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与发展》各年龄班分月目标——中班12月目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03110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乐与发展》各年龄班分月目标——中班12月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快乐与发展》各年龄班分月目标——中班12月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快乐与发展》各年龄班分月目标——中班12月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快乐与发展》各年龄班分月目标——中班12月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快乐与发展》各年龄班分月目标——中班12月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快乐与发展》各年龄班分月目标——中班12月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乐与发展》各年龄班分月目标——中班12月目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月目标与教育内容一、健康领域:(一)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1、引导幼儿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二)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1、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2、通过保健教育,使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三)通过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1、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提高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通过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热爱体育活动的兴趣与习惯。3、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促进大肌肉动作协调性、灵活性的发展。4、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小肌肉动作,促进动作协

2、调性、灵活性的发展。二、语言领域:(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时自然礼貌。1、鼓励幼儿主动用语言与别人交往,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词汇,体验语言交流对自己的意义。3、引导幼儿在交流过程中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用语。敢于当众讲话,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1、引导幼儿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三)敢于当众讲话,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1、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有初步的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1、鼓励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感兴趣,有初步的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2、引导幼儿听儿

3、童文学作品,学习复述故事、续编故事和仿编诗歌。3、知道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1、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幼儿熟悉和听懂普通话。2、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正确运用普通话。三、社会领域:(一)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1、通过谈话、对比等方法,使幼儿感受自己在长大,会做许多事情。2、允许幼儿自己选择活动主题,制定、实现自己的计划。(二)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1、鼓励幼儿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使用礼貌用语,初步学会轮流、分享、谦让、互助与合作。2、捕捉教育契机,培养幼儿的同情心。(三)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1、创设机会,引导幼儿认

4、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体会规则在各种活动中的意义(如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2、培养幼儿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学会自律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3、引导幼儿学会简单的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初步判断某些行为的对与错,做错了事能承认,并愿意改正。(四)初步了解社会常识。1、在新年等节目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初步知道节日的意义,让每个幼儿充分表现自己,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2、认识周围环境中常见标志,知道爱护公共设施。四、科学领域:(一)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1、引导幼儿主动感知生命、亲近自然,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周围常见事物

5、的特性(如感知磁铁、石头、泥土、空气等),从中体会到愉快。3、引导幼儿能认识较多的和常见的科技生活用品(如微波炉、榨汁机、录音机、洗衣机、空调等),并能初步知道这些用品对人们生活的作用。4、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对数学产生兴趣,建立初步的自信心。(二)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1、支持幼儿对身边的常见事物、现象大胆猜想和主动探索。2、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周围常见事物,能对某些事物进行比较、连续观察,能发现事物或现象的差异和变化。3、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有关冰、磁等科学活动,感受比较的过程和结果,获得初步的比较能力。(三)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1、引导幼儿用多

6、种方式交流、分享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和方法。(四)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1、引导幼儿通过各种途径学会手口一致的点数10以内物体,说出总数。2、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认读10以内阿拉伯数字,初步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3、利用各种机会,为幼儿了解10以内书中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创造较多的条件。4、鼓励幼儿运用正在发展的数学观念和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问题。(五)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1、支持引导幼儿在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感知动物生活的习性,初步了解动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激发幼儿爱动物的情感。2、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探究

7、和发现自己明显的特征(春暖花花、树木生长、动物复苏,夏热树木花草茂盛,秋凉收获各种果实,冬冷动植物冬季水结冰),感知和体验一些天气现象(风、沙尘、雨、雪),初步体验季节变化与动植物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3、引导幼儿在感知、欣赏、体验大自然美景中,萌发关心大自然的情感,有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意识(如主动维护环境的清洁、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等)。五、艺术领域:(一)能初步感受并喜爱和艺术中的美。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歌谣、歌曲和生活中的节拍与节奏,从中感受韵律美。2、进一步感知、探索和体验音乐音色的变化,从中获得美的感受。3、体验简单音乐作品的情绪和情感,并尝试用动作表演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4、整体感知音乐

8、的开始、结束和前奏。5、初步感知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6、欣赏木偶剧感受其中的美。(二)积极参加表演活动,在活动中活得愉快、丰富的情绪体验。1、创设轻松、和谐氛围,支持、鼓励幼儿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并从活动中获得愉悦和美感。2、愿意参加音乐活动,能够从音乐活动中获得愉悦和美感。(三)能够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和创作,富有个性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1、引导幼儿基本准确的歌唱八度范围内(c-c)的五声音调歌曲。提供演唱不同节拍(如二拍子、三拍子)、不同内容的歌曲,初步尝试按歌曲节奏特点、速度、力度和情感富有表现力的歌唱。2、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支持幼儿随音乐的节奏尝试按自己的想象自由

9、做模仿动作、律动和简单的舞蹈动作,逐步做到动作协调优美并尝试按音乐力度、速度变化和情感。3、支持、鼓励幼儿喜欢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表现感性的事情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喜欢模仿日常生活或艺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愿意尝试创编与合作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4、引导幼儿学习掌握几种打击乐器正确的敲击方法,会按简单的固定节奏为歌曲、乐曲、舞蹈等做即兴伴奏,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想象。5、尝试表演不同节拍、不同内容的歌曲。(四)具有表演活动的良好习惯。1、提供表演活动所需的物品(如各种乐器、道具、设备)、教幼儿正确的使用方法。2、提供有序收放表演物品的条件,培养幼儿有序收放习惯。(五)能够感受并喜爱生活和环

10、境中的美的特征。1、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四季景色、生活用品、节日装饰中获得美的感受,发现没得特征。2、鼓励幼儿有意识地收集一些带有艺术特点的物品、丰富活动区的美术作品材料。(六)认识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感受美术作品的美感特点,初步了解美术作品表现的方法。1、提供适宜幼儿欣赏的美术作品(如建筑、绘画、雕塑、摄影等)和与美术创作有关的书籍供幼儿欣赏,从中感受其美感特点。2、提供风格多样的美术作品,如水墨画、油画、水粉画、装饰作品、剪纸画、民间画等,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作品的表达形式。(七)喜欢用不同风格的美术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印象与情感体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1、提供适宜美术创造的设施,使幼儿能够

11、肢体舒展地进行美术创作。2、鼓励幼儿利用已掌握的艺术表现方法,进行自由创作,支持他们在绘画过程中有奇特的想法(如夸张的色彩、变形的线条、抽象的内容等等)。(八)认识选择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在使用中大胆尝试、设想与创作。1、在美术欣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大胆创作。2、支持幼儿独特的设想,必要时帮助他们形成作品的最终形式。(九)发现周围事物中美的规律,并能按照这些规律用美术方式进行表达。1、提供能够启发幼儿进行有规律制作的艺术欣赏作品和范例。2、提供不同品种和层次的创作材料,提供能够启发幼儿按规律进行制作的美术欣赏作品范例,引导幼儿尝试运用绘画、手工制作及装饰形式表达规律美的理解(如对称、重复、韵律、呼应、和谐、变化等规律)。(十)尝试为戏剧表演、主题游戏自制道具和装饰物。1、引导幼儿在艺术表演活动和游戏中参与舞台背景的制作。2、鼓励幼儿为扮表演活动自制服装和道具。(十一)能够尊重他人对美的感受和表达方式。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欣赏,尊重和爱护别人的作品,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十二)具有美术活动的良好习惯,能有序使用和收放美术工具、材料。提供收放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条件(如整理箱、分类架、收藏箱、垃圾筐等),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和规则自觉地收放工具和材料。帮助幼儿掌握合理选择材料的方法(如充分利用边角料、将废物改造成艺术品等),不浪费美术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