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08456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一战线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统一战线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统一战线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统一战线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统一战线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一战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一战线(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一战线的历史沿革,统一战线的历史沿革,中国共产党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团结本阶级各阶层和政治派别,并同其他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以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一定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联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 条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为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把“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进统一战线的概念,就突出了爱国主义性质,体现了“最广泛”的特点。,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

2、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方针,积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服务,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统一战线工作对象为

3、党外人士,重点是其中的代表人士。,统战部是干什么的:,统战部是党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承担了解情况、掌握政策、协调关系、安排人事、增进共识、加强团结等职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 统一战线 形成发展壮大,中华民国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袁世凯任大总统,遇刺后的宋教仁,袁世凯窃国复辟,民初资产阶级多党制 尝试失败的根本原因,第一,民初没有实行资产阶级多党制的经济基础 第二,民初没有实行资产阶级多党制的政治条件 第三,民初没有资产阶级多党制的文化基础,如果没有政权,无论什么法律,无论什么选出的代表都等于零。 列宁,必须牢牢掌握国家政权,中国几千年以来社会上的民情风俗习惯,和欧美的大不相同。中国

4、的社会既然同欧美的不同,所以管理社会的政治自然也和欧美不同,不能完全效仿欧美。,结 论,第一次国共合作,国共合作以国民党“一大”宣言为纲领,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采取了党内合作的形式,即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第一次国共合作,仅仅两三年内,就取得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国民革命四十年未能完成的事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 (1921-1927年),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以及共产国际、列宁的指示,党的三大制定了国共合作的政策。以国民党一大为标志,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从而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国民革命的高潮。但后期,由于国民

5、党的新右派-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背叛革命,再加上共产党内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领导,终于导致了统一战线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 (1927-1937),1. 大革命失败后的统一战线工作 (1)中共召开“八七”会议、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2)团结国民党左派和爱国将领共同奋斗。 (3)中共在文化界的统一战线工作。 2.中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奋斗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略方针的提出和确立。 (2)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各界救国会成立和“七君子事件”。 (3)“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抗日

6、战争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政策和策略,使统一战线理论走向成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初步形成,“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发表声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1933年1月,又发表了在停止进攻红军、给予人民以自由权利和武装民众三个条件之下,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的协定。 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12月,中共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

7、议。毛泽东同志在会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八一宣言和瓦窑堡会议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初步形成。,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八一宣言提出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同胞,一切爱国的军官和士兵,一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事业的党派和团体(包括国民党在内),一切关心祖国的华侨和国内一切被压迫的少数民族联合起来,共同进行抗日救国的斗争。指出:“无论各党派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歧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

8、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神圣事业而奋斗。”号召“有钱的出钱,有枪的出枪,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有专门技能的供献专门技能,以便我全体同胞总动员,为抗日救国而战。”提出“组织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组织全中国统一的抗日联军”,“组成统一的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并表示中国共产党愿意作为组成“国防政府”、“抗日联军”的发起人。,八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初步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开始了新的飞跃由土地革命时期工农统一战线理论发展为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形成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第一,报告阐明了建立抗日民

9、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毛泽东在考察分析了各阶级政治态度之后指出: “把这个阶级关系问题总起来说,就是:在日 本帝国主义打进中国本部来了这一个基本的变 化上面,变化了中国各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扩大了民族革命营垒的势力,减弱了民族反革 命营垒的势力。”因此,“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 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 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第二,报告阐明了把工农共和国改变为人民共和国的理由。 毛泽东在报告中针对一些人存在的疑虑,阐明了为什么要把工农共和国改变为人民共和国的问题。他指出,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就是说人民共和国

10、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使中国自由独立,反对地主的压迫,使中国脱离半封建制度。这“不但使工农得了利益,也使其他人民得了利益。总括工农及其他人民的全部利益,就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所以我们有权利称我们自己是代表全民族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变动了中国的阶级关系,不但小资产阶级,而且民族资产阶级,有了参加抗日斗争的可能性,使得我们把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变为人民共和国。,第三,报告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指出它是当时党内的主要危险。 关门主义者的错误是不承认组织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他们认为反革命营垒是统一的、固定的,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是永世反革命了,对富农不能的一切中间阶层说成是最危险的敌人

11、。他们要求打倒一切帝国主义,打倒一切军阀、豪绅、地主、富农、资本家,甚至黄色工会,结果什么也打不倒。关门主义的另一个错误是不承认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他们否认反革命势力暂时还大于革命势力的估计。他们要求革命的力量是要纯粹又纯粹,革命的道路是要笔直又笔直。但革命的道路总是曲折的。他们让步,知识分子只有三天的革命性,把要求抗日这样做,就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得敌人的喝彩。”所以“关门主义在实际上是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忠顺的奴仆”。统一战线的策略和关门主义的策略是根本对立的,“一个要招收广大的人马,好把敌人包围而消灭之”, “一个则依靠单兵

12、独马,去同强大的敌人打硬仗”。因此,我们不能要“左”倾关门主义,“我们要的是制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死命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国民党是当时国内第一大党,并且掌握着全国性的政权和军队。如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国民党参加,就不可能有全国全民族的抗战。因此,瓦窑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在继续开展下层统一战线工作的同时,着重开展了上层统一战线工作。在对待蒋介石的态度上,由“抗日反蒋”逐步转变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实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13、,这次合作是党外合作,即两个政党、两个政权、两个军队在抗日的共同目标下实行的合作。合作的结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1937-1945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和发展 (1)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国共两党互相配合,共同作战。 (3)中共坚持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 中共为坚持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奋斗 (1)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发展、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高潮。 (2)解放区实行的统一战线政策。 (3)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统战工作。 (4)民主党派的发展,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统一战线是法宝,1939年7月9日,毛泽

14、东等中央领导在延安为即将奔赴抗日前线的华北联合大学师生们送行时说,姜子牙用这三件宝贝打败了所有的敌人。今天,你们也要下山了,要去前线与日本侵略者作战,我也赠三件法宝给你们。这三件法宝是:统一战线、游击战争和革命团结。 同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三三制”政权 多党合作制度的初步实践,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多党合作制度的创立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 (1)中国共产党提出民主联合政府的主

15、张。 (2)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抗日 战争取得伟大胜利。1945年4月至6月 ,中共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 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民主联合政府,1944年9月15日,林伯渠代表中共在国民参政会上作了报告,正式提出了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论联合政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全面系统地阐明了一套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国家学说。周恩来指出:“自从我们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到去年提出联合政府的主张,

16、有了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东西。联合政府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政权上的最高形式。”,报告阐述了联合政府的纲领、建立联合政府的具体步骤、决定性环节和实现联合政府的领导力量,为建立新中国指明了方向 第一,阐述了建立联合政府是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第二,阐明了联合政府是联合一切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制度,即几个民主阶级联盟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形态和政权形态。 第三,毛泽东驳斥了反动派对共产党的诬蔑和攻击,指出:“有些人怀疑共产党得势之后,是否会学俄国那样,来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和一党制度。我们的答复是:几个民主阶级联盟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有原则上的不同的。毫无疑义,我们这个新民主主义制度是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之下,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建立起来的,但是中国在整个新民主主义制度期间,不可能、因此就不应该是一个阶级专政和一党独占政府机构的制度。只要共产党以外的其他任何政党,任何社会集团或个人,对于共产党是采取合作的而不是敌对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