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900347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课件: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课件: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课件: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课件: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抗真菌及抗病毒药,熟悉常用抗真菌药对深、浅部真菌作用特点,不良反应与用药监护。 熟悉利巴韦林、金刚烷胺、阿昔洛韦、干扰素等常用抗病毒药的用药特点、不良反应与用药监护。,学习要点,第二节 抗 病 毒 药,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抗 真 菌 药,第一节 抗 真 菌 药,一、疾 病 概 述,真菌感染分两类: 浅部真菌感染: 癣菌引起; 多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等部位; 引起头癣、体癣等; 常用药物有灰黄霉素、咪康唑、克霉唑等 深部真菌感染: 由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曲霉菌等引起; 多侵犯深部组织和内脏(发病率低,危害性大); 常用药物有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和伊曲康唑等。,白色念珠菌,酵母

2、菌,肺部真菌感染,二、药 物 分 类,根据药物化学结构的不同,将常用的抗真菌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抗生素类 灰黄霉素、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咪唑类酮康唑、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联苯苄唑 三唑类:伊曲康唑、氟康唑 丙烯胺类:特比萘芬 嘧啶类:氟胞嘧啶,(一)抗生素类,两性霉素B 1.对深部真菌有强大抑制作用,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因哺乳动物的胞膜上也有固醇的成分所以对人体有毒性。 2.临床上仅作为某些致命性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3.不良反应较多。应定期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检查;为减少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在滴注时可适当稀释,缓慢操作,并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制霉菌素 1.制

3、霉菌素属多烯类抗生素。抗菌机制及作用均与两性霉素B相似,毒性大,不作注射用。 2.主要局部用药治疗皮肤、口腔、阴道的念珠菌病,口服吸收少,仅用于消化道念珠菌感染。 3.局部应用不良反应少见,较大剂量口服可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反应。个别阴道用药可见白带增多。处理新生儿时,应使用棉签擦拭口腔黏膜。,灰黄霉素 1.竞争性抑制鸟嘌呤进入DNA中,干扰核酸合成。 2.对深部真菌和细菌无效。 3.窄谱,抗皮肤癣菌所致皮肤,头发,指甲感染。 4.治疗头癣有效率高达90%以上,复发可再治。 5.脂溶性高,脂肪餐可促其吸收,外用无效。,(一)咪唑类,酮康唑 1.可口服,亦可外用,由于溶解和吸收需要

4、足够的胃酸,因此,本药不能与抗酸药、抗胆碱药和H2受体阻断药合用。 2.治疗表浅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疗效相当于或优于灰黄霉素、两性霉素B和咪康唑,对深部真菌感染不如两性霉素B。 3.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女性月经不调、男性乳房增生、阳痿;偶有严重肝毒性,爆发性肝坏死,故全身应用受限。,氟康唑 1.体内抗真菌活性较酮康唑强520倍。口服和注射都有效。 2.氟康唑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为治疗艾滋病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首选药,与氟胞嘧啶合用疗效增强。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可作为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 3.毒性较低,是唑类药物中不良反应最轻的。长期治疗期间要定期查肝功能。如果患者出现轻度皮疹

5、,应密切监视,若病变有发展应停止用药。本品可能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克霉唑 1.口服吸收少,克霉唑对大多数真菌具有抗菌作用,对皮肤癣菌的作用似灰黄霉素,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疗效差。 2.不良反应多,除胃肠道反应外,还可出现肝损害及暂时性精神失常。目前,主要作为局部用药治疗浅部真菌病及皮肤粘膜的念珠菌感染。,咪康唑 1.咪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抗菌谱和抗菌活性与克霉唑相似。可用作治疗念珠菌、隐球菌所致深部真菌感染。目前主要供外用,治疗皮肤黏膜真菌感染,疗效优于克霉唑和制霉菌素。在两性霉素B不能耐受时,作为替代药。静脉给药可致血栓性静脉炎。 2.局部外用时因皮肤黏膜不吸收,无明显不良反应。,(三)其他

6、类,特比萘芬 1.口服易吸收。本品抗菌谱极广,对多数真菌都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浅部真菌感染。最敏感的为皮肤癣菌,其次为孢子丝菌和曲霉菌属,特比萘芬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明显优于其他类。其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且治愈天数短。 2.不良反应少且轻,口服可见胃肠道反应、味觉改变,偶见暂时性肝损伤及过敏反应。,小 结,第二节 抗 病 毒 药,相关链接病毒是什么 1.病毒:体积最小,结构最简单的病原体之一。 2.结构:核酸核心(核心) + 蛋白质外壳(衣壳) 3.仅含一种核酸:DNA或RNA 4.临床传染疾病75%由病毒引起,某些病毒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并发症严重。 5.病毒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因此能抑制和杀

