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章打通训练二曹文轩经典人物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60294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章打通训练二曹文轩经典人物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章打通训练二曹文轩经典人物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章打通训练二曹文轩经典人物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章打通训练二曹文轩经典人物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章打通训练二曹文轩经典人物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章打通训练二曹文轩经典人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章打通训练二曹文轩经典人物(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打通训练二曹文轩经典人物一、实用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讲述独一无二的童年故事1954年1月9日,曹文轩出生于江苏盐城县秦南镇龙港村。龙港村是水乡,周遭沟河纵横,房前房后多是水。生活在水乡的曹文轩自小看到的尽是弯弯曲曲的小河,听到的尽是赶船人“吱吱呀呀”的摇橹声、渔人“噼噼啪啪”的赶鹰入水声和老式水车“泼剌泼剌”的转动声,嗅到的尽是水中植物交织混杂的味道,于是只要一提笔,都要写到水水的湿润、水的柔和、水的灵性。这让他的文字独具诗情画意的美感。龙港

2、村属乡野,民风淳朴,人心向善,曹文轩从小就沐浴在爱如暖阳般的氛围里。他的父亲,从不棍棒相向,只用最朴实的话语循循善诱。有一次,他跑到离家八里的邻村看电影,回来时已是深夜,饿得难受,可又懒得动弹。父亲就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他回忆说,父亲的那几句话奠定了他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他的祖母,耳聋眼花,但每次曹文轩外出,她都会拄着拐杖晃悠到村口大路边,逢人就问,直到曹文轩回来为止。他的母亲,总是默默地先尽孩子们享用食物,剩下的随便吃一点完事。乡邻们虽然贫困,却愿意尽力接济旁人。一次,他饿得心慌,趴在大门口一动不动,左邻右舍的大伯大娘就回家翻箱倒柜,或找出几粒花

3、生,或找出一块红薯,或找出一把苞谷,先让他垫垫肚子。这让他热泪盈眶:“正是这些家乡的人,让我觉得世界是善的,他们心灵里的真善美构成了我创作的基本基调。”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曹文轩是唯一坚持以个人童年生活经验为写作资源的作家,这正是他的作品呈现出独一无二的地域美感的根本原因。从起初的没有角的牛古老的围墙,到接下来的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房根鸟,直到细米青铜葵花,一个接一个美好而温暖的故事直指心底深处,令人掩卷深思,感慨颇多。与其他儿童文学作家不同,他的大部分作品,不但受到孩子们的追捧,也适合大人尤其是父母来阅读就像一位北京的家长说的那样:“曹老师的小说,字里行间多有培养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和生活

4、的细腻讲述,堪称为天下父母写就的育儿心经”出版于1997年的长篇小说草房子因曲折而智慧地讲述了五个孩子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和老师蒋一轮与白雀的纠缠关系,以及孩子们的痛苦成长历程大受好评,而其中的悲悯情怀,则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愈发淡漠的现实生活中,显得弥足珍贵和感人。它成为真正“既能让孩子接受人生启蒙教育,也能让大人体味生活中的温馨和诗意”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之后,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揭示了“财富不在远方,就在我们自己脚下”的道理一样,曹文轩用一系列弥漫着人生哲理和生活韵味的唯美成长小说红瓦房根鸟细米青铜葵花火印等,告诉天下父母:孩子的成长不在别处,就在每天的阅读和每刻

5、的经历之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导孩子寻找个人的生活目标,探寻个人的兴趣爱好,实现个人的价值,因为这与孩子未来的幸福息息相关。有人批评曹文轩写的这种沉重、忧郁的小说误导了家长并对孩子们的成长有不利影响。曹文轩多次在公开场合予以反驳:快乐并不是一个人的最佳品质,相反,一味的快乐会使一个人滑向轻浮和轻飘,失去应有的庄严与深刻。儿童文学是让儿童产生快感的文学,而不只是让儿童产生快乐的文学。不能把快感与快乐混为一谈,因为悲剧也能使人产生快感。时间是检验对错的最好工具。而时间已经证明了他的观点。(摘编自曹涵曹文轩:讲述独一无二的童年故事)相关链接“国际安徒生奖”设立于1956年,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

