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935265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教育学习是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措施。“百日安全活动”开展以来,保卫部从自身着手对本部门所有员工开展集中安全教育培训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题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知道张骞出使西域,理解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西域都护设置的重要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理,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汉朝对外对内关系的基本是、史实,正确认识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了解丝绸之路由来及其线路,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历史作用,理解西域都护设置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创设历史情境,扩大知识视野,

2、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相关的地理知识相衔接,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张倩和班超这两个历史人物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开拓的进取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域收归中央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丝绸之路的开通和西域收归中央的联系。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

3、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介绍知识目标图片ag拓展知识2分钟自制讲解过程与方法图片ae建立表象5分钟下载观看过程与方法图片ae帮助理解5分钟下载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图片aI升华感情2分钟下载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

4、.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教师展示西部优美风景导入:师:看到黄沙万里的大漠,优美的吐鲁番,神秘的天池,此时此刻,想必大家都想知道这块神秘的土地在哪里呢?在古代,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呢?它对于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自主预习】一、张骞出使西域1、汉初的西域汉朝玉门关、阳关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邻的中亚各国,统称为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这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36万。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牧业、各国语言不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 2、张骞

5、出使西域提问 (1) 匈奴是如何统治西域各国的?举例说明。 (2) 西汉初年西汉政权与匈奴关系如何? (3) 匈按控制西域对西汉有什么影响? (4) 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老师进行讲解,并让学生结合课件及书中张骞出使西域图讨论上述问题,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大大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展示汉与西域的物质往来图)3、西域督护府的建立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这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总监护,是进行军事、行政管理的长官,其职责是管理西域事务,保护往来的商旅。这说明我国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汉时就已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说明新疆已

6、纳入中国的版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请同学们谈谈你如何评价张骞?答案提示:第一:个人品格-具有探险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等。第二:历史影响-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二、 丝绸之路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提问: (1) 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2) 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

7、之路,简称丝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区域建立了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三、 班超经营西域到了东汉,西域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汉初匈奴分裂成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顺了东汉。北匈奴贵族则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重新控制了西域,向各国勒索繁重的赋税,切断了西域和东汉的交往。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1、班超出使西域教师形象的讲述班超的故事,也可由学生补充。 2、甘英到达波斯弯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公元166年,大秦安墩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同我国直

8、接友好交往的开始,这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合作探究】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时,汉与匈奴的关系如何?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张骞有没有分别达成目标?通过学习你从张骞身上学到什么? 2、为什么汉朝时从长安到亚非各国的商路被成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对汉代社会的影响有哪些?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小结提升】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的地理概念 2、汉与西域的联系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3、西域都护的设置二、丝绸之路三、班超经营西域作业设计 同步导练112必做,13题24小题选做。PPT展示西域风土人情,激起学生求知欲,由此导入新课。学习西域都护的设置,表明新疆正式归中央管辖,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学生讨论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开通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治安防范工作中保卫部要求治安员按照“全覆盖、零容忍”的工作原则,明确责任、清晰目标,坚持对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地毯式”巡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