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作文备考素材“九一八”,不可忘却的纪念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920594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 作文备考素材“九一八”,不可忘却的纪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 作文备考素材“九一八”,不可忘却的纪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 作文备考素材“九一八”,不可忘却的纪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 作文备考素材“九一八”,不可忘却的纪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 作文备考素材“九一八”,不可忘却的纪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 作文备考素材“九一八”,不可忘却的纪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 作文备考素材“九一八”,不可忘却的纪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九一八”,不可忘却的纪念【素材回放】 2017年9月17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在“九一八”事变86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沈阳民众纷纷来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参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牢记历史、不忘国耻。2017年9月17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在“九一八”事变86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沈阳民众纷纷来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参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牢记历史、不忘国耻。2017年9月17日,在“九一八”事变86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江苏省灌云县各中、小学校园通过条幅签字、图版讲解等多种形式开展“

2、纪念九一八事变”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历史、不忘历史、记住历史,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奋发向上的学习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2017年9月18日,江苏省南京市,当日是“九一八”事变86周年纪念日,众多南京市民和各地群众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敬献花圈,默哀悼念,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为纪念“九一八”事变爆发86周年,2017年9月15日,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赤岸希望小学组织学生来到该县八路军一二九师陈列馆参观,以提醒学生们勿忘国耻。2017年9月18日,江苏省南京市,当日是“九一八”事变86周年纪念日,众多南京市民和各地群众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敬献花圈,默哀悼念,

3、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素材解读】不忘历史,方能在沧海横流中积累出砥砺前行的力量。不论是两弹一星事业取得突破,让中国人不再被动挨打,还是航母下海、神舟飞天,让中国科技引领世界发展的新高地,这背后是无数中国人在隔壁大漠、在科研岗位默默坚守;无论是改革开放中的日新月异,中国从一穷二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还是扶贫攻坚路上的守望相助,在田间地头见证一个时代的步伐,这背后是无数建设者在各个领域众志成城。而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圆梦奥运等面前,中国人更是凝聚起团结一心的力量,让祖国的事业在“众人拾柴”中推进向前。经历战争洗礼的祖国必将更为强大。与此同时,有过战争记忆的民族也更为懂得和平的珍贵,更明白幸福生活的

4、来之不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对于日益成熟的中国人来说,记住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在当下的事业中凝聚起更多的共识和力量,只有这样中国改革建设的事业才能行深致远,让伟大复兴从梦想走向现实。才能让我们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颠,让我们的民族不再有第二个“国耻日”,让我们的民族傲视群雄,永不受外人欺凌。【适用话题】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以史为鉴,必须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历史的耻辱是对昨日的惨痛记忆,更是今日我们前行奋进的不竭动力铭记九一八,让历史的风云鞭策我们奋进的脚步,让先烈的忠魂聆听我们自强的怒吼不忘九一八,让未来的发展见证华夏的崛起,让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的奇迹勿忘国耻,

5、圆梦中华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86年后的今天,我们更应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历史,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及殊为珍贵的民族尊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九一八”是烙在中华民族心上的一道伤疤,也是一个警世钟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就必须始终铭记“落后就要挨打”教训,发愤图强、奋发向上,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捍卫祖国利益和民族尊严【素材锐评】不忘记忆才能捍卫正义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6周年。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人们伫立凝神,聆听镌刻在汉白玉上的历史回声;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份份新解密的文件,讲述着抗联战士奋力救国

6、的传奇;北京、济南、石家庄等地,防空警报也如同往年一样再次响起记忆从未褪色、历史仍有回响,这些纪念活动提醒人们,不忘对历史的记忆,才能更好地捍卫正义。那是一段悲惨屈辱的苦难历史,也是一部觉醒奋起的悲壮史诗。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者蓄意制造并发动了侵华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国耻,痛彻肺腑;抗争,同仇敌忾。中华儿女壮怀“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满腔热血,“四万万人齐蹈厉”“誓死不当亡国奴”,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些历史记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今天,尽管“九一八”已经远去,但日本帝国主

7、义侵华期间所有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值得我们永远悼念;抗日战争中所有英勇献身的英烈和为之作出贡献的人们,值得我们永远缅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不屈不挠斗争,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我们不忘记忆,并不是要延续仇恨,为的是牢记历史、捍卫正义,也是为了警醒全世界人民共同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更好维护世界和平。 “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镌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石碑上的这句话提醒人们,捍卫正义,防止战争,必须首先彻底清除发动战争的“思想祸胎”。然而令人震惊的是,日本作为当年侵略战争的发起者,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政治组织和政治人物在历史问题上却屡屡犯“失忆症”:从教科书事件

8、到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从否定南京大屠杀到掩盖妇罪行,从鼓吹战争责任未定论到否定东京审判日本右翼势力这一个个背离国际正义的做法,怎能不令人警惕?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犯类似“失忆症”的,在国内也不乏其人。8月5日,游客在德国国会大厦前行纳粹礼拍照;8月7日,4个年轻人披着日军军服在抗战纪念地四行仓库搞怪;8月13日,两名男子披着日军军服在广西宾阳高铁站作秀。如此行为,怎能不令人痛心?历史学家波普尔曾说:“(历史上)那些被遗忘的无数的个人生活,他们的哀乐,他们的苦难与死亡,这些才是历代人类经验的真正内容”86年过去了,岁月的落英早已覆盖战争的遗迹,发展的潮流一点点清洗着历史的伤痛,但如果在车水马龙、霓虹

9、闪闪中忘记了历史,则意味着割裂传统、割裂文明。保持记忆,不忘历史不忘痛,历史这个“前事”才能真正成为“后事之师”,成为捍卫正义的进步力量。不忘记忆,离不开历史的载体。设立国家层面的纪念日,是以国家名义对历史的记忆;各种各样的纪念碑、历史遗迹,是站立在大地上的记忆。无论是退伍军人金春燮为抗日英烈建造77座纪念碑,还是江西吉安超果村的村民自发集资建造烈士纪念碑,千千万万群众自发铭记历史的举动,都是在告诉世界、提醒后人,渴望正义、走向复兴的中国人民,不能、不会更不应淡忘那些曾经沉痛的记忆。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九一八事变”带给我们一个血火启迪:巩固的国防,是民族生存之盾;强大的军队

10、,是国家安全之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军队的强弱休戚相关。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就必须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对全军官兵来说,牢记神圣职责,砥砺金戈铁马,抓训练时不我待,谋打赢盘马弯弓,这便是对“九一八”最好的纪念。【相关链接】九一八事变86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的“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廉政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这是培养大学生廉洁自律,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是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