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53905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 学校 班级 _ _ 考号_ 姓名_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卷说明:1全卷共4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考生号。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

2、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对这句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 )A.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 B.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2.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次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

3、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B.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C.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D.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只有英国3.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A.关天培战死炮台 B.圆明园惨遭洗劫C.邓世昌殉国黄海 D.义和团火烧教堂4.土地是封建统治的根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目标,太平天国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是( )A.拜上帝教教义 B.劝世良言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5.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

4、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杰出人物”包括( )A魏源 B曾国藩 C洪秀全 D詹天佑6回望历史,海上的衰落无疑是中国人永远的痛,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北洋舰队曾经在哪场战争中全军覆没(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7.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8.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

5、,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说明( ) A.鸦片战争的结果B.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C. 清政府的腐朽D.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9.在中华帝国的衰落一书中,有这样的评论:被文明与中国迥异的欧洲国家打败已经够糟的了,但眼见昔日模仿中国的“倭寇”击败大清帝国,无疑重重地打击了这个国家的自尊。“打击了这个国家的自尊”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抗日战争10.列宁说:“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这次遭到了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的疯狂镇压。这样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

6、中国人难道不痛恨他们吗?”列宁评价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五四运动 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北伐战争A B C D1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毛泽东 A. B. C. D.1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抗日

7、统一战线14.“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工农武装割据 B.中共“一大”的召开C. 南昌起义 D.中共“七大”的召开15“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中,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 ) A.推翻清朝统治 B.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D.共同抗日,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16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8、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昝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刘伯承17.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腐败涣散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8.某纪念馆的二、三层分为“序厅”、“历史性的决策”、“起义前夜”、“伟大的第一枪”、“光辉的征程”五部分,门楣上悬挂着陈毅元帅的手写金匾,上面书写的内容应该是( )A. 五四运动纪念馆 B.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C. 北伐战争纪念馆 D. 百团

9、大战纪念馆19.毛泽东作了这样一首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井冈山会师20.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著名论断,出自于(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八七会议21.在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长征精神 五四精神 井冈山精神 A B C D22.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

10、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指的是( )A.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争取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争取23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 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转危为安 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A B C D24某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

11、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B. 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D.四渡赤水河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25诗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下列毛泽东的诗句,与红军长征途中发生在如图所示地点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A. 金沙水拍云崖暖 B. 大渡桥横铁索寒C. 更喜岷山千里雪 D. 三军过后尽开颜二、综合题(第26题7分,第27题8分,第28题10分,共25分)26.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

12、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从而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初步伐。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乃知其战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巧,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方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抡、水雷、电线、铁路,此其用也-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革命纲领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陈独秀(1) 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我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运动?(1分)(2)

13、材料二与“自强运动”相比,在“学习西方”方面有何新的认识?(2分)(3)哪一运动践行了材料二的思想?结果怎样?(4分)27.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 上述材料均与哪一次运动有关?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2分)(2) 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精神?据此,分析这场运动的性质?(4分)(3) 从材料三看上述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28.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2)中国共产党人延续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时间及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领导阶级方面,其“新”在哪里?(3分)(3)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