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第二讲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849121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9.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原理·第二讲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美学原理·第二讲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美学原理·第二讲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美学原理·第二讲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美学原理·第二讲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学原理·第二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原理·第二讲(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 学 原 理 南京大学国际传媒研究所所长 教授 博士导师 潘 知 常,一 朱光潜先生的学术历程 二 宗白华先生的学术历程,第二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之心,人才有之”。为什么说“人才有之”呢?因为在动物的身上我们看不到“爱美之心”,而这也恰恰说明了“爱美之心”在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性,于是,人类为什么要不辞辛苦地把爱美之心进化出来?也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考察的问题。当然,这无疑是一个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加以考察的问题,也是一个以“摆事实”为主的问题,我们需要的,主要是回过头来看历史事实,人类为什么非爱美不可呢?不爱美行不行呢?最终,通过“摆事实”,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爱美之心”

2、的进化是人之为人的一个根本标志,也是人类对于自身在进化过程中的冒险、创新、牺牲、奉献等行为的自我鼓励。也因为这个原因,“爱美之心”才只有“人才有之”。 在人类已经与动物不再一样了以后,为什么仍旧是“没有美万万不能”?为什么“爱美之心”仍旧非常重要呢?,在这里,我要引进一个新的概念:“动物性”。 在“动物”之外,还存在着“动物性”。人之为人,不但要赌自己在身体上远离“动物”,而且还要赌自己在心灵上远离“动物性”。“动物性”,这正是人类在精神上“爬行”的原因。 需要两次站立。肉体的站立精神的站立。 可是,“动物”是什么?这比较简单,可以说是一目了然,“动物性”就不同了。假如说“动物”是动物的“所然

3、”,那么,“动物性”就是动物的“所以然”了。 要弄清楚动物的“所以然”,也就是要弄清楚动物的“动物性”,需要的不再是“摆事实”,而是“讲道理”。 动物的“动物性”,就其自身而言,当然是不“讲道理”的,因为动物根本就没有理性思维,可是不“讲道理”却绝不意味着“没道理”。 这就涉及到动物生存的逻辑根源了。 所谓逻辑根源,就是动物之为动物、人之为人的基本假设。,既然逻辑根源涉及的是基本假设,那么,我们不妨就从基本假设开始。 在历史根源,基本上是事实判断,要回答的是:是,或者不是;但是在逻辑根源,却基本上是价值判断,要回答的是:应当,或者不应当。,就人类审美活动的逻辑根源而言,在“讲道理”背后蕴含着的

4、“应当”究竟是什么呢? 答案是:无限性。 无限性就是关于理想人生的基本假设。当人类远远脱离开动物以后,要赌的已经不是人类的起点,也就是与动物的不同这毕竟已经不成问题,而是人类的终点,这就是与神的相同。人类要赌自己是神,要赌自己一定会与神相同。 卢梭所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那么,什么是“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的“生而不自由”呢? 答案是:有限性。 动物自身所禀赋的有限性。动物性的“道理”与“应当”:占有。“适者生存”、“弱肉强食”。在人的身上也是如此,也仍旧没有脱离这些动物性。,动物性有好的方面,否则动物也不是动物了。但是,也有不好的方面,这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自我鼓励

5、主要是为群体的。人的创新,是为了种族,但也是为了自己。因为你只有在精神上创新了,你才是人,否则你就还不是人,这就与动物不同,动物的快感只是出于动物种群的进化的需要。而动物的动物性正是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没有创新的生命需要。 其次,动物有生理快感,只是感觉到了对于他们的生命活动有利,但是与对象处于同一个自然过程。而不是意义、价值。生理快感是精神快感的基础,但也仅此而已。“意识”,是区别它们的关键。生命需要不再直接通过生命活动表现出来,而是通过意识表现出来。意识不只是反映,而且是本体。没有意识到创新的生命需要。,而人却不同。对生命的“有利”开始由意识而不是由本能来决定了。意识的尺度更深刻更广泛。对

6、象身上体现生理的快感到体现精神的愉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也是一个关键。用石头是敲不出美妙的音乐的。 对象成为精神享受的对象。有“意识”的人到审美的人。是出于自己的需要在对象身上创造出来的。也是人类对于自己的精神进化的自我鼓励。没有意识到创新的生命需要必须通过对象才能够表现出来。,引进一个新的概念:需要。 需要决定行为,苏联的学者说:任何的生命机体的积极性,归根到底都是由他的需要引起的,并且指向于满足这些需要。 不同的行为取决于不同的需要,例如哥伦布与郑和的航海。,低级需要缺失性需要,马斯洛说:缺失性需要就是因为健康的缘故必须填充起来的空洞,而且必须是由其他人从外部填充的,而不是由主体填充的

