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18 苏州园林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017126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18  苏州园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18  苏州园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18  苏州园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18  苏州园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18  苏州园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18 苏州园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18 苏州园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苏州园林名校讲坛1主题解说课文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展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认真严肃的劳动态度和杰出的艺术创造能力。2重点突破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提示】总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讲求自然之趣。假山池沼的配合讲求自然美。花草树木的映衬具有图画美。近景远景的层次具有景致美。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门和窗具有高度的图案美。极少用彩绘,却具有独特的色彩美。3难点攻克本文为什么采用逻辑顺序来介绍苏州

2、园林,而不采用空间顺序?【提示】本文介绍的不是苏州某一个园林的情况,而是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点。因此它不能像介绍某个地方或建筑物那样,按照空间顺序来进行说明,而要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采用逻辑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进行介绍说明。4考点链接说明方法:举例子【定义】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作用】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使想要说明的事物更清晰。如第段在说明“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时,就列举了阶砌旁边的书带草,墙上的爬山虎、蔷薇木香,

3、墙边的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等例子。【习题链接】见“课内精读”T12(2),“拓展阅读”T15。01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池沼(zho)映衬(chn)依傍(bn)mn(蔓)延斟酌(zhn) qin(蔷)薇 b(芭)蕉 檐lu(漏)2文学常识填空。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3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作比较)(2)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举

4、例子)(3)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打比方)【基础提升】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A鉴赏玲珑蔓延因地治宜B轩榭 回廊 斟酌 自出新裁C映衬 宽敝 丘壑 重峦叠嶂D雕镂 修剪 嶙峋 俯仰生姿(解析:A.“治”应写作“制”;B.“新”应写作“心”;C.“敝”应写作“敞”。)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C)A他在学习上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B她一颦一笑都俯仰生姿,让人怜爱。C雨后黄山现浩瀚云海,朵朵雾浪在重峦叠嶂之间缓缓流动。D大雪把公园装点地更加娟秀有趣,雪片堆出的每个造型都是那样自出心裁。(解析:A.“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

5、适宜的办法,用在此处不合语境;B.“俯仰生姿”指有高有低错落有致,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此处对象误用;D.“自出心裁”指出于自己心意的创造和裁断,应换作“别出心裁”。)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2017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1 265.1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11.1%。B我国将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力争2018年完成造林大约1亿亩以上。C中法两国元首一致同意,秉承友好传统,推动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D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榜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解析:A.语义重复,删去“去年”;B.前后矛盾,“大约”与“以上”矛盾,任删一个;D.用词不

6、当,将“榜样”改为“标本”。)7填入下列句子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苏州地处水乡,_,_;_;_,_。这些基本因素大大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加之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追求完美,千古传承,长盛不衰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水就势造园苏州地区历代百业兴旺,官富民殷,完全有条件追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无论是乡野民居,还是官衙贾第,其设计建造皆一丝不苟,独运匠心附近又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ABC D8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印象”“闲适”“依傍”这三个词语依次是名词、形容词、动词。B“假山池沼”“苏州园林”“修剪树木”这三个短语依次是并列短语、

7、偏正短语、动宾短语。C“2017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1 265.1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11.1%。”该句没有语病。D“我国将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力争2018年造林大约1亿亩以上。”该句有语病,“大约”与“以上”矛盾,任删一个。(解析:C.语义重复,删去“去年”。)02课内精读阅读课文第一至第六段,回答问题。9阅读一、二段,请你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10“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艺术”与“技术”能不能互换?为什么?不能。“艺术”指富有创造性的方法,“技术”泛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艺术”包括“技术”且高于“

8、技术”,本句这样写是为了强调苏州园林中假山的艺术美。11第四段中“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一句中“往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不能去掉。“往往”指一般情况,特殊情况除外,起限定作用。这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河道模样的水面都安排有桥梁,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12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作比较。通过从古到今其他中国建筑与苏州园林的比较,突出“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的特点。(2)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

