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02 力与物体的平衡(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74159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02 力与物体的平衡(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02 力与物体的平衡(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02 力与物体的平衡(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02 力与物体的平衡(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02 力与物体的平衡(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02 力与物体的平衡(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02 力与物体的平衡(练)(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专题02 力与物体的平衡1【2017新课标卷】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BCD【答案】C【考点定位】物体的平衡【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正交分解法在解决平衡问题中的应用问题;关键是列出两种情况下水平方向的平衡方程,联立即可求解。2【2016浙江卷】如图所示为一种常见的身高体重测量仪。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v的超声波,超声波经反射后返

2、回,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质量为M0的测重台置于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作用在其上的压力成正比。当测重台没有站人时,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0,输出电压为U0,某同学站上测重台,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输出电压为U,则该同学身高和质量分别为: ( )Av(t0t),Bv(t0t),C v(t0t),D v(t0t),【答案】D【解析】当测重台没有站人时,2x=vt0;站人时,2(xh)=vt;解得h=v(t0t);无人站立时:U0=KM0g;有人时,U=k(M0g+mg),解得:;故选D。【考点定位】物体的平衡;传感器及速度的计算问题【名师点睛】此题以身高体重测

3、量仪为背景,考查了物体的平衡、传感器及速度的计算问题。解本题的关键是搞清测量的原理,然后联系物理知识列方程解答;此题难度不大3【2016全国新课标卷】(多选)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 )A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答案】BD【考点定位】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力的动态分析

4、【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力的动态分析。当有多个物体相互作用而平衡时,应注意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可以让题目变得更简洁明晰,此题的难点是对选项A的判断。4【2015上海14】如图,一质量为m的正方体物块置于风洞内的水平面上,其一面与风速垂直,当风速为时刚好能推动该物块。已知风对物块的推力F正比于,其中v为风速、S为物块迎风面积。当风速变为时,刚好能推动用同一材料做成的另一正方体物块,则该物块的质量为: ( )A4m B8m C32m D64m【答案】D【考点定位】 力的平衡;最大静摩擦力【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最大静摩擦力,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本题要特别注意:物块的体积

5、变了,质量也就变了,最大静摩擦力也变了。要抓住不变量“密度”,做这个题目就容易了。1顶端装有滑轮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 、两物体通过细绳如图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现用水平力作用于悬挂的物体上,使其缓慢拉动一小角度,发现物体仍然静止则此过程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水平力变大B. 物体所受斜面给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 物体所受斜面给的作用力不一定变大D. 细绳对物体的拉力不变【答案】A【解析】如图所示,对物块受力分析,则有: , ,当被拉动一个小角度后, 角增大,力增大,同时细绳对物体的拉力增大, 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根据初始状态的不同,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物体受到的

6、重力与绳子拉力的合力变大,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合力为零,所以A所受斜面的作用力与其所受重力与拉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所受斜面的作用力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是0.8kg,弹簧秤示数为5N,若轻轻取走盘中0.5kg砝码,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取10m/s2)()A. 弹簧秤示数变小B. A将向左运动C. 桌面对A的摩擦力变小D. A所受和外力变大【答案】C点睛:对A受力分析可得出A受到的静摩擦力,根据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可得出最大静摩擦力;再根据变化之后的受力情况可判断A的状态及读数的变化3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

7、面上的物体P,左侧是光滑圆弧面,一根轻绳跨过物体P顶点上的小滑轮,一端系有质量为m=3kg的小球,小球与圆心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600,绳的另一端水平连接物块3,三个物块重均为50 N,作用在物块2的水平力F=10 N,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取g=10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1和2之间的摩擦力是10 N B. 2和3之间的摩擦力是25 NC. 3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15 N D. 物块3受6个力作用【答案】D4如图所示,某钢制工件上开有一个楔形凹槽,凹槽的截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ABC,CAB=30, ABC=90,ACB=60。在凹槽中放有一个光滑的金属球,当金属球静止时,金属球对凹

