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乡镇防汛抗洪工作管理现状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927823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乡镇防汛抗洪工作管理现状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基层乡镇防汛抗洪工作管理现状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基层乡镇防汛抗洪工作管理现状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基层乡镇防汛抗洪工作管理现状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基层乡镇防汛抗洪工作管理现状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乡镇防汛抗洪工作管理现状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乡镇防汛抗洪工作管理现状研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题目基层乡镇防汛抗洪管理工作的现状研究系部 专业 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职称 论文报告提交日期2017年月日 目 录1我国防汛抗洪工作管理理论基础21.1中央防汛抗洪工作指导思想概述21.2有关法律法规政策21.3防汛抗洪工作基本内容概述41.4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有关应用概述51.5国外防汛抗洪经验技术成果概述81.6国内防汛抗洪工作管理现状概述102苍溪县防汛抗洪工作管理概况及存在的问题102.1防汛工作概况及问题122.2抗洪抢险工作概况及问题132.3有关工作总结概况及问题133苍溪县基层乡镇防汛抗洪工作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153.1权责不清,动力不足,侥幸心理153.2处置应对不尽

2、合理153.3抢险设备短缺153.4工作管理理念落后,宣传不到位153.5失职渎职行为163.6青壮年劳动力少,民心不稳163.7缺少总结经验教训意识及有关技术手段174苍溪县基层乡镇防汛抗洪工作管理应对措施194.1理清权责,不抱侥幸心理194.2完善投资政策194.3跟进先进管水、用水理念与机制204.4学习接受先进理念,加大宣传力度204.5贯彻落实防汛抗洪工作监督机制214.6缓解就业问题,稳定民心224.7重视总结工作,引进技术手段235总结与展望24参考文献25基层乡镇防汛抗洪管理工作的现状研究摘要: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日益恶化的气候条件和生存环境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防汛抗洪作是我

3、国治理自然灾害的重中之重,党和国家从战略层面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本文立足于我国的防汛抗洪的国情,分析了基层的防汛抗洪工作的最新调查研究,理清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现阶段工作的不足,并对我国基层的防汛抗洪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防汛抗洪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与建议,文章按照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进行,抛砖引玉,以期对基层防汛抗洪工作提供参考。一我国防汛抗洪工作管理理论基础1.1中央防汛抗洪工作指导思想概述经过多年的防洪抗洪实践,我国的防汛抗洪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治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

4、、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落实安全发展的理念和安全第一的原则,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消除隐患,夯实基础,着力增强全民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遇到特大洪水,领导指挥灵活,抢险队伍跟的上,防汛物料准备齐全,把洪水灾害的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为全市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水利部明确指出了水利工作的总思路,全面开展一系列防洪减灾规划,包括山洪灾害治理,大江大河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等。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经济社会

5、的可持续发展。1.2.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2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 1998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4年7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1988年6月)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利部、国家计委,1992年4月)技术规范: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办建管

6、2004109号)1.3防汛抗洪工作基本内容概述 慈溪县是四川省的农业大县,这里农民近65%的收入来自于农业收入。为了保证农民的权益不受损害,面对严峻的防汛抗洪形势,我们必须立足于全局,着眼于细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本着“防汛,抢险,抗灾”的原则,坚持“事前防范,杜绝隐患”的方针,县各级单位部门群策群力,精心准备,协同运行,合理调度,全力做好防汛抗洪的工作。1.3.1汛前各项准备工作政府牵头,狠抓汛前的各部门准备工作,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权力。首先要贯彻各部门汛期责任;其次完善抗洪应急预案,制定出详细的执行措施;第三要紧抓防汛抢险物资的储备和相应设备、人员的组建

7、;第四要积极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和自纠活动,杜绝隐患和盲区;第五是紧紧结合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尽快修缮各排洪蓄水设施和重点工程。第六是周密制订蓄水防汛计划,以及度汛方案。县各级防汛指挥协调部下发汛期工作动员和安排手册,持续加大防洪工程安全管理,修订在建工程度汛方案,保障各工程安全度过汛期。1.3.2防汛抗洪工作领导重视,周密部署在防汛抗洪工作中,政府领导亲自部署、亲临一线指挥,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克服麻痹思想,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责任落实到位,将措施落实到位,做到思想到位、指挥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周密部署。加强值班,加紧预报进入汛期后,我县各级防汛及水库管理部门加强了值班值守,

8、坚决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根据市防汛指挥部领导的指示,县水产、海事、交通、供电、建设、气象等部门派出得力人员到市防汛指挥中心值班,主动配合市防办开展防风抗灾工作。反应及时,行动迅速在防御强降雨影响我县前夕,水库管理、国土等部门及时加强对水库、海河堤险工险段和在建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安全防范工作;各级抢险队伍及时到位待命。突出重点,严密防范有针对性地明确了防御重点,对重要地区、重要工程、重要部位以及薄弱环节,进行严密防范。落实好存在安全隐患的构筑物、广告牌等设施的防风安全措施,及进撤离危房、低洼地区居住人员,做好撤离人员的安置工作;加强对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控,落实好群众避险措