9、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举例子。通过具体的事例,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都在体现“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这一特点。03拓展阅读(原创)北京的园林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它的名胜古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也许因为北京是金、元、明、清四朝帝都的缘故,建筑师们博采各地园林之长,因地制宜,使北京的园林各具特色,和谐优美。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高贵,北京的园林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绚丽,似乎只有这样才不失皇家的身份。故宫、颐和园等建筑金碧辉煌,布局工整、对称。左边有一条游廊,右边也必有一条游廊,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甚至连屋内的摆设

10、也是如此。在各个大殿、各个宫院、大门外面都要摆两座石狮或麒麟,大门大多分左、中、右三扇。殿内的梁柱高大,空间宽敞而略显阴暗。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趣,但却以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一段曲廊、一丛阶边小草、一组精妙的雕刻,对烘托气氛无不起着微妙的作用。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有一华里长,分成十几段。每段房梁上都有油漆彩绘,或山,或水,或人,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竟无一相同。一幅“嫦娥奔月”,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画者也许吸取了敦煌壁画飞天图案的艺术精华,很有些“吴带当风”的味道,耐人玩味。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有时,在万绿丛中见一

11、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大多数宫殿都铺着琉璃瓦。那大红色的柱梁,十分庄重。当然,也有例外,潭柘寺的大殿都是由灰色方砖铺地,墙壁灰暗,同周围的景色浑然一体。“苔痕上阶绿,草上入帘青”,古朴淡雅,别具风采。北京周围的山水既有北方的粗犷,又有南方的秀丽,这正是建造园林的好地方。在依山傍水之处,建一座庙宇,半山腰修一座亭子,湖中建一座水榭。这时,可极少讲究对称,但考虑色彩对比却十分周到,山上的亭子要用金黄和大红的彩绘,水榭要灰暗些,庙宇要红墙绿瓦,显得庄严、肃穆。这只是我对北京园林粗浅的介绍,若想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妙处,还是请您亲自来游览吧。(选自“全游网”)【注释】吴带当风:这是宋代郭若虚评价唐代

12、吴道子的佛像画的话,意思是吴道子画的佛像等势圆转,所画衣带迎风飘举。13选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园林的哪些特点?【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绚丽。14第段中加点的“如此”具体指什么?【分析词语的指代含义】指布局工整、对称,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15第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的特点。16“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一句中的“大多”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品析说明文的语言】不能。“大多”表范围,起限定作用,如果去掉,就变成了北京园林的色彩都是金黄或大红,与实际

13、不符。“大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04综合性学习你们班想开展一次“调查苏州园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是本次调查活动的负责人,请完成下列任务。17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示例】精彩苏州古建筑,美丽园林扬四方。18活动成员在查找资料时发现,园林中很多庭院推门进去首先会看到一个屏风或屏障(如图),有的是一堆石头或假山,有的是一堵墙,有的高有的矮,大小姿态不一。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庭院中设置屏障有什么作用。【示例】屏障把空间进行分隔,让庭院更加精致,带着娇羞与神秘感,制造错落层次,欲扬先抑,体现苏州园林的含蓄婉约;符合古人的风水观念,设置屏障能够起到一个保护作用,让邪气

14、不能长驱直入。19在调查过程中,有同学发现最近几年有些来苏州园林游玩的人,总会随意破坏园林中的花草树木,往假山池沼里乱扔废弃物,请你针对这些现象,以苏州园林管理处的名义拟一则倡议书,引导游客爱护苏州园林。爱护苏州园林的倡议书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为了让苏州园林始终如画一般美丽,为了让苏州园林这一中国古典园林标本永远绽放光彩,从现在开始,我们每一位游客都要积极行动起来,用我们的行动爱护它,为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1不随意破坏园林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2不在园林的任何地方乱刻乱画。3游览过程中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废弃物。4发现其他人破坏园林,要及时制止或向园林管理处反映。让我们行动起来,

15、保护苏州园林,保护这一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吧!苏州园林管理处2018年11月3日05写作创新20本文语言生动准确,除了表现在词语的运用上,还表现在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方面。请你品鉴下面的片段,也采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写一段话,介绍某种事物几个方面的特点。【课文片段在线】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写法分析】片段中的四个“讲究”构成了排比句,突出了苏州园林布局的特色,也加强了语势。排比是一种修辞方法,要由至少三个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在一起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