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题型增分练四加试非选择题32~33题加试特训5探究性验证性实验(a)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16588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题型增分练四加试非选择题32~33题加试特训5探究性验证性实验(a)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题型增分练四加试非选择题32~33题加试特训5探究性验证性实验(a)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题型增分练四加试非选择题32~33题加试特训5探究性验证性实验(a)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题型增分练四加试非选择题32~33题加试特训5探究性验证性实验(a)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题型增分练四加试非选择题32~33题加试特训5探究性验证性实验(a)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题型增分练四加试非选择题32~33题加试特训5探究性验证性实验(a)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题型增分练四加试非选择题32~33题加试特训5探究性验证性实验(a)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加试特训5探究性、验证性实验(A)1(加试)(2017浙江11月选考,33)为了研究海拉细胞的细胞增殖,以总细胞数和细胞分裂指数(细胞群体中分裂细胞所占的百分比)为测定指标,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要求:细胞培养至培养液中营养物质不足。实验思路涉及的主要用具须写出,但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回答下列问题:(1)完善实验思路:将已知细胞密度的海拉细胞悬液,用移液管加入到各个含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然后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_。对所得数

2、据进行统计与处理。(2)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3)分析与讨论:细胞计数时,见到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如何计数?_。若要得到大量的G1期细胞,可采用的方法是_,原因是_。若为了检测某种药物对该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可在培养液中加入同位素标记的物质是_,原因是_。答案(1)每隔一段时间,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并记录,同时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与计数分裂相细胞并记录(2)如图所示(3)只计左线和上线及其夹角上的细胞减少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成分由于原料缺少使细胞合成有关物质如RNA和蛋白质等受阻,而停滞于G1期胸腺嘧啶脱氧核苷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是DNA合成的原料,其进入细

3、胞的量可反映细胞的增殖情况解析(1)本实验难度不大,题目已经指出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海拉细胞的细胞增殖,测定指标以总细胞数和细胞分裂指数(细胞群体中分裂细胞所占的百分比)来表示,因此只需要在实验思路中实现以下内容即可:将细胞培养至培养液中营养物质不足,每隔一段时间,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并记录总细胞数,同时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与计数分裂相细胞并记录。(2)实验过程中要将细胞培养至培养液中营养物质不足,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肿瘤细胞也会出现绝大部分细胞停止分裂的现象,预期实验结果要考虑到这种情况。由于题目要求用坐标曲线图形呈现可能的实验结果,所以需要先建立坐标系,横

4、坐标标注培养时间,纵坐标标注总细胞数和细胞分裂指数(具体参见答案)。(3)细胞计数时,当遇到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一般只计数左线和上线及其夹角的细胞。若要得到大量的G1期细胞,可减少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成分,由于原料缺少使细胞合成有关物质如RNA和蛋白质等受阻而停滞于G1期。若为了检测某种药物对该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可在培养液中加入同位素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由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是DNA合成的原料,其进入细胞的量可反映细胞的增殖情况。2某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的止痛药Q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表现为实验动物的肝肿大和代谢减慢,且连续服药两个月内效果愈加显著。现提供下列材料,请完成对该止痛药Q副作用的研究

5、。材料用具:成年实验兔、止痛药Q(已用生理盐水配制成试剂)、注射器、饲料、天平、氧浓度传感器等。(说明:达到实验数据差异显著所需时间为10天;各指标具体测定方法不作要求;以上材料用具的数量均能满足实验要求)(1)实验思路:第一步:选取_的成年实验兔130只,先用相关仪器对其中的10只依次测定_,并记录;第二步;将剩余的成年实验兔均分为甲、乙两组;第三步:除正常饲养外,甲组实验兔每天定时注射适量的止痛剂Q,乙组_;第四步:_,依次测定相关指标的数据,并记录;第五步: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预测实验结果:在如图坐标系中绘制相关指标的变化曲线。(3)分析讨论:有人认为本实验选用成年实验兔比

6、幼年实验兔更为科学,理由是_。另有研究表明,甲组兔子的某些神经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化学递质)的含量升高,据此推测,止痛药Q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答案(1)健康、生长发育状况相同耗氧量(或耗氧速率)和肝脏质量每天定时注射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每隔10天分别从甲、乙两组实验兔中各取出10只(2)预测实验结果:(3)分析讨论:选用成年实验兔可避免生长发育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或幼年实验兔的生长发育可能对实验结果带来干扰;其他合理也可)止痛药Q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解析(1)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止痛药Q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表现为实验动物的肝肿大和代谢减慢,且连续服药两个月内效果愈加显著。