9、施;加强水库、海河堤防的巡查排险,严格执行水库汛期运用指标,提前排洪降低水位,腾出部分库容迎洪,确保水库安全度汛。河库调度,科学有效在近年的洪涝灾害期间,我县各大中型水库相继有序开闸排洪,既加快了南流江洪水退水速度,又避免了水库排洪与高潮位相遇,为下游县镇的抢险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也成为我们后续工作的宝贵经验。 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在防抗自然灾害工作中,我县各级各部门按照上级有关通知和防汛预案的要求,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迅速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县水利局,军分区等驻市部队及各级抢险队伍,气象、水文、海洋等预报部门,水产、海事、海运等有关部门,旅游部门,教育部门,公安部门,供电、供水部门,市政管

10、理部门,民政部门,宣传媒体单位等其他成员单位和县区各级党委政府按照职责分工,有序高效地组织开展各项防御工作。抢险救灾,有序有效在防抗灾害工作中,面对出现的几次险情,我县领导沉着应对,指挥得当,措施有序有效,杜绝了人员死亡事故,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在防御今年第9号热带风暴期间,公安部门接到群众险情报告后,负责县安全的领导立即赶赴现场,并先后派出两个工作组赶赴出险地点,全力配合当地有关部门组织施救,组织指挥抢险部门紧急施救,历经3小时,将困于屋顶的遇险人员全部安全获救,及时安全转移了遇险人员,把灾害损失降低到了最低程度。1.4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

11、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公共管理是一般管理范畴中的子集,其特点就在于公共性,即通过依法运用公共权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来实现公共利益,同时接受公共监督。这是公共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根本标志。其主要特征是:(1)公共管理是发生在公共组织中的活动(2)公共管理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总体目标(3)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公共权力,这是协调社会资源的保障(4)公共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向社会全体成员提供公共

12、产品和公共服务(5)公共管理强调公共部门的行为绩效(6)公共组织实现目标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是协调1.5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有关应用概述1.5.1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 S)的创立与发展是与地理空问信息的表示、处理、分析和应用手段的不断发展紧密联系的。地理信息系统起源于北美,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软硬件迅速发展,特别是大容量存贮功能磁盘的使用,为地理空问数据的录人存贮、检索、输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使GIS朝实用方向迅速发展。美国、加拿大、英国、西德、瑞典、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许多不同专题、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各具特色的地理

13、信息系统。如美国地质调查局建立了50多个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地理、地质、地形和水资源等领域空问信息的工具,典型的有GIRAS,用于处现分析全国范围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制图的空间数据。这些数据的精确掌握,有利于地质、气象部门对于洪涝灾害的预警准确度。20世纪80年代是GIS普及和推广应用的大发展阶段,由于新一代高性能的计算机的普及和迅速发展,GIS也逐步走向成熟,其软硬件投资大大降低而性能明显提高,已进入多学科领域,由功能单一、比较简单的分散系统发展成为多功能的用户共享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并向智能化发展。随着GIS与卫星遥感技术的结合,已应用于全球变化的研究与监测。如水文地质观测、全球沙漠化、厄尔尼诺现

14、象等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的研制与应用起步较晚,从70年代末开始,虽然历史较短,但发展很快,大体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80年代开始为准备阶段,主要是舆论准备,队伍组建,开始GIS的启蒙研究。 第二阶段,从80年代中期为起步阶段,主要对GIS进行理论探索和区域性实验研究,并制定国家GIS的规范,并进行信息采集数据库模型设计。第三阶段,是从90年代开始,为GIS的全面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全国性的研究领域,GIS已逐步和国民经济建设相结合,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实际应用效益。一方面,以研究资源与环境信息的国家规范和标准、省市县级的规范和区域性的规范为主体,解决信息共享与系统兼容的问题。另一方面,开展全国

15、性的白然资源与环境、国土和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模式研究、开展结合水保洪水预警和救灾对策、防护林生态和城市环境等方面区域信息研究。第三方面是研制和发展软件系统和专家系统,从技术上支撑上述研究领域的开拓与发展如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并完成了一批综合性、区域性和专题性的信息系统,如洪水险情预警信息系统中国国土基础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大中小城市的城市信息系统和土地利用信息系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专题的地理信息系统纷纷建立和运转起来。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即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空问数据库和系统管理人员。 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存贮、更新、分析、传输、查询等管理过程的基础工具地理信息就是表征地理系统主要因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象和图形的总称。它的主要特征有:空间定位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