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899665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7.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肿瘤的生长与扩散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课件:肿瘤的生长与扩散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课件:肿瘤的生长与扩散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课件:肿瘤的生长与扩散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课件:肿瘤的生长与扩散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肿瘤的生长与扩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肿瘤的生长与扩散(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肿瘤生长的生物学 1.细胞遗传学证实: 肿瘤性增生是一种单克隆性增生。 2.恶性肿瘤自然生长史: 单个细胞恶性转化单克隆性增 生局部浸润远处转移。,第三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一) 肿瘤生长的动力学: 1. 肿瘤细胞倍增时间(doubling time): 2. 生长分数(growth fraction): 肿瘤群体细胞中处于复制阶段(S+G2期)细 胞的比例。 3. 瘤细胞生成与丢失: 生长速度取决于瘤细胞生成丢失的程度 生长分数高:生成丢失,肿瘤生长速度主要取决于: 生长分数 瘤细胞生成与丢失之比 对化疗的意义: 抗肿瘤药物均针对增殖期细胞。持继生长期, 大多处于G0期, 这就是为什么

2、先手术、后化疗的原因, 使G0增殖期。,(二) 肿瘤血管形成 (tumor angiogenesis) 1.实验证明:肿瘤长到直径1-2mm(107个 细胞),无新生血管将不再增大。 2.实体肿瘤在宿主内诱导形成新生血 管的能力,是恶性肿瘤生长浸润转移 的前提之一。,3. 肿瘤诱导血管形成的机理 (1) 产生血管生成因子:FGF、ECGF、 TGF-、PDGF、TNF-等。 (2) 产生抑制血管生成因子: 血管抑素、 内皮抑素、脉管静止素等。 二者共同调控肿瘤生长,肿瘤血管形成在转移中作用: 正常组织增生组织发育异常组织微小浸润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团扩张进入血液循环存活靶器官内有限生长新生血管肿瘤

3、转移 休眠状态,(三) 肿瘤的演进及异质化 1.演进(progression): 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富有侵袭性的现象,包括生长加快,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 2.异质化(heterogeneity): 肿瘤细胞的不同亚克隆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癌药的敏感性等方面的差异。 原因:附加基因突变亚克隆获得不同特性.,二.肿瘤生长方式和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方式,1.膨胀性生长,2.外生性生长(exophytic growth),3.浸润性生长(infiltrating growth),1. 直接蔓延(direct spread): 2. 转移(metastasis): 肿瘤

4、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 管、血管或体腔, 被带到他处而继 续生长, 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 肿瘤的过程。,(二) 肿瘤的扩散(spread of tumor):,(1)淋巴道转移(lymphatic metastasis):,(2)血道转移(hematogeneous metastasis),转移瘤特点:多发、散在、界清、位于器官表面。,(3)种植性转移(transcoelomic metastasis),1.局部浸润: (1) 肿瘤细胞间粘附力: cadherin、Fn细胞间连接。 (2) 肿瘤细胞与基底膜的紧密附着: Ln受体, Fn受体 (3) 细胞外基质降解: Cathepsin-D, u-PA溶解Ln 、Fn。 (4) 肿瘤细胞的移出:阿米巴运动游出。,(三) 恶性肿瘤浸润与转移机制,2.转移机理: (1) 分子遗传学: 金属蛋白酶抑制物基因 nm23(non-metastasis) (2) 机体组织的局部因素: 血供、损伤、间质状态。 (3) 血道转移的器官倾向性: 肺癌肾上腺、脑 甲状腺癌骨,低转移,1.分级: 级:高分化 级:中分化 级:低分化 2.TNM分期系统: T:肿瘤原发灶大小(T1-T4) N:淋巴结受累(N0,N1-N3) M:血行转移(M0,M1/M2),三、肿瘤的分级与分期,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