8、槽的AB边的压力为F1,对BC边的压力为F2,则的值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金属球受到的重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如图所示:对AB面的压力等于分力F1,对BC面的压力等于分力F2,故B正确,ACD错误。5(多选)在挡板P作用下,木板A静止于竖直的墙壁和水平地面之间,墙壁和地面皆光滑,在木板A上放有一斜面B,如图所示。现将挡板P缓慢向左移动,在A的倾角由30变到60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A. A对B的支持力减小B. A对B的作用力保持不变C. .A对地面的压力变大D. A对P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答案】AB6(多选)如图所示,滑块A与小球B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且滑块A

9、套在水平直杆上现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拉B,使A、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A、B保持相对静止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2kg、1kg,F=10N,重力加速度为10m/s2则()A. 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30B. 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60C. 滑块A与水平直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D. 滑块A与水平直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答案】AD点睛:本题要注意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的正确使用,注意应用整体法时一定要分清内力与外力,正确的受力分析。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OB和OB两根轻绳悬挂,两轻绳与水平天花板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此时OB绳的拉力大小为F1。若烧断OB绳,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C时,O

10、B绳的拉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比值为多大?【答案】1:48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均为m的物块A和物块B并排在斜面上,斜面底端固定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P,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挡板上,另一端与物块A连接,A、B处于静止状态,若A、B粘连在一起,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T缓慢拉物块B,当拉力FT= 时,A的位移为L;若A、B不粘连,用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B上,当物块A的位移为L时,A、B恰好分离,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恒力F的大小;(2)请推导FT与物块A的位移l之间的函数关系并画出FTl图象,计算A缓慢移动L的过程中FT做功的大小;(

11、3)当A、B不粘连时,恒力,作用在物块B上,A、B刚分离时速度的大小.【答案】(1); (2)如图所示, (3)A缓慢移动位移L,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等于做功大小,即(3)设A通过的位移为L的过程中弹力做功的大小为W,分别对两个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得: 又,联立解得 1如图所示,质量为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质量为的半球体上,小物体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整个装置静止.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 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C. 半球体受到小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为D. 变大(始终为锐角)时,地面对半球体的支持力

12、增大【答案】CD、以整体为对象,由平衡条件得:地面对半球体的支持力不变,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 2如图所示,三个物块A、B、C叠放在斜面上,用方向与斜面平行的拉力F作用在B上,使三个物块一起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设物块C对A的摩擦力为,对B的摩擦力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斜面光滑, 与方向相同,且B. 如果斜面光滑, 与方向相反,且C. 如果斜面粗糙, 与方向相同,且D. 如果斜面粗糙, 与方向相反,且【答案】D【点睛】解决本题要掌握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在受力分析时要灵活选取研究对象,若选B而不选C为研究对象求则比较麻烦.3研究发现,低头玩手机时,就有可能让

13、颈椎承受多达60磅(约270 N)的重量,比一个7岁小孩还重经常低头玩手机会引起如背痛、体重增加、胃痛、偏头痛和呼吸道疾病等当人体直立时,颈椎所承受的压力等于头部的重量;低头玩手机时,颈椎受到的压力会随之变化现将人体头颈部简化为如图的模型:重心在P点的头部,在可绕O转动的颈椎OP(轻杆)的支持力和沿PQ方向肌肉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当低头时,颈椎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PQ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此时,颈椎受到的压力约为直立时颈椎受到压力的( )A. 4.2倍 B. 3.3倍 C. 2.8倍 D. 2.0倍【答案】B4如图所示,一竖直挡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半球体A将另一个半球体B顶起,不计一切

14、摩擦在向右缓慢推动半球体A的过程中,挡板所受压力的变化是()A. 不变 B. 减小C. 增大 D. 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解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可得挡板所受压力大小等于水平推力F,隔离A,根据受力分析,得到推力和B对A的作用力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于B对A的作用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减小,所以推力F逐渐减小,挡板所受压力也逐渐减小,B正确、ACD错误。5(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悬挂于O点,在外力F的作用下,小球A、B处于静止状态若要使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悬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30不变,则外力F的大小( )A. 可能为 B. 可能为C. 可能为 D. 可能为mg【答案】BCD6(多选)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质量为m的物体使其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如图甲所示,通过力传感器得到推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通过频闪照相处理后得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丙所示,若已知斜面的倾角30,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由此可得 ()A. 物体的质量为3 kgB.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C. 撤去推力F后,物体将做匀减速运动,最后可以静止在斜面上D. 撤去推力F后,物体下滑时的加速度为m/s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