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文献回顾和未来发展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911829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企业国际化文献回顾和未来发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国企业国际化文献回顾和未来发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国企业国际化文献回顾和未来发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国企业国际化文献回顾和未来发展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国企业国际化文献回顾和未来发展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企业国际化文献回顾和未来发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企业国际化文献回顾和未来发展研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Firms: A Critical Review and Future Research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述评和未来研究教授,东部学者,中国,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圣路易斯,密苏里州63141,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玛丽维尔; 摘要在过去20年中(1991-2010),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各领域专家学者的目光。尽管这些研究可能会增加人们对中国跨国企业的了解,但是缺少了对现有认知进行整合的这一关键步骤。本人回顾了过去20年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学术研究并且对影响未来发展的决定性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作者以1991-2010年主

2、要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为基础,通过对企业管理、国际商务和跨地区文化管理等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回顾,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成的框架。通过对文献进行回顾,作者从三个角度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进行研究:前因,路径和绩效。本人主要成就是在每个研究方向内,作者采用内容研究法对未被研究过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对未来研究提供建议,为管理和国际商务领域学者提供一个完整的中国企业国际化研究议程介绍近年来,中国企业不断寻找全球扩张的机会,并且在全球化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感谢近些年的加速发展,2002年到2008年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平均复合增长率提高到66%,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量在2008年达到184

3、0亿元,而资金外流达到559亿元。很多学术文献对中国企业快速的国际化扩张这一重要现象进行探索,并且分析它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中国、世界经济和未来发展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尽管有很多学者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但都是在零散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理论上,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企业和制度理论中资源基础论来研究中国的国际扩张,但是研究成果仍旧是分散和没有联系的。为了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整个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务必要讲概念性发展和多种多样的实证研究结果相结合。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1) 系统评价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和实证发展;(2)提出一个将中国企业国家化的前因、历程和影响相结合的研究模型,以便找出影响未来发展的决

4、定性需求的特殊区域;(3)向管理和国际商务领域的学者提供未来研究的建议,以便制定更加完整的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议程。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原因如下:(1)对现有知识进行及时的整合,以便作为国际化领域的理论扩展和建设的基础;(2)确认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关键要素,为未来研究提供框架,为研究成果的交叉比较提供支持;(3)该论文提出的研究模型和确认的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因素,也适用于其他新兴试产国家本文架构如下。首先找出1991年-2010年间在相关英文期刊,尤其是商业和管理领域的英文期刊公开发表的,与中国有关的论文(不包括那些早期在线出版物)。其次,以上述学术论文为基础,作者构建了一个由过去20年与

5、中国企业国际化相关论文组成的全面的文献数据库。第三,通过定性内容分析法,可以将这些研究主要结论分为3类,前因、路径和绩效,以便对现有的成果进行整合和评价,确定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本文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前因入手,包括企业层面、行业层面、特定交易和制度因素。然后回顾了文献中提到的各种流程和操作,然后研究ICF的影响。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回顾,可以找出这些论文忽略的地方并且确定未来研究的关键领域。研究方法及概述为了反映该文献综述的范围,并且使其与过去类似主题的主流总数文章保持一致,我们所研究的是同行评审的英文期刊中的文章,不包括书本,编辑卷,书本中的章节,教学案例和其他非学术出版物,因为期刊论文被认为是

6、已经被证实的知识,并且可能会对相关领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为了全面覆盖不同的学术领域的文献,我们在选择文献时考虑到了四个因素。首先我们尽可能使参考的文献涵盖了在过去研究中涉及到商业、管理和国际商务领域的期刊。其次,我们涵盖了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中国企业全球业务的国际研究和扩文化研究的相关期刊;第三,由于ICF的研究文献最早出现在区域研究期刊中,我们也涵盖了与中国有关的主要期刊;最后,我们参考的文献也包括了那些有基金强有力支持并且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的顶级学术期刊。我们在搜索文献时首先用关键词在多个电子数据库中的已发表论文进行查找 (Business Source Premier Publications

7、, ProQuest/ABI and JSTOR) 。我们使用的关键词包括“中国”、“中国企业”、“国际化扩张”、“全球化”、“跨区域并购”和“国际化”。一篇涉及到与中国企业国际业务有关的理论或实证问题,尤其是从企业层面和战略层面进行研究的论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皆可),才会成为本文的参考文献。为了严谨地界定什么是国际化,我们将它定义为“在成长过程中跨越了国家的界限”,即“外向国际化”,它主要通过跨区域并购和中国扩国企业对外绿地投资来实现。因此,我们的研究不包括“内向国际化”,即通过代工或者合资实现国际化。此外,由于该文献综述主要关注的是企业层面的业务活动,我们将中国企业或中国跨国企业定义为位

8、于中国的国际化企业,即“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在一个或者多个除本国以外的国家实现增值”。根据该定义,我们研究的中国企业不包括中国企业拥有少数股权的海外合资公司,中国的国际贸易公司以及以实现中国政府设定目标为己任的国有企业。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出自符合条件的45个期刊的121篇文献。与其他类似文献综述相似的是,尽管每一次都非常努力的搜索文献,我们仍然有可能无意中错过了一些文章。表1中列出了研究期内出版的四类期刊中的文献数量表1反映两个问题。首先是关于出版日期。表1显示在研究期内的前10年间(1991-2000)只有8篇文献公开发表(占比6.6%),而研究期内的第二个十年中(2001-2010)有113篇

