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59434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南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南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南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省南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省南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南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南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福建省南安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g) 寥廓(ku) 峥(zhng)嵘 猝(cu)然 B.忤(w)逆 山阿() 颓圮(q) 青荇(xng) C.长篙(ho) 漫溯(s) 斑斓(ln) 淬(cu)炼 D.彘(zh)肩 桀骜(o) 喋(di)血 浸渍(z)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辽阔沧茫 挥斥方遒 冷漠凄清 回环往复 B.怒发冲冠 人为刀俎 陨身不

2、恤 偏袒扼腕 C.凄婉迷茫 挥斥方遒 风华正茂 痛入骨髓 D.悲歌慷慨 不胜杯勺 长歌当哭 广有羽翼3、 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管理 治理 昨天 推测 汉语 应该 清楚 宽阔 减少 懒惰A、/ B、/C、/ D、/ /4、选出对下边句子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A、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宾语是“在眼前”。B、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延安机场”,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C、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D、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十几年来”,

3、谓语是“延安机场送行的情景常常出现在眼前”。5.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秦伯说,与郑人盟 失其所与,不知B秦王还柱而走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6.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而伤长者之意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约为婚姻C.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D.人不敢于忤视 为之奈何7.下列加点的词都有活用现象的一组是( )秦军氾南且贰于楚也既东封郑 越国以鄙远阙秦以利晋国危矣君亦无所害以乱易整A BC D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4、() 进兵北略地函封之箕踞以骂曰樊於期乃前曰其人居远未来使使以闻大王太子迟之发尽上指冠群臣怪之A/ B/C/ D/9对下列句中“之 ”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是寡人之过也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皆白衣冠以送之A BC D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今行而无信图穷而匕首见丹不忍以己之私以乱易整,不武因人之力而敝之不如因善遇之A. 不同,不同,不同B. 相同,不同,不同C. 不同,相同,相同D. 相同 ,相同,相同11、与“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秦王购之金千斤

5、。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D. 毋从俱死也。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是中国古代封建君王的嫡长子或预备继位的儿子。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 “世子”。B. 古代人的称谓有多种分类,比如“谦称”“敬称”“贱称”等等,“竖子”是对人的贱称,“仆”是古时男子谦称自己。C. 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慷慨羽声则指声调典雅而哀怨。D. “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例如文中的“乃朝服,设九宾”。2、 诗歌鉴赏(

6、1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6分)沁园春 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洋溢着诗人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 B.“看”字总领以下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C.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典型景

7、物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D.“恰”字统领以下七句,形象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14、“鱼翔浅底”中的“翔”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3分)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12分)寻梦者戴望舒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艳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8、,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艳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15. 诗的第一节在全篇中有什么作用?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6分)16. 有人说这首诗的内容具有“哀而不伤”的特点,为什么?(6分)三、文言文阅读(44分)(一)阅读烛之武退秦师片段完成17-19题(11分)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1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国以鄙远 越国:国名B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C唯君图之 图:考虑,谋划D失其所与, 与:亲附18全部属于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晋国

10、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依赖,秦不应与之共事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ABCD19、翻译(7分)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4分)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3分)(二)阅读荆轲刺秦王片段完成20-22题(14分)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

11、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

12、歌 和:唱和,同声相应。B. 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C.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诚:确实。D.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比:比较。2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疑其有改悔 吾其还也B. 皆白衣冠以送之 以其无礼于晋C.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D. 仆所以留者 所以游目骋怀 22、翻译(10分)(1)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2)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三)课外文段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326题。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