7、空洞。 缺失性需要是人和动物共同的。占有食物,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占有性,为了维持类的生存。 低级需要的满足固然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一旦僵滞于此不再向高级需要升华,生命的本质就会被极度的扭曲,低级需要的满足也不再蕴含生命的意义。它意味着人的整个生命活动已经丧失了自由,已经成为一种自我异化(放弃高级需要)和自我折磨(停滞在低级需要)。于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尺度不再是自由的活动,而是物质(金钱、权力、地位、荣誉等等)。人不能靠自己来肯定自己的存在意义,却反过来要求助于物质(金钱、权力、地位、荣誉等等),这难道不是生命的死亡? 用占有物来逃避成为人,用占有有限来逃避企达无限。,经济学上称为“边际收益递

8、减”的定律很值得注意。财富越增长,赚的钱越多,人生却反而越容易懈怠、越容易毫无乐趣,可以这么说,如果把人生的目标仅仅定为赚钱的话,那么,总有一天就会失去人生的快乐。 从20世纪开始,全世界的大学者都在研究一个什么问题呢?人类的快乐是怎么丢失的!从佛洛依德开始,很多大学者都一再问一个问题,当物质极大的繁荣以后,快乐却怎么竟然没有得到呢?显然,“边际收益递减”的定律在社会生活里也在发挥着作用。,俄国大诗人涅克拉索夫有一部长诗,题作:“在俄罗斯,谁能快乐?”假如我们把这个问题换成:“在世界上,谁能快乐?”你会怎样回答? “总统”、“经理”?责任太大,压力太大; “王子”、“公主”, “富翁”、“富婆

9、”, 哈佛大学的学生”哈佛大学的学生们多半都说,他们“不快乐”! 当然,你不一定关心那些“天之骄子”是否快乐。但是,你却无法回避这个问题:你是否快乐?你也许还有兴趣知道:人为何常常不快乐?怎样才能快乐?,弗洛伊德“口唇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是用嘴来了解世界的。满足的也只是可见、可触的有限资源。,中国人特别喜欢说,“民主能当饭吃吗?”“自由能当饭吃吗?”“美能当饭吃吗?”中国人只知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是却从不思上帝,也难怪中国人喜欢说“造反有理”,那正是因为别的都已经没理。中国人还有一个让全世界都会目瞪口呆的口号,叫“民以食为天”。 伊甸园里里的那条蛇如果想要引诱中国人,那肯定是没有可能的。因

10、为中国人一看到蛇,就会马上把它捉来吃掉的,根本不会给它任何的引诱机会。类似的话,林语堂先生也曾经说过,他说,中国人甚至不能冷静地观察一条鱼,因为中国人会急着把它吃掉。“吃的就是心跳”,这就是中国人的普遍心态。烟枪、酒囊、饭袋、茶壶、药罐,在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观?其实,这就是中国人只关注有限资源的必然结果。,动物性是人类进化的大敌,也是人类“爬行”的原因。 猴子,牛。 我们来看来两个例子。 一个是关于猴子的。 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牛的。 首先,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我们看到,倘若以动物性为根本,那人的生命会表现得太生理了、也会表现得太动物了。眼界就是碗口那么大,眼光也就是筷子那么长。 德国哲学家乌

11、纳穆诺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其次,再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必然的结果是,如果一个社会的构成是以动物性为主,那么这个社会就一定是一个奉行丛林法则的动物社会。在这个社会里,麻木和冷酷比爱更容易“互相培养”,创造能力也远不如伤害能力更加实用,仇恨,因此而隆重出场,所有的人整天都是在时刻算计着吃人和时刻提防着不被别人吃掉。,全部的中国封建社会,从秦始皇开始,一直到清朝的最后末年,我们现在形象的说就是24姓也就是24个家庭争夺中国。这24姓的争夺都完全是动物性的。跟动物争猴王、争狮王、争虎王没有什么区别。这种争夺,其实也无非就是一场抢椅子的游戏。 莫瑞斯指出的:它使人们“都在一个看起来热闹非凡的小群体中