6、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是国际儿童文学领域的最高奖项,素有儿童文学界的“诺贝尔文学奖”美誉。2016年8月20日,曹文轩摘得此项桂冠,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给曹文轩的颁奖词写道:“曹文轩的作品读起来很美,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曹文轩一提起笔就会写到水,是因为他生活的龙港村是一个水乡,周遭多是弯弯曲曲的小河,房前屋后多是水。B曹文轩有一次饿得快死了,是左邻右舍的叔叔婶婶们拿出的几粒花生米、一块红薯、一把苞谷救活了他。C有家长赞

7、誉曹文轩的小说是“育儿心经”,这是因为他的小说“既能让孩子接受人生启蒙教育,也能让大人体味生活中的温馨和诗意”。D长篇小说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代表作,其中的故事讲述得曲折而智慧,其中的悲悯情怀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弥足珍贵和感动人心。答案D解析A项表述的原因错误。B项“饿得快死了”与原文“饿得心慌”有出入,另外说“几粒花生米、一块红薯、一把苞谷救活了他”言过其实。 C项表述的原因错误,之所以被称为“育儿心经”是因为他的小说“字里行间多有培养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和生活的细腻讲述”。2曹文轩小说独一无二的文学美感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_答案描写的是水乡的美景。水的湿润、水的柔和、水的灵性浸润

8、着他的作品,让他的文字独具诗情画意的美感。以个人童年生活经验为写作资源,讲述的是一群可亲可爱的人和美好而温暖的故事,家乡人心灵的真善美构成了作品的基本基调。3曹文轩的儿童文学观是什么?这种儿童文学观在他的作品中有哪些具体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答:_答案(1)儿童文学观:曹文轩认为儿童文学是让儿童产生快感的文学,而不只是让儿童产生快乐的文学。儿童文学也应该有庄严与深刻。(2)具体体现:他的小说多有培养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和生活的讲述,引导孩子寻找个人生活目标,探寻个人兴趣爱好,实现个人价值,弥漫着人生哲理和生活韵味;作品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二)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曹文轩:建造优美的“草房子”崔庆蕾一、油麻地与苦难童年1954年1月,曹文轩出生在江苏盐城一个贫瘠的小村庄,曹文轩的父亲并没有接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只读了三次“寒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只读过几次“寒学”的人却成了当地有名的“小说家”和“教育家”:他非常擅长讲故事,普普通通的故事经他的加工润色就成了精彩的故事;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成为了当地的名师、校长,油麻地小学成为了当地的模范。多年以后,留在曹文轩脑海中的深刻印象之一是家乡的饥饿和贫穷,为了填饱肚子,他曾经吃过糠和青草。读中学时,他还经常穿着带有破洞、露着棉絮的衣裤。然而苦难的时光并非全是苦涩,他有另外的收获,苦

10、难的生活锻炼了他的想象力,为他后来的写作奠定了基础。曹文轩的作文写得好与勤于阅读是分不开的。他经常去父亲所在学校的“图书馆”看书。“那些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是由我独自一人享用的。当其他孩子在玩耍时,我却一人津津有味地看着书。这样,我自然比其他孩子多知道了许多东西。”十岁时,他生了一场大病,脖子上长出硬硬的肿块,医生束手无策,就在大家几近绝望的时候,一位民间医师开了药方,曹文轩的病情日渐好转,最终竟痊愈了。二、象牙塔与残酷青春曹文轩能离开农村仍然得益于他的写作,有一天,正在田间劳动时,有人通知他去参加公社的业余创作组,他和几个知青被安排到大队部一间空房子里,尽管环境简陋,但是对比繁重的劳动

