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1)小说阅读 6 比对分析法帮你稳取“4选1”选择题即学即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921095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1)小说阅读 6 比对分析法帮你稳取“4选1”选择题即学即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1)小说阅读 6 比对分析法帮你稳取“4选1”选择题即学即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1)小说阅读 6 比对分析法帮你稳取“4选1”选择题即学即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1)小说阅读 6 比对分析法帮你稳取“4选1”选择题即学即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1)小说阅读 6 比对分析法帮你稳取“4选1”选择题即学即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1)小说阅读 6 比对分析法帮你稳取“4选1”选择题即学即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6 比对分析法帮你稳取“4选1”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导学号 56110006)灯笼陈忠实县纪委书记焦发祥一早走进县委大门,瞧见传达室旁边围着一堆人,他瞥了一眼,从人头攒动的缝隙中,瞅见了一只灯笼,也凑上前去。大伙儿围观的却是一只灯笼。外边糊着一层红纸,里面点燃着一支小蜡烛。挑着这只灯笼的是一位乡下老农民一张脸没有生气,只有几根微微颤抖着的胡子,表明他心里憋着气。“喂!你在这儿干什么?”焦发祥问。那双似睁似闭的眼睛闻声看过来,似乎在掂

2、量问话人的身份。“寻找真理!”他的干瘪的嘴唇动了一下。围观的干部们笑起来。“你说具体点?”焦发祥提醒他。他的眼睛忽地一翻,露出一缕难受不堪的神光,盯住焦发祥,反问:“我给你说了,你给管?”“问你就是想管。”焦发祥肯定地说。“啊呀!我可找到包青天了”打灯笼的农民嘴里叨叨着。“我跟村支书刘治泰家原住一个院子。这是土改时分的,两家挤一院。这二年,我申请庄基地,没批;刘支书却自己划了庄基地建了新房,搬走了,按规定老庄基地归我。没料到,他搬了家,不提老房子的事了。我找他,他先说忙,后来,干脆说要在老屋里拴牛。我急慌了!我的三个娃子连一个媳妇也没娶,净等房子哩!没办法,我就说买下来,支书要价的口开得多大!

3、大得怕怕!我的天,这老房子椽也朽了,瓦也朽了,雨天漏得像草筛。这不明摆着坑人吗?我找乡政府,不下八回,总说忙,抽不出时间解决这号鸡毛蒜皮的事。我实在想不出好办法,就打上灯笼来了”“杨书记吗?喂!你们乡的清水湾,有个叫田成山的农民,居然挑着灯笼闹到县上来了。”焦发祥平静地说。“我一定处理好!”杨书记在电话里连连自责。第三天早晨,焦发祥刚走进办公室,电话铃就急促地响着。电话是市纪委打来的,说是本县清水湾一个名叫田成山的农民,挑着灯笼到市委大门口名为“寻找真理”,实际是喊冤。焦发祥真有点火了,直接拨通了乡上的电话。“焦书记,我昨天已经处理了,”焦发祥耐着性子听着,“昨天,我严肃批评了田成山打着灯笼大

4、闹县委,影响了县委机关的正常工作经调查,田成山没参加派性组织,但他老婆是个厉害手,这件事背后有没有背景,尚待进一步了解”“好了好了,你真是动了脑筋了!”焦发祥真是哭笑不得。放下话机,对司机传话:“走一趟清水湾。”清水湾三面被坡丘包围,一面出水路,坡地上多柿树、杏树和桃树。村前有一弯簸箕似的平川,种麦又种稻。这个小小的村庄是本县山区一个独厚于天的角落。七八十户村民,村主任从东到西吆喝了一遍,男男女女就聚集在村子中间的会场上来了。焦发祥让村支书刘治泰把县政府关于给村民划拨庄基地的文件宣读一下。刘治泰大声宣读完文件,一只手挂在桌子上,一只手插在腰间,向全体村民讲话:“我先作检讨”焦发祥不由地瞧瞧这位

