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60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919617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60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60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60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60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6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6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广东省天河区重点高中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60 1.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大量繁殖可形成水华受到广泛关注。下面是有关铜绿微囊藻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1)利用配制的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8 d每天定时测定其细胞数量,发现铜绿徽囊藻数量呈指数增长短时间内产生大量个体,这是因为铜绿微囊藻具有 等特性。 (2)某同学用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时加人粉绿狐尾藻(一种高等水生植物)结果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重要的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在利用 等资源时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 (3)也有

2、人提出假设:粉绿狐尾藻能产生化学物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用具完成实验设计探究该假设是否成立。 材料用具:铜绿微囊藻粉绿狐尾藻,用于配制x培养液的各种无机盐,500 mL锥形瓶,蒸馏水,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玻璃缸,微孔滤膜(可以除菌)等。 实验步骤: 材料准备:在装有7000 mL蒸馏水的玻璃缸中种植一定数量且生长良好的粉绿狐尾藻在适宜条件下培养8 d。准备接种用的铜绿微囊藻。 培养液配制: 。 实验分组:取锥形瓶6只分为两组 。 接种与培养: 。 观察与统计:每天定时用血球计数板对6只锥形瓶内铜绿微囊藻细胞进行计数计 算平均值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4) 若(3)中假设

3、成立则实验结果是 。【答案】 (1)个体小 世代周期短 无性生殖(2)光照 无机营养 二氧化碳(3)用蒸馏水配制X培养液;用微孔滤膜过滤玻璃缸中的水,用滤液代替蒸馏水配制x培养液在对照组的3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50mL用蒸馏水配制的X培养液,在实验组的3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50mL用滤液配制的X培养液在6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铜绿徽囊藻,并将上述培养瓶置于相同适宜的条件下培养8d【解析】本题考查了水华形成的原理及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问题的能力(1)由于铜绿徽囊藻个体小、时代周期短且进行无性生殖,所以短时间内产生大龄个体而形成水华。 ( )(2)当着两种藻类在一起时,为了争夺光照、无机营养和二氧

4、化碳等而进行竞争。(3)要探究粉绿狐尾藻是否能产生化学物质抑制铜绿徽囊藻的生长,可用粉绿狐尾藻的培养液培养铜绿徽囊藻,看其生长情况,如假设成立则对照组中铜绿徽囊藻能生长,实验中受抑制。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对照原则,既要有对照组,同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2.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长繁殖,以吸收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如下表: (1)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 。 (2)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 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 型,在 (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 (3)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

5、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 (增大、不变、减少) 答案:(1)寄生 (2)样方 S 630 (3)增大 3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某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 该种群变化率最大的时期为 A1925年1930年 B1930年一1935年 C1940年1945年 D1945年1950年 4. 右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B. 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 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 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答案:D.解析:本题通过数学曲线图的形式反映了种

6、群密度和存活率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具备能够从图示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依据曲线b,种群密度中等时存活率最大,故B正确。曲线a表示的大型动物,由图可知,种群密度越大存活率越低,故而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所以A、C错误。D项中种群密度越大,种群个体间竞争越剧烈,故而d点不是竞争最剧烈的点。 ( ) 5.在光照下,将等细胞数量的衣藻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是(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 C )6. 用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时间(天)15913172125293337成虫数(只)61028711312072

7、70302327341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 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 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 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必修3第四章种群的数量变化的有关知识。一个新的种群引入到一个新环境中,开始的适应期种群的数量增长缓慢,随后增长加快这时幼年个体多,种群处于增长型。当种群数量达到一定数量时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此时种群密度增大,种内竞争加剧,增长率下降。整个种群的发展过程符合“S”型增长。 答案:C7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

8、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试管号 I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不同 D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 8.(14分)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位“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 _ 。如果

9、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 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 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 。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 。 答案:(1)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 c(2)b 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 55亿 9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100只B200只 ( )C300只D400只答案:D10、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10、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答案】D【解析】A项中由于空间和资源的限制,自然界中的多数生物种群的数量增长都要达到最大值,因此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通常呈S型;对于S型曲线来说,种群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然后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密度的上升而下降,当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增长率降为0,所以B项的说法正确;种群数量的增加除受环境因素影响外,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斗争也会加剧,影响种群数量的增长,因此C项说法也是正确的;种群数量的增长速度是先逐渐升高,当种群数量大于K/2时,种群增长速率开始降低。11某山地进行植树造林后发现一种昆虫数目大增,对树木造成极大危害,为探究昆虫数目大增的原因,请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要求只写出课题的题目)。【答案】天敌对昆虫数目影响的研究。(3分)(本题答案有多种,只要合理就给分)。廉政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这是培养大学生廉洁自律,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是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