7、可以设计对照实验进行验证,用肝脏的质量作为肝肿大的指标,用耗氧量作为代谢速率的指标。实验思路:第一步:选取健康、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成年实验兔130只,先用相关仪器对其中的10只依次测定耗氧量(或耗氧速率)和肝脏质量,并记录;第二步;将剩余的成年实验兔均分为甲、乙两组;第三步:除正常饲养外,甲组实验兔每天定时注射适量的止痛药Q,乙组每天定时注射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第四步:每隔10天分别从甲、乙两组实验兔中各取出10只,依次测定相关指标的数据,并记录;第五步: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故乙组的耗氧量和肝脏的质量大体不变。因为止痛药Q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表现为实验

8、动物的肝肿大和代谢减慢,故甲组耗氧量减少,肝脏质量增加。实验结果应为:(3)成年实验兔的细胞代谢速率和肝脏质量相对幼年兔更稳定,因此选用成年实验兔可避免生长发育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甲组兔子的某些神经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的含量升高,可以推测,止痛药Q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止痛药Q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3(2017温州中学模拟)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途径,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与用具:新鲜兔肝脏切片若干,适宜浓度胰高血糖素溶液(用细胞培养液配制),细胞培养液,细胞培养瓶,细胞培养箱,葡萄糖测定仪等。(要求与说明:葡萄糖测定仪可测定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1)实验步骤:_;_;_。(

9、2)请设计表格,用于记录实验结果。(3)胰高血糖素升血糖的主要机理:_。(4)若将肝组织捣碎制成匀浆,测定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再加入胰高血糖素溶液,此时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不变,原因是_。答案(1)将新鲜兔肝脏切片随机均分为两组,放入盛有等量细胞培养液的细胞培养瓶中,实验组编号为甲,对照组为乙。测定两组培养液和细胞内葡萄糖浓度,并记录数据甲组加入适量的胰高血糖素溶液,乙组加入等量的细胞培养液,将两组培养瓶放入细胞培养箱培养一段时间再次测定细胞培养液和细胞内葡萄糖浓度,记录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2)验证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途径中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的记录表细胞内葡萄糖浓度细胞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实验

10、前实验后实验前实验后甲组乙组(3)促进肝糖元分解(4)识别胰高血糖素的受体位于肝细胞膜表面(或肝细胞膜上的胰高血糖素的受体破坏了)解析(1)实验步骤:将新鲜兔肝脏切片随机均等分为两组,放入盛有等量细胞培养液的细胞培养瓶中,实验组编号为甲,对照组为乙。测定两组培养瓶中葡萄糖浓度,并记录数据;甲组加入适量的适宜浓度胰高血糖素溶液,乙组加入等量的细胞培养液,放入细胞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再次测定细胞培养液和细胞内葡萄糖浓度,记录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2)设计表格,用于记录完善后的实验结果,具体见答案。(3)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主要机理是促进肝糖元分解。(4)若将肝组织捣碎制成匀浆,测定培养液中葡萄

11、糖浓度,再加入胰高血糖素溶液,此时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不变,原因是肝组织细胞膜上的胰高血糖素受体受损,不能识别胰高血糖素。4(2017杭州期末)为研究不同浓度X溶液对黄瓜离体绿色子叶的鲜重增加和保绿的影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和用具:黄瓜离体绿色子叶260片、10 gmL1的X溶液、蒸馏水、13个培养皿(要求与说明:实验持续72 h,实验开始和每24 h测定一次;置于黑暗及其他适宜条件下培养;鲜重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不作要求)。请回答:(1)写出实验思路(其中实验分组用表格形式表示):(2)若5 gmL1的X溶液能促进离体绿色子叶的鲜重增加和保绿

12、,请绘图表示该组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并绘制鲜重、叶绿素含量相对值的变化曲线)。答案(1)实验思路:取培养皿13个,进行编号;实验分组如下表:不同浓度X溶液对黄瓜离体子叶的鲜重增加和保绿效应的实验分组时间前测X溶液浓度(gmL1)乙(10)丙(5)丁(0.5)戊(0)0 h1.甲24 h2.乙24 h3.丙24 h4.丁24 h5.戊24 h48 h6.乙48 h7.丙48 h8.丁48 h9.戊48 h72 h10.乙72 h11.丙72 h12.丁72 h13.戊72 h按上述分组,在各培养皿中分别加入20片绿色子叶。甲组依次测定鲜重和叶绿素含量,并记录。其他组盖上培养皿盖,置于黑暗及其他适宜条件下培养,再依次测定鲜重和叶绿素含量,并记录;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2)如图所示解析(1)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浓度X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