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935450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教育学习是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措施。“百日安全活动”开展以来,保卫部从自身着手对本部门所有员工开展集中安全教育培训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课 题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时课 型 复习课授课时间 12月教案号25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3、列表归纳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概况4、列表归纳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列表格,比较归纳等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和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教学重点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教学难点禅让制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 多媒体 预设教学方法对比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教学环节教学

2、内容预设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堂生成单元练习检测一、单项选择题8右面的文物出土于下列哪一著名的考古遗址( ) 元谋人 北京人 河姆渡聚落 半坡聚落A. B. C. D.9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A大豆和小麦 B花生和高粱C甘薯、玉米 D水稻、粟 10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11.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12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

3、影响最大( )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 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 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13.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技术14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A. 自然环境不同B. 使用的工具不同C. 生活习惯不同D. 思想意识不同22.右面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A和B房屋样式的名称。(2)最早建造AB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居民?(3)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阅读判断

4、题四、列举题24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两个典型聚落和它们种植的农作物。归纳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概况,通过不同的题型,多方面考察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会比较归纳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异同, 培养学生通过图片学习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史料的能力和方法教师出示练习题组合选择题的做法是逆向思维先观察图片所放映的历史信息在看题然后回答找关键词学生回答每一个选择题中的关键词学生观察图片、读题、解题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学生能够通过更细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答题信息,从而解答问题。通过做题,学生学会了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原始社会的结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通过图片学习历史的能力加强了板书设计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农耕时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大汶口居民、教学反思 通过多角度的复习,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加强了,更加拓展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空间和兴趣。在治安防范工作中保卫部要求治安员按照“全覆盖、零容忍”的工作原则,明确责任、清晰目标,坚持对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地毯式”巡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