9、文献发表(占比93.4%)。在后10年发表的文献中,有21篇是在前五年发表的(2001-2005),而其余的92篇都是在最近5年发表(2006-2010),占比76% 建议做表格。最近5年该领域文献数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兴市场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特殊问题。这些特殊问题在国际商务研究(JIBS),中国文化与管理,中国管理研究、行业与公司变革以及管理研究中被披露出来。同样重要的是,一些其他期刊,例如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and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也关注过中国企业全球化存在的特殊问题。其中一个解

10、释是,中国企业国际化中存在的特殊问题确实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新现象。表1反映的另外一个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能看到商业和管理领域的文献数量有显著的增加,并且在最近5年内,顶级国际商务期刊发表的该类型文献数量急剧增长。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研究还没有在顶级的主流管理类期刊(最具影响力)上发表过,例如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该频率分析反映出,中国企业国际化研究在非国际商务类期刊中并未获得足够的学术和发行。同时也反映出,相关研究并没有达

11、到必要的理论严谨性,特别是在内部效度和结构效度方面。此外,如表2所示,我们根据内容分析法,将121篇文献按其使用的研究方法分成实证研究(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和理论研究两类。在28篇定量研究的文献中,有13篇是采用的是基于企业层面的调查或问卷数据,而15篇文献使用的的是行业或国家层面的档案数据。在定性研究的论文中,大多数论文是以多个案例作为研究基础,只有7篇是单一案例。但是,对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往往只关注少数的中国杰出企业,利润海尔、华为、联想和TCL。72篇理论研究文献主要研究内容有两个,一个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趋势的宏观经济分析以及中国政府的作用,另一个是中国跨国企业给东道国带来的政策

12、影响,既包括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和东南亚国家)。总之,1991-2010年间发表在同行评审期刊中的这121篇论文使我们对中国国际商务领域的研究方向有了一个基本框架。在过去20年间,发表在著名期刊上的此类研究论文数量越来越多,这反映出它在企业管理和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价值日益显现。由于中国已经成为了占主导地位的全球经济体,并且中国企业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因此上述趋势很有可能会持续下去。本文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我们将121篇文献根据研究领域分为三类:前因,路径和绩效。此外,在每一类文献中,我们也包括了不同的主体,如图1所示。采用内容

13、分析法有助于分析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不同研究方向中的关键主题,趋势和差异,以便对大量的文本数据进行分析并增强分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此外,我们通过主题内容和主题之间的比较研究,对主题进行辨认和阐述。因此,内容分析法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现有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前因-路径-绩效这三个研究内容下的六个主题展开的,如图1所示。中国国际化的动因包括以下主题:(1)企业层面(2)行业层面(3)特殊交易和(4)制度背景。ICF路径研究主要集中在5个企业战略。ICF影响主要关注六个或者财务绩效。因此,本文献回顾围绕着与ICF有关的六个主题展开。此外,图中实线框的ICF动因相关的四个主题被研究的比较多,虚线框则是未被

14、重视,他们可能在未来提供有前途的研究机会,从而将仔细一节中所讨论的“未来的研究方向.ICF的由来鉴于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国企业高层次的国际活动,有必要开始对这一现象的由来进行探究。迄今为止的研究提供了洞察ICF动因的四个重要来源: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具体交易和体制因素。公司层面的因素ICF的企业层面的原因是学术工作的关键是使用一个基本的战略假说。学者们认为,中国企业选择从事在国际活动,以提高价值或公司的竞争力,这些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特定的因素,如公司规模,所有权,出口强度和国际经验。这些企业层面的因素通过最近的一些经验的在很大程度上验证研究(例如Agyenim等,2008; Gao等201

15、0; Lau等人。 2010)。作为ICF主要理论的研究(例如崔江2009a的;邓2007;瑞2008 andYip),近期公司RBV的崛起(巴尼1991;蒂斯等,1997),提升了企业特有的特性,这些特征是此类研究突出因素。 企业规模。无论是通过销售,资产或市场份额来衡量,在ICF的公司层面可能最常用考核因素是企业规模,无论是通过销售,资产或市场份额来衡量。这项工作大部分认为,越大的中国企业国际化更活跃,企业的规模是ICF特殊形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cui和Jiang,2009年b)。学者们关注于企业规模有多种的原因。最重要的似乎是,企业规模代表着资源,并提供了一些提示关于公司具有国际能力的保

16、证。毕竟,排在最前的30家中国企业占了2004年OFI的总量的80.4,并且这种模式持续至今(2005年商务部, 2009年)。此外,具有更大的财务和无形资源的公司更有可能从事在国际并购或单独创办未开发地区的投资项目,在全球范围开展竞争,而那些拥有更少的资源的企业被不得不与他人共同工作,或者依靠网络资产(Lau等人2010;耀等,2007; Zhou等。2007年)。企业类型和所有制。企业类型和所有权是ICF的一个重要指标。基于所有权和国际多元化的程度,Luo和Tung(2007)将中国MNEs 分类为国有企业(SOEs,包括跨国机构和受委托的专家)和非国有企业(non-SOEs,包括有利可图市场的企业家和世界舞台的野心家),每个团体都已经找到了在国际舞台上大干一场独特的方式。例如,中国的世界舞台的野心家如海尔已经成为在全球竞争强大的力量,而受国家委托专家,如中国五矿和中石化同时发挥他们的双重角色,实现国际扩张和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L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