5、刘支书,真是聪明剔透!“听说你想把朽房子卖给田成山?”焦发祥问。刘治泰面不改色,满口应承。焦发祥站起来,说:“治泰同志,据说这房子原是地主家的,你要是把这号都快倒塌的房子卖给成山,我说一句不大中听的话,你的心就太黑了”焦发祥停顿一下,侧过头瞅瞅,刘治泰的脸红了,红得像个猪肝。焦发祥说到这儿,动情地说:“乡亲们,我没来过这儿,想不到咱们县竟然有这样一块好风水的地方。刘治泰同志呀!你甭把这样好山好水好百姓的清水湾,给搅和成一个混水湾”他的嗓门被清水湾村民的呼喊和掌声淹没了。吉普车驶出清水湾,在土石公路上疾驰。秋天的田野,秋庄稼收获净尽了,冬小麦泛起一抹新绿。夕阳如金。焦发祥和杨书记并排坐在后座上。

6、“谈谈你对田成山的处理问题吧!”焦发祥盯着杨书记。杨书记自责说:“我只是考虑田成山影响县委的工作”“出一点问题,先在田成山身上查根子、找背景,这是一种什么习惯呢?”焦发祥盯着杨书记,“实在说,刘治泰这样的作风问题并不难纠正,难就难在我们的这个可怕的习惯!你想想,这到底是一种什么习惯呢?”杨书记红着脸,渗出汗水来了。两人告别时,焦发祥手里挑着一只灯笼,笑着说:“把这只灯笼送给你做个纪念。关于那个习惯问题的答案,就在这只灯笼里。”杨书记红着脸,接过了那只小灯笼。(有删减)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写了一个农民田成山因村支书刘治泰欺负他,与村支书发生纠纷后,又

7、得不到乡政府的妥善解决,于是一步步向上级反映的故事。B标题“灯笼”是小说的线索,使情节围绕田成山打灯笼“找真理”展开,同时标题有象征意味,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不正常的干群关系。C小说的人称运用灵活多变,总体采用以焦发祥为视角的第三人称,为了突出事件的真实性,补叙田成山与村支书纠纷时又用第一人称。D小说语言朴实生动,口语化,富于生活气息与地域色彩,特别是田成山的人物语言,细腻传神地揭示田成山的农民身份与情绪心理。解析:C项,“补叙”错,应是“插叙”,补叙位于文末,是故事情节结束之后的补充说明。答案:C2小说中多次提到清水湾的好山好水与田野农作物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答:解析:可以把

8、题干问题变换一下:“小说中多次提到清水湾的好山好水与田野农作物这一环境的用意是什么?”本题就变成了环境作用类题,从“4(四方面)1(读者)”的角度考虑。答案:第一处环境描写是县纪委书记焦发祥初到清水湾时,点明清水湾的地理特点,交代焦发祥对清水湾的好感,为下文批评刘治泰做铺垫;第二处是焦发祥批评刘治泰时提及,目的是反衬刘治泰的人物形象;第三处是焦发祥处理完问题返回时,用祥和宁静的乡野风光烘托焦发祥处理完问题后的畅快心情,也烘托焦发祥为官的良好形象。3你对文末焦发祥提到的“习惯”如何评价?请用一句话进行表述;再结合小说内容,探究这种“习惯”的具体表现。答:解析:本题是探究类题目,就是探究本文意蕴之

9、一。“习惯”,这是批评“杨书记”时提到的,就从杨书记处理田成山打灯笼这件事中的表现找答案。他对待田成山是批评其“大闹县委,影响了县委机关的正常工作”,对田成山“庄基地”之事不理睬,这体现了为官者不理百姓要求的陋习,欺下迎上的陋习;对“庄基地”之事不做深入调查,暴露了为官者处理事件不实事求是、不做实地考察的陋习,从以上分析即可。答案:评价:这是一种不把百姓放在心上的为官陋习。表现:先己后人,甚至仗势欺人的为官陋习。如刘治泰先为自己划庄基地,而对同院的田成山却故意刁难。无视百姓要求的为官陋习。乡政府对田成山反映的问题以忙为借口而采取不理睬的态度。唯上不管下的为官陋习。如杨书记处理问题的出发点是不影响上级,而不是为百姓解决问题。不实地考察、不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的陋习。杨书记处理问题只在田成山身上找原因,而不考虑刘治泰的问题。廉政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这是培养大学生廉洁自律,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是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