11、,已然轻松了许多,所以大家都很珍惜,努力地进行创作。1974年,北大去盐城招生时,负责招生的王德意老师一眼看中了曹文轩,曹文轩由此打开了一扇“天堂之门”,开启了此后五彩斑斓的人生之旅。9月,曹文轩来到北大图书馆系就读,不久,被转到了中文系。他先是参加了一周的体力劳动,在图书馆前的空地上挖防空洞。后来,到了偏僻的大兴基地做拓荒者开荒种地盖房子,偶尔也上几堂课。再后来,他被抽调到北京汽车制造厂参加创作小组,写起了小说。几年的大学生活就在这样的奔波和劳动中转瞬即逝,与他此前对大学生活的想象相去甚远。因此,大学毕业时,他极力想回到故乡盐城,并不想留校。然而,北大却爱惜他这个人才,执意留下他。就这样,他

12、从学生变成了一名教员,开始在三尺讲坛上谱写新的华章了。三、“草房子”与文学之路曹文轩的文学之路其实早在中学读书时就开始了,父亲的故事是他那时写作的重要素材来源,除了父亲这个启蒙源头之外,儿童文学作家李有干是他的另一个导师。李有干的辅导是面对面式的单独辅导,他给年轻的曹文轩以专业的引领。曹文轩曾深情地写到:“李有干先生将我引向了文学世界,他给予我的也许还要超越文学世界,他的性格、作风甚至生活上的习惯和爱好,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我的作品如果追溯根源,我会说鲁迅、沈从文、卡夫卡,但我的基本元素来自李有干。”有了这样的专业导师,曹文轩更加刻苦。盐城的冬天十分寒冷,他经常看书写作到深夜,冻得脚都麻木了

13、。进入北大工作之后,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读书写作。与众不同的是,在文学写作上他坚持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并举,一边用理性思维进行学术性研究,一边又用充沛的情感进行文学创作。真正使曹文轩开始崭露头角的是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该小说出版之后受到广泛好评。可以说这是他文学之路的一部奠基之作,从此出发,他的文学之路越来越宽阔,也越来越丰富。1997年,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草房子出版,该书甫一出版即引起巨大轰动,好评如潮,许多人认为这是儿童文学的一个新收获、新惊喜,是曹文轩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对此他却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草房子的所谓轰动并不是因为他写得有多么好,而是因为在当下中国很少有这样一种路数的东

14、西。”他的妹妹曹文芳则在肩上的童年里给出了关于他创作这本书的另一重秘密,“父亲因病去世,哥哥日夜思念着父亲,萦绕心头的总是往日的岁月和浸透父亲一生心血的乡村校舍,哥哥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写下珍藏心中已久的美丽、动人的故事,一气呵成的长篇小说草房子”。可以说,从一定意义上,草房子再现了作者和父亲的一段极为温馨的往日生活,是他对父亲的一次特殊的祭奠和怀念,蕴藏了他浓浓的情感。相关链接2016年4月4日,中国作家曹文轩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叙事能力,荣获“国际安徒生文学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曹文轩的作品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他的作品非常美丽,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 (

15、“国际安徒生文学奖”颁奖词)文字建造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再后来,我意识到我所造的屋子不仅仅是属于我的,而且是属于任何一个愿意亲近它的孩子的。我越来越明确自己的职责:我是在为孩子写作,在为孩子造屋。(曹文轩获奖感言)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童年时期,家乡油麻地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在曹文轩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在北大几年的学习生活与曹文轩所想象的相去甚远,他几乎是在奔波和劳动中度过的。C在北大任教期间,曹文轩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用充沛的情感进行文学创作。D草房子为曹文轩赢得了如潮好评,但他认为只是自己的文学创作“对了路数”。答案C解析曹文轩在文学写作上坚持学术性研究与文学创作并举,“学术研究”并非独立于文学写作之外。5曹文轩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