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桂林山水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02620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桂林山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31桂林山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31桂林山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31桂林山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1桂林山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桂林山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 桂林山水绿地小学 严之韵【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看图理解“无瑕、形态万千、色彩明丽、怪石嶙峋”等的意思;通过选义项理解“危峰兀立”的意思;通过抓关键字理解词语“甲天下”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啊”字的变调。在了解桂林山水特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第三节。学习作者“先用感叹句概括景物的特点,然后作补充说明”的表达方式。通过比较,了解较长的句式表达体现水的“柔美”,一连串短句表达体现山的“刚毅”。3.抓住作者的表达特点,自主背诵第二节、第三节中直接描写山水特点的句子。【学情分析 】1.五年级学生有了较强的识字释词能力,但对于一些重点词语,与理

2、解课文有着密切关系的词语,就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深入理解,而且要有具体的方法。比如,通过抓关键字理解词语“甲天下”的意思,通过选义项理解“危峰兀立”的意思,看图理解理解“无瑕、怪石嶙峋”等词的意思等,做到方法多样有效。2.五年级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课上始终把朗读训练作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3.学习一篇课文,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困难不在于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而在于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些内容的,因此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研究作者表达的特点上。【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啊”字的变调。在了解桂林山水特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第三节。学习作者“先用感

3、叹句概括景物的特点,然后作补充说明”的表达方式。通过比较,了解较长的句式表达体现水的“柔美”,一连串短句表达体现山的“刚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先用感叹句概括景物的特点,然后作补充说明”的表达方式。通过比较,了解较长的句式表达体现水的“柔美”,一连串短句表达体现山的“刚毅”。【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 引出课题,学习第一节,知道课文主要讲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1.导入,理解词语“山水”。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板书:水 山】3.学习第一节。【板书:甲天下】抓住“甲”字理解诗句的意思4. 齐读第一节。二、初读课文(一)、读准字音,初步了解“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点。1.初读要

4、求:读读课文,用直线画出直接描写漓江水、桂林山特点的句子,并把句子读正确。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句子。3. 学生交流反馈,随机出示横线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4. 掌握“啊”的变调。(1)出示小资料:“啊”的变调规律(2)自由试读、指名读词。(3)开火车接龙读句。5.问:漓江的水和

5、桂林的山各有什么特点?【板书:静 清 绿 奇 秀 险】三、细读课文重点学习第二、第三节,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深入感悟“桂林山水”的特点。(一)、研读第二节,感受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1.朗读体会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品读“静”(1)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2)指导朗读。(3)小结:作者先用感叹句概括了“水”的特点,再抓住自己的感受,补充说明(出示)了漓江“水”的静。品读“清”(1)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2)指导朗读。(3)小结:作者也是先用感叹句概括水的特点,再补充说明自己看到的景象,把“清”的程度写清楚了。品

6、读“绿”(1)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2)指导朗读。看图理解比喻的妙用。(3)小结:作者用比喻,补充说明了“绿”的程度。2.了解作者的表达特点。(1)出示“静清绿”三句句子,学习作者“先用感叹句概括景物的特点,然后补充说明”的表达方式。(指导朗读)(2)出示句子: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设疑:为什么作者先写“大海”和“西湖”?(作比较、衬托)(二)、学习第三节,比较与第二节表达上的异同,感受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1.同桌讨论:第三节与第二节的写法有什么相同之处?2.交流“相同点”。出示句子: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

7、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相同点一:开头用作比较、衬托的手法。相同点二:先概括后补充说明的表达方式。3.学习第一句、第二句比喻句的不同写法。(1)问:同样是比喻,作者的表达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写?(2)第一句:山“奇”的句子。出示句子: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问:读读句子,山“奇”在哪里?(形态奇特)看图理解“形态万千”指导朗读:作者乘船前行,一座座山扑面而来,多得来不及细看,三个“像”字短语,要读得短促、快。小结:作者先用感叹句写特点,再用一连串的比喻,直接描摹山的形态,补充说明了山奇在形态万千。(3)第

8、二句:山“秀”的句子。出示句子: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问:读读句子,山“秀”在哪里?(色彩明丽)指导朗读:作者用上两个修饰词,写出了两岸山色彩的明丽,强调这两个修饰词,读出山的“秀美”。小结:作者也是先用感叹句写特点,再运用比喻,用上修饰词,补充说明了山秀在色彩明丽。(4)问:同样是比喻,作者的表达不同,他为什么要这样写?(第一处为了突出山的形态万千,而且这些喻体都是人们熟悉的。第二处是为了突出山的色彩明丽,抓住了喻体某方面的特征来写的。)4.学习第三句:山“险”的句子。出示句子: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1)选义

9、项理解词语“危峰兀立”。(2)看图理解词语“怪石嶙峋”。(3)指导朗读。5.小结:学习了第三节,我们知道它与第二节一样,用作比较、衬托开头,再用感叹句概括特点,然后做具体描写。6.(出示六句句子)四人小组讨论:第二节、第三节在句子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之处?(1)交流“不同点。了解长句表达,更体现水的“柔美”;一连串短句表达,更体现山的“刚毅”。(2)男女生分读句子。7.看板书,选择背诵“山”或“水”的句子。四、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1.过渡:山水映衬,美不胜收。难怪作者在最后一节这样写道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怎样的山?怎样的水?2.师:奇秀险的山围绕着静清绿的水,静清绿的水又

10、倒映着奇秀险的山。再加上天空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3.师:这连绵不断的画卷除了漓江水、桂林山,还有迷蒙的云雾、绿树红花、竹筏小舟,这就是作者见到的桂林山明水秀的独特的自然风光。4.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如果这只是作者听说的(板书:听说),那么在自己欣赏(板书:欣赏)了桂林山水后,他由衷地发出了赞叹(板书:赞叹)“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板书:画中游)5.小结:作者以诗句收尾,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结构浑然一体。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总结:这节课,我们领略了桂林绮丽独特的自然风光,知道作者先用感叹句概括景物特点,再作补充说明,描写水用长句,描写山用短句,长短错落有致。2.布置作业:今天的作业,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第三节。并思考:课文题目是“桂林山水”,作者为什么先写“水”,再写“山”呢?附:【板书设计】31 桂林山水听说 欣赏 赞叹1天 下 水 静 清 绿 画中游山 奇 秀 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