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政治七年级上课件: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4.9.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94804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63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政治七年级上课件: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4.9.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政治七年级上课件: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4.9.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政治七年级上课件: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4.9.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政治七年级上课件: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4.9.1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政治七年级上课件: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4.9.1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政治七年级上课件: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4.9.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人教版政治七年级上课件: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4.9.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课 珍视生命,第1课时 守护生命,知识点1 爱护身体 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 身体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 生活方式 ,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2.有的人经不起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 过激 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 肉体生命 。 3.我们需要增强 安全意识 、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 自救自护 方法。,知识点2 养护精神 4. 精神风貌 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养护我们的精神。 5.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 物质 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 外部环境 的制约。一方面,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

2、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 精神世界 的财富。另一方面,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条件下,我们也要守住自己的 心灵 ,看到 真、善、美 。 6.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 文化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 精神史诗 。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 民族文化 的血脉,离不开优秀 传统文化 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 民族精神 。,知识点1 爱护身体 1.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 A.赵琳每天按时起床,到学校后坚持晨跑锻炼 B.为了能多睡一会,陈峰经常不吃早餐 C.郭立

3、偏爱吃肉,很少吃蔬菜和水果 D.体育课后,李华一头大汗,拿起冰镇可乐一口喝完,2.某学校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这些活动有利于 ( A ) 增强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 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 牢记生命的宝贵,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杜绝灾害,让成长之路一帆风顺 A. B. C. D. 【解析】材料中的安全教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等,正确。中“杜绝灾害”的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故选A项。,知识点2 养护精神 3.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关注身体健康之外,还要注意养护精神。下列做法符合养护精神要求的是 ( D ) 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昂扬向上

4、的精神状态 只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认为生活中积极的东西占主导,消极的东西是少数 能够守住自己的心灵,不受负面东西的影响 A. B. C. D.,4.古往今来,无数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和寻常百姓,都拥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 A ) 可以提高民族的自豪感、责任心 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可以滋养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生命 可以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 A. B. C. D. 5.“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每天下午上课前,浏阳市第十一中学各个班级齐声大合唱准时唱起,歌声顿时响彻整个校园。一直以来,该校立足文家市纪念馆、胡耀邦故居等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积极打造“红色教育”品牌,

5、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在青少年中开展红色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青少年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有利于青少年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等。( 言之有理即可 ),1.某校小黄同学由于长期受同学欺凌,躲进学校的楼梯间割脉自残。下列对小黄同学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C ) 是不珍惜自己身体的行为 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是值得理解和同情的 是对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 A. B. C. D. 2.“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康康所在学校积极开展跑操、跳绳等多种形式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学校的做法 ( A ) A.

6、是爱护学生身体的表现,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B.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C.占用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得不偿失 D.忽视了学生的在校安全,3.近年来,中小学生溺水、高空坠落、交通意外、性侵害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每一次事故、每一个孩子的不幸身亡,都给家庭带来无限的悲痛。面对各种意外伤害,我们青少年应当 ( A ) A.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B.自觉远离各种户外活动 C.参加文化补习班,避免伤害 D.放松心态,不拿意外伤害当回事 【解析】A项正确,面对各种意外伤害,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B项错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C项不符合题意,参加文化补习班不是必选之策。D项错误,不当回事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7、的表现。,4.每年的5月7日至13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很多学校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这有利于 ( C ) A.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B.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C.青少年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D.杜绝青少年意外灾难的发生 5.“人要命、要守护,十条法则要记住,一旦灾害发生时,及时应用心有数”这首口诀告诫我们 ( A ) 要增强安全意识 要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记住这首口诀就能应对灾害 要掌握应对灾害的知识 A. B. C. D.,6.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 D ),要关注自身的精神健康 抑郁症不会危害身体健康 要守护生命,养护精神 每天都要去看医生 A. B. C. D. 【解析】抑郁症对自

8、身健康成长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关注自身的精神健康,守护生命,养护精神,说法正确。说法有误;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7.如今,可口可乐、麦当劳快餐、松下电器等舶来品,已为中国人所熟悉,它们甚至成了一些中国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它们而来的还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C ) A.中国传统文化已难以再延续,将被逐渐淘汰 B.中国民族文化已大部分丢失 C.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要守护精神家园 D.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8.感动中国节目寻找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举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

9、及表彰活动,有利于 ( D ) 养护我们的精神,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 守护精神家园,弘扬真、善、美 传递道德正能量 A. B. C. D.,9.为响应教育部关于开展“少年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号召,株洲市多所中学开展了诸如经典诵读、国旗下的演讲、汉字听写大赛、国学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学校开展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D ) A.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B.抵制外来思想文化的侵蚀 C.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D.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 【解析】青少年要注意精神养护,学校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D项正确。A项说法与本

10、题无关;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是对题干材料的片面理解。,10.对青少年来说,生命就像一棵小草,期待人们用心浇灌;生命就像一朵鲜花,渴望人们精心呵护。我们的周围不时闪现以下镜头。 镜头一 张三入室抢劫,屋主李某奋起反抗,打伤张三右腿后将其制服。 镜头二 小红乐于当“义务交通员”,常常护送低年级同学过马路。 镜头三 小华考试不及格,受到老师和父母的批评,欲跳楼轻生。,依据上述镜头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 1 )以上镜头中哪些人物的做法是正确的? 镜头一中李某的做法是正确的;镜头二中小红的做法是正确的。 ( 2 )简要评析镜头三中小华的行为。 小华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是一种对生命不负责任的态度。当

11、某些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经不住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 3 )请你简要谈谈上述三个镜头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我们的生命以身体为基础,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我们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11.( 永州中考 )根据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小学生每年开学的第一天都要以“知识保护生命”为主题作为“开学第一课”。这一做法有利于广大中小学生 ( A ) 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掌握一些紧急避险的常识和技巧 增强生命意识,珍惜生命 面对不法侵害,学会忍气吞声 A. B. C. D.,12.( 威海中考 )在2016年的春节晚会上,华阴老腔一声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与流行音乐相融合,展示了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这启示我们 ( A ) 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在新时期,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要致力于保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积极利用媒体进行宣传,让群众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 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