7、灭病毒的药物也很可能损伤宿主细胞。,一、抗HIV药物,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艾滋病的病发率极高,最主要原因是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有些药物虽能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但停药后病毒可恢复其繁殖力,目前主张联合用药,即鸡尾酒疗法,如联合使用几种抗HIV药物。 当前抗H药主要通过抑制反转录酶或H蛋白酶发挥作用,包括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和蛋白酶抑制剂 (PIs)三类。,(一)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 包括嘧啶衍生物如齐多夫定、扎西他宾、司他夫定等及嘌呤衍生物如去羟肌苷。其与相应的内源性核苷三磷酸盐竞争反

8、转录酶,插入病毒DNA,进而导致DNA链合成终止。 (二)非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 包括地拉韦定、奈韦拉平和依法韦恩茨。NNRTIs类可有效预防HIV从感染孕妇到胎儿的子宫转移发生率,也可治疗分娩后3天内的新生儿H感染。 (三)蛋白酶抑制剂(PIs) 包括利托那韦、奈非那韦、沙奎那韦、英地那韦和安普那韦。可有效对抗HIV,与NRTIs类或NNRTIs类联合用药可显著减少AIDS病人病毒量并减慢其临床发展。,二、常用其他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无环鸟苷) 1.阿昔洛韦是人工合成的嘌呤核苷类抗DNA病毒药。 2.有广谱高效抗病毒作用,对单纯疱疹病毒效果最好,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有效,对乙型肝炎病

9、毒也有一定作用,对牛痘病毒和RNA病毒无效,主要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如角膜炎,皮肤粘膜感染,生殖器疱疹和带状疱疹等,也可用于治疗乙型肝炎。 3.口服有胃肠道反应,局部外用有一过性疼痛、烧灼感、斑疹等,静脉滴注可引起静脉炎,滴注液外漏可引起溃疡。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孕妇及哺乳妇女慎用。,利巴韦林(病毒唑) 1.可抑制多种DNA和RNA病毒的复制,也可抑制病毒mRNA的合成。 2.为广谱抗病毒药,临床用于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具肾病综合征或肺炎表现者),对甲、乙型流感、疱疹、麻疹、腺病毒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及甲型肝炎等有一定防治作用 3.不良反应有头痛、乏力、失眠、恶心呕吐、腹泻、可逆性白细胞

10、减少及贫血等。有较强的致畸作用,孕妇禁用。,阿糖腺苷(Ara-A) 1.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主要抑制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病毒。静滴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和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对水痘患儿亦有效。局部外用治疗疱疹病毒角膜炎。 2.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局部刺激作用较明显。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骨髓抑制,以及肾功能改变等。动物实验具致癌及致突变作用,孕妇及乳母禁用。,金刚烷胺 1.金刚烷胺口服易吸收,唾液等分泌物中可达较高浓度。能特异性地抑制甲型流感病毒,临床用于甲型流感的防治,但对乙型流感病毒无效。 2.不良反应可有食欲不佳、嗜睡、眩晕、抑郁等,停药后可消失。量大可能致惊厥,有致畸作用,

11、有癫痫病史者应禁用。本药具有非特异性退热作用,应避免与退热药合用。本药还用于抗震颤麻痹。,碘苷(疱疹净) 1.能抑制DNA复制,抑制DNA病毒生长,但对RNA病毒无效。常应用于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角膜炎及其它疱疹性眼病,局部用药(如滴眼)效果好。 2.全身应用毒性大,仅限于短期局部应用。长期用药影响角膜正常代谢;局部用药可致眼部刺痛、眼睑水肿,偶有过敏、畏光、皮肤轻度烧灼感、皮疹等。,干扰素 1.干扰素是机体细胞在病毒感染受其他刺激后,体内产生的一类抗病毒的糖蛋白物质。在病毒感染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一定的作用。干扰素能激活宿主细胞的某些酶,降解病毒的mRNA,抑制蛋白的合成,翻译和装配。

12、2.干扰素有广谱抗病毒活性,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感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毒性心肌炎、流行性腮腺炎、乙型脑炎等)和慢性病毒性感染(如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3.全身用药可出现一过性发热、恶心、呕吐、倦怠、肢端麻木感,偶有骨髓抑制、肝功能障碍,停药后可恢复。,男性患者,因高热就诊入院。头痛、咽部充血红肿,乏力倦怠,无明显咳嗽,无腹痛腹泻。诊断为:病毒性流感。予利巴韦林氯化钠注射液500mg静滴,用药至第3天,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 问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的可能原因?如何如理?,案 例 分 析,对病毒性疾病的治疗至今 仍缺乏专属性强的药物!,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