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课例研究报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03301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筝》课例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风筝》课例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风筝》课例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风筝》课例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风筝》课例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筝》课例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筝》课例研究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立足生本教育,探索导学案课堂模式 风筝课例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特别是县教育局2012年工作重点中明确指出: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扎实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同时县教育局又组织两次生本教育培训活动,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让课堂教学从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要求各校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依托导学案研究,探索课堂改革教学新模式。二、研究团体和行动报告1、合作团

2、队。 学校语文教研组成员 2、研究行动。 研究方式:课例研究 课例内容:三年级上册风筝3、行动流程。 确定主题两次备课课例展示课后研讨理论聚焦 三、理论学习 (一)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理念(又称生本教育理念),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实验在国内百多所中小学学校开展后产生巨大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引起了教育界的强烈回响。然而生本教育的管理理念跟传统教育的管理理念有所不同,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能使教育者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发展。教

3、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生本教育的儿童观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 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与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 生本教育的教学观教学就是学生在

4、老师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是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是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 生本教育的作用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认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主要标志,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 生本教育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课任老师,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削弱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鼓励“为而不

5、争”。到了现实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用成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自然、丰富的积累和感悟,取得优异的终端考试成绩。 生本教育认为,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劳动产生自然素朴的美德,产生素朴的德行。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由此,课堂教学成为最自在 、朴素的无形的德育过程。(二)小学语文导学案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育,才是

6、真正的教育”。 使用导学案 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

7、、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学案与教案有什么区别? 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 教案: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的角度来考虑,重在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教案是教师独有,不给学生使用的。 学生提前了解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有什么意义? 明确学习目标、重点

8、和难点,能做到课内明确任务,课后复习有方向,提高自主学习效率。教学的重点、难点又是启发学生思维探究的最佳切入点。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能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启示(如观察、对比、推理、归纳、讨论等)。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习能力。 四、研究过程 (一)第一次研究 风筝导学案 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2、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学习重点:读通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知识链接:村 居高鼎

9、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预习任务:1、搜集一些和风筝有关的资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利用各种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自主、合作、探究: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2、交流识记生字的不同方法。3、小组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课文讲了什么事?说说你的体会。 我来闯关:A、辨字组词。 争( ) 班( ) 黑( ) 坊( ) 筝( ) 斑( ) 墨( ) 访( )B、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地奔跑 ( )地飞走 ( )地喊叫轻轻地( ) 甜甜地( ) 悄悄地( )

10、C、多音字组词。磨 丧 坊 D、听写词语。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 学习收获:_ 知识延伸:推荐阅读 。课后反思:整节课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较少,过分强调导学案的前置作业,没有给学生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使课堂教学有些习题化倾向,语文学科特点体现不够充分。第二次研究:教学目标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描写心情的词语,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

11、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教学重点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学法指导: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会使用描写心情的词语,记录自己生活中难忘的事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一)相关链接1、作者简介。2、读读资料袋,了解风筝。(二)课文导读。1、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聪明

12、的小朋友读书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再次认真地读课文,我能读出“我们”心情的变化。预设:(1)童年时候放风筝是件很快乐的事情。(2)课文分写了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情。 (三)基础达标。1、我能读准这些词。精心 憧憬 希望 依然快活 翩翩飞舞 拼命奔跑 线嘣地断了 抖动 极快地飞走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寻找 垂头丧气 磨坊 继续寻找2、通过查字典,我知道这些词的意思。倏地:憧憬: (四)学后疑惑。读了这篇课文,我还有一些不懂的问题或还想知道的事情:_二、合作探究(一)反馈交流1小组内交流预习导航中的内容。1、互相读词,纠正评价。2、交流词语的意思。3、谈一

13、谈作者或风筝。4、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关注学生读得是否准确、流利,简要概括每段大概意思。教师巡视,相机指导。(二)疑难解析。重点指导:“磨坊”的读音。“丧”的解析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看到“丧”你心情怎样,把“丧”放到“垂头丧气”这个词中,你觉得这个词描写的是什么样的心情?读了这篇课文,谁还有不懂的或想知道的问题?指名回答,能处理的让学生处理,稍难一些的放在品读交流中解决,涉及课外的留待课下完成。(三)品悟交流。1、整体感知,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2、读中悟情,以情促读课文中写出了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让我们读读有关语句,体会体会。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2)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你觉得这时候他们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