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下册教案:8.外国诗两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018225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春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下册教案:8.外国诗两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春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下册教案:8.外国诗两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春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下册教案:8.外国诗两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春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下册教案:8.外国诗两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春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下册教案:8.外国诗两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春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下册教案:8.外国诗两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外国诗两首1理解这两首诗歌的内容,能够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从诗中领悟人生哲理,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慎重面对人生选择。3了解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4了解普希金与弗罗斯特。理解诗歌内容,品位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了解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真的不遂人愿,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今天我们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看看他是怎样面对人生的。(板书课题。)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交流普希金的相关资料。(采用学生交流,教师总结的方式,检测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为理解内容做好准备。)2教师补充介绍。亚历山大普希金,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

2、,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不仅是“俄罗斯文学之父”,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他一生热忠于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和诗作,引起沙俄统治者极端的不满,曾两度被流放,最终死于沙皇政府的阴谋之下。这首诗歌就是写于流放期间。三、朗读诗歌1听录音朗读,感知节奏,初步把握诗歌感情基调。2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忧郁瞬息怀恋3齐读诗歌。四、品评诗歌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诗人热爱生活,执着追求理想,相信光明一定会来临,当生活欺骗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未来是幸福的,美好的,要对生活充满信心。2教师范读课文,读准节奏,读

3、出感情,感染学生;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并说说听出了什么?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3分析品评深入感受课文。(1)细读课文,边读边批注,然后把批注的内容或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明理由。(2)重点研究:你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这句话?联系诗人所处的环境,正义被沙皇俄国专制所扼杀。“过去的”怎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呢?首先,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其次,人生的经历应是丰富多彩的,无论哪种经历,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即使是失败,是痛苦。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勇于面对挫折、困难和失败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五、拓展探究1对逆境,我们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作者处于那种白色恐怖

4、的年代,革命力量还不能与之抗争,更何况诗人正被流放,所以只能等待时机。2这首诗歌与一般诗歌相比,有什么不同?这首诗没有什么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明确地说明道理。一般诗歌会通过特定的艺术形象,将主题含蓄地表达给读者。六、背诵诗歌1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试着当堂背诵这首诗。七、能力培养在成长的道路上,你遇到过挫折吗?你碰到过困难吗?你是怎样正确面对的?讲给大家听一听。八、课外延伸1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2搜集类似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样的诗歌读一读,然后利用朗读课的时间在班级交流。第二课时一、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入本节课教学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明白了面对人生挫

5、折,应当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你应该怎样做呢?就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告诉我们吧!二、简介作者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美国诗人。1874年3月26日生于美国西部的旧金山。他11岁丧父,后随母亲迁居东北部的新英格兰。此后,他就与那块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弗罗斯特16岁开始写诗,20岁时正式发表第一首诗歌。他勤奋笔耕,一生中共出了10多本诗集,他的诗一方面描写了大自然的美和自然对人类的恩惠,另一方面也写了其破坏力以及给人类带来的不幸和灾难。弗罗斯特诗歌风格上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朴素无华,含义隽永,寓深刻的思

6、考和哲理于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洁朴实的诗句之中。这既是弗罗斯特的艺术追求,也是他事业成功的秘密所在。三、整体感知课文1朗读课文,了解本诗的内容。2默读课文,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主张?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探讨明确:当面对人生选择时,一定要谨慎,要慎重地作出人生的选择。四、理解诗歌内容1局部理解课文内容。(小组讨论交流)析读这首诗歌,然后思考: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讨论交流后明确:第一节:站在道路岔口,遭遇道路选择时的无奈。一经选择便无从回头。第二节:作者选择了极富挑战性的一条路,这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更诱人,更美丽”。第三节:写诗人踏上选择之路,却留恋那条未选择的路,担心踏上一条

7、错路而无法返回。第四节:诗人对未来的遥想。将来回顾往事,那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选择的路更好些呢?可惜现实已不能回头。2深入理解课文。赏读后小组讨论一条未走的路这首诗,说说“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诗人想借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讨论后明确:这里所说的路是人生之路,他告诉我们;(1)人生之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2)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教师讲解象征手法。五、问题探究1本诗中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为什么题目却是“未走的路”?2从表现的情绪方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一条未走的路有何不同?3这两首诗歌对人可能产生怎样影响?讨论交流后明确:(1)目的是为了提醒人们在面对人生选择的时候要谨慎,从而引起人们对选择的思考。(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情绪积极乐观,给人精神鼓舞,使人笑对人生一条未走的路情绪表现得很忧郁。(3)根据诗歌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六、课外延伸写出学完这两首诗歌的体会,做到观点鲜明,表达流畅,不少于2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