12、快乐地奔忙着,而这实际上是个相互联结、相互交叠的氏族群体。自裸猿的原始时期以来,他的变化真是少得可怜呵”。(莫瑞斯:裸猿第126页,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说到这里,我想各位已经可以猜测到了,为什么要从 “爱美之心,人才有之”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什么在人类通过身体站立的方式从“动物”脱离开来之后还最需要“爱美之心”、还仍旧是“没有美万万不能”?原因就在于:人类还要通过精神站立的方式再次从“动物性”脱离开来,“爱美之心”,就是人类在精神上站立起来的自我鼓励,也是人类在精神进化过程中的冒险、创新、牺牲、奉献等行为的自我鼓励。正因为这个原因,“爱美之心”才不仅仅是只有“人才有之”,而且

13、还要必须“人皆有之”。 不过,这毕竟还只是猜测,要真正地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奥秘讲清楚,我们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我们还需要把“无限性”的概念说清楚。 那么,从哪里开始呢? 当然要从人类的“向死而在”开始。,我们是寄居于时间大海洋边的寄居蟹,踽踽终日,不断寻找着更大、更合适的壳,直到有一天,我们无力再走了,把壳还给世界。一开始就没有壳,到最后也归于空无,这是生命的实景,我与我的肉身只是淡淡地擦身而过。来是偶然,走是必然。张爱玲曾将牡丹无香、玫瑰有刺和红楼梦残缺视作人间的三大遗憾。,达利的骷髅,1951,其实,遗憾何止三大?人生本身就是一大遗憾。不可能完美,而且,有死的事实还暴露了,人永

14、远不可能是全能的神。 由死亡,意识到了生命的有限性。 这是一个难点,但也是人类最为聪慧之处。 “向死而生”。培根“人的“复仇之心胜过死亡,爱恋之心蔑视死亡,荣誉之心希冀死亡,忧伤之心奔赴死亡,恐怖之心凝神于死亡”。,英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济慈每当我害怕”: 每当我害怕,生命也许等不及我的笔搜集完我蓬勃的思潮等不及高高一堆书,在文字里象丰富的谷仓,把熟谷子收好每当我在繁星的夜幕上看见传奇故事的巨大的云雾征象而且想,我或许活不到那一天以偶然的神笔描出它的幻相每当我感觉,呵,瞬息的美人我也许永远都不会再看到你不会再陶醉于无忧的爱情和它的魅力!于是,在这广大的世界的岸沿,我独自站定、沉思直到

15、爱情、声名,都没入虚无里。,相对而言,“死亡意识”只是人生的自觉,“有限性”则已经是人性的自觉。 具体来说,由“死亡意识”,人类首先意识到了生命的有限。 人类曾经以占有作为自己生存的目标,凡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吃得到的,都是渴望大包大揽的对象,因此,人类处处都在以嘴巴也就是能不能“吃”来自己与衡量世界的关系,比如说,中国人在得势的时候,就会说,“吃”得开,在不得势的时候,就会说,“吃”不开,而在受到挫折的说以后,还会说,“吃”苦了。可是,一旦“知死”,人类也就知道了,自己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真正占有这个世界的。并非我只要不断的得到,例如不断地得到猎物,不断地得到主宰的位置,我就永远不可战胜。死亡

16、,会像一个无情的清道夫,把每一个人残酷地清理出场,而且,还永远不能再次上场。,苏轼,“长恨此身非我有”,王国维,“可怜身是眼中人”。一个是“长恨”,一个是“可怜”,说尽了生活在一个有限的时空里的人类的不幸。 其次,由“死亡意识”,人类又意识到了生命的渺小。人并不是永恒不朽的神,也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人的有限意味着,他绝对不可能是神。他只是一个并非十全十美、也并非十恶十丑的动物。在人的身上,有美的东西,也有丑的东西,不是完美。也不是完丑。人是一个未成品,或者距离“完美”更近,或者距离“完丑”更近,但是绝对不会等于“完美”或者“完丑”。而且,在人的身上并不存在“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或者说,不存在“非美即丑”,而是“亦美亦丑”, 马克思说,人既不善,也不恶,就是具有人性;狄德罗说:“说人是一种力量和软弱、光明和盲目、渺小和伟大的复合体,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雨果也说:“天生的万物中,放出最大光明的是人心;不幸的是,制造最深黑暗的也是人心。” 尼采的名言“我的公式就是热爱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