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专题三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专题检测卷 苏教版选修6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970239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专题三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专题检测卷 苏教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专题三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专题检测卷 苏教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专题三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专题检测卷 苏教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专题三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专题检测卷 苏教版选修6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 专题三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专题检测卷 苏教版选修6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专题三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专题检测卷 苏教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专题三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专题检测卷 苏教版选修6(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教育学习是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措施。“百日安全活动”开展以来,保卫部从自身着手对本部门所有员工开展集中安全教育培训专题检测卷(三)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时,可确定有Cl存在B通入Cl2后,溶液变为深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有I存在C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时,可确定有SO存在D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有CO存在解析C

2、l、SO均能与Ag形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A错;淀粉遇I2变蓝,通入Cl2后,溶液变为深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则溶液中有I存在,B对;SO与Ba(NO3)2反应形成BaSO3沉淀,加入稀盐酸后在H、NO的作用下可转化为BaSO4沉淀,C错;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或SO2,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CO、HCO、SO或HSO,D错。答案B2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亚硝酸钠能将Fe2氧化为Fe3,因此一些不法奸商为使腌肉制品的色泽更吸引顾客,用超量的亚硝酸钠(NaNO2)腌制。亚硝酸钠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由于亚硝酸钠有咸味,外观与氯化钠相似,

3、也曾多次发生过因误食导致中毒的事件。下列能用来区别NaNO2与NaCl固体的方法是()A观察颜色 B品尝味道C用水溶解 D分别溶于水测其pH答案D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确定SO2中含有CO2B用pH试纸确定Na2CO3溶液中含有NaOHC用NaOH溶液来确定Na2CO3溶液中含有NaHCO3D用KSCN来确定FeCl2溶液中含有Fe3解析Fe3与KSCN溶液反应得到血红色溶液而Fe2不能。A中两种气体均可产生白色沉淀;B中碳酸钠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C中反应无明显现象。答案D4下列各组溶液中,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鉴别的一组是()ABa(OH)2、K

4、SCN、NaCl、Mg(NO3)2(FeCl3溶液)BNaNO3、NaHCO3、(NH4)2SO3、Na2SiO3(H2SO4溶液)CNH4Br、K2CO3、NaI、CaCl2(AgNO3溶液)D(NH4)3PO4、NaBr、CuSO4、AlCl3(KOH溶液)解析C组只用AgNO3溶液,无法区别开K2CO3、CaCl2,因为均形成白色沉淀。答案C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B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铁片不溶解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C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

5、液溶液颜色不变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KIO3D向苯酚钠溶液中滴加乙酸溶液溶液变浑浊相同条件下,乙酸的酸性一定比苯酚强解析A项,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SO2或CO2,因此溶液中可能含有CO、HCO、HSO、SO中的一种或几种,错误;B项,发生钝化,即在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进一步被氧化,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C项,淀粉遇I2溶液才变蓝,要检验KIO3,需要先将IO转化为I2,错误;D项,苯酚钠与乙酸反应生成苯酚,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苯酚,正确。答案D6下列各组气体或溶液用括号内的试剂加以鉴别,其中不合理的是()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品红溶液)B氯化钠溶液、亚硝酸钠溶液、

6、硝酸钠溶液(硝酸银和稀硝酸)C酒精、醋酸、醋酸钠溶液(石蕊溶液)D稀硫酸、硝酸钡溶液、氯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解析A项,品红溶液只能鉴别出SO2,而无法鉴别CO2和CO;B项,先加入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的为NaNO3,有白色沉淀产生的为NaCl和NaNO2,再加入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溶解消失的为NaNO2溶液,合理;C项,加入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CH3COOH,变蓝的是CH3COONa,无明显现象的为酒精,合理;D项,加入Na2CO3溶液后,产生无色气体的是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KCl溶液,合理。答案A7有关物质或离子的检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7、A加入硝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后有红色物质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3存在B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C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牙膏中存在的甘油D分别含有Mg2、Cu2、Fe2和Na的四种盐酸盐溶液,只用NaOH溶液是不能一次鉴别开的解析A项,原溶液中也可能只含有Fe2而不含Fe3,因为硝酸具有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B项,火柴头中的氯元素的存在形式是KClO3,ClO与Ag不反应;C项,新制Cu(OH)2能和甘油反应生成绛蓝色物质;D项,有颜色的离子为Cu

