图中A)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

2、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散射和反射。2.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又以地面辐射(图中B)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使大气增温,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3. 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保温作用。4. 填图一、 概念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二、 形成1. 形成过程(左下图)2. 图示(在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右上图)三、 实例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一、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二、 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北半球)受力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斜交三、 风向的表示方法风向指风的来向频次较高的为偏东风四、 风向的判断1. 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2. 第二步:画风向。3. 第三步:判断风向。五、 风力的判读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右上图中的风力:ABCD。安全生产工作怎么要求都不过份,怎么重视都不过份,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