8、2和Fe2,加入NaOH,CuCl2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FeCl2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MgCl2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NaCl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答案C8CuS和Cu2S都能溶于硝酸,它们高温灼烧的产物相同,以下鉴别CuS和Cu2S两种黑色粉末的方法合理的是()A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所产生的气体B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溶液的颜色C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称量残留固体的质量D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颜色解析根据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所发生的反应:3CuS8HNO3(稀)3Cu(NO3)23S2NO4H2O,3Cu2S

9、16HNO3(稀)6Cu(NO3)23S4NO8H2O,可见区别溶液颜色和所产生的气体不能鉴别CuS和Cu2S,故A、B均不合理;等质量的CuS和Cu2S在高温下灼烧都生成CuO、SO2,CuS灼烧后质量变小,Cu2S灼烧后质量不变,故C正确。答案C9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试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结论:试液中一定含有SOB气体气体白色沉淀结论:原气体一定是烃C某溶液冒白雾白烟结论: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是浓硫酸D某有色溶液紫色结论: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解析A中可能为SO,B中可能含硫元素(H2S)可能不是烃,C中应为浓盐酸或浓硝酸。答案D10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

10、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操作现象结论A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B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原溶液中有IC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KD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解析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除了SO以外,还可以是SO、CO以及Ag等,因此选项A不正确;CCl4的密度大于水的,而单质碘易溶于有机溶剂中,溶液显紫红色说明有单质碘生成,所以只能是原溶液中的I被氯水氧化成单质碘,即选项B正确;因为在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而在实验中并没有

11、通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所以不能判断没有K,选项C不正确;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如果铵盐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且不加热时,产生的氨气不会挥发出来,红色石蕊试纸就不会变蓝色,所以选项D也不正确。答案B1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少量液体甲逐滴加入到固体乙中,试管中试剂为丙,则下表中对应的选项正确的是()甲乙丙试管中的现象A浓盐酸二氧化锰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B醋酸粉末状贝壳BaCl2溶液变浑浊C浓硝酸铜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D浓氨水生石灰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解析在A中,常温下浓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醋酸与粉末状贝壳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与BaCl2溶液反应;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氮,能与K

12、I反应生成碘,与淀粉作用使溶液变蓝色;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与AgNO3溶液反应先产生沉淀,后被过量的氨水溶解。答案C12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MnO的颜色,而不是K的颜色,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没有意义的是()A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减少B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K无色C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不反应D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紫红色褪去,表明MnO为紫红色解析首先高锰酸钾溶液中存在两种离子:K和MnO,选项B、C表明K无色且不与锌反应,再由选项D进一步说明MnO能与锌反应,静置后紫红色褪去,表明Mn

13、O为紫红色。答案A13(20159月浙江学考调研,2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Cl、SO、CO、NH、Fe3、Fe2和Na。某同学为了确定其组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由此可推测原溶液中()ANH、Na、SO一定存在,CO一定不存在BNH、SO一定存在,CO、Na一定不存在Cc(Cl)至少为0.2 molL1Dc(Fe3)一定为0.2 molL1解析根据加过量NaOH溶液加热生成0.02 mol NH3,则100 mL溶液中含有NH为0.02 mol;加过量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可能是生成Fe(OH)2氧化成Fe(OH)3,故原溶液中可能含有Fe3、Fe2中至少一种,根据生成Fe

14、2O3的质量1.60 g,故n(Fe3、Fe2)0.02 mol;最后加入足量盐酸和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4.66 g,说明原溶液中含有0.02 mol SO。故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SO和Fe3、Fe2中至少一种,可能含有Na,因为含有Fe3、Fe2中至少一种,根据离子共存原则,则不会含有CO,所以A、B、D项错误;若溶液中只有0.02 Fe2、0.02 mol NH和0.02 mol SO,根据溶液电荷守恒,则溶液中还含有0.02 mol Cl,c(Cl)为0.2 molL1,若溶液中是Fe3,则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大于0.02 mol,c(Cl)大于0.2 molL1,则C项正确。答案C14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Na、Ba2、Cl、Br、SO、SO中的若干种(忽略水电离出的H、OH),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步骤操作现象(1)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大于7(2)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色(3)分液,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4)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