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技能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839389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问技能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提问技能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提问技能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提问技能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提问技能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问技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问技能(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 问 技 能,课堂教学实施技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同“悦”)以解 学记 “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陶行知,一、什么是提问,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创设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积极定向的思考而提出疑问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比较下列提问,三 峡 描写了三峡哪些自然风光” “如果你是一名导游,正带着游客游览三峡,那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三峡的美景?,社 戏 鲁迅写了哪些人物? 我们在阅读时应跳进作品中去,与里边的人物作心灵的沟通,设想一下,如果你来到了平桥村,你愿意与哪位小伙伴交朋友呢?,问题情境,

2、指学生在问题教学所面临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它的基本组成: 新的、未知的事物; 对未知事物的需求; 学生解决该问题的潜在可能性。,二、提问的作用,激疑启思 集中注意 评价反馈 组织教学 构建教学框架,案例:孔 已己,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月色的? 作者是怎样描写祥林嫂的? 孔已己的故事说明了什么?,什么是食物? 什么是卷云? (字、词、句)怎样翻译? 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文章的段意、中心、写作特点是什么?,荷塘月色的一组问题: 1、作者为了排解“颇不宁静” 的心情,先到了哪里,后又到了哪里? 2、塘边小路有什么特征?月下荷塘有哪些美景?塘上月色又有什么特征? 3、写景部分主要用

3、了什么修辞手法?,学习下面三个句子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师问:这三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答: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 师问:比喻和拟人有什么作用? 生答:可把事物写生动、写形象。 师问:那么这几个句子的妙处在哪里呢? 生答:妙处是把平常的荷叶、荷花写得具体、生动、形象了。,案例:鲁提辖拳打镇关,1、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 2、鲁提辖怎么看待金氏父女被骗一事? 3、鲁提辖在什么地方拳打镇关西? 4、打镇关西的三拳有什么不同?,1、空泛笼统、缺少指向 2、呆板封

4、闭、缺少创意 3、肤浅琐碎、缺少价值 4、零乱无序、缺少层次,三、师范生设计问题时的通病,陋室铭 陋室环境如何?陋室主人交往情况怎样?陋室主人有哪些兴趣爱好? 透过文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比较下列提问,皇帝的新装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人物有什么性格特征? 如果这是一个电影剧本,你想扮演谁?你扮演时候心里会怎么想的?你认为某人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他为什么那么说、那么做?,死海不死 说明文能够使用使用约数吗?会不会影响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要准确,因而就不能使用约数。,食物从何处来 同学们,你知道什么叫食物吗? 今天早餐我吃了一个烧饼、两根油条,喝了一杯凉水,后来又吃了

5、一个鸡蛋和一个苹果。谁能告诉我,我吃的都是食物吗?,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一句”, “危”字是什么意思? 作者登上百尺的“危楼”,不害怕吗?,四、提问的要求,启发性 针对性 整体性 层次性 多样性,(一)一般要求,四、提问的要求,开放性 深刻性 趣味性 创新性 个性化,(二)新课改下的新要求,五、提问的类型,根据认知水平层级分类 根据解答距层级分类 根据教学进程分类 根据提问技巧分类,根据认知水平层级分类,认知性提问 理解性提问 评鉴性提问 应用性提问,重述或再现已学知识或已知事实一类的提问 要依据已知进行推理,求得未知的提问 以培养学生评价能力、欣赏能力为目标的提问 应用已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6、的提问,根据解答距层级分类,(解答距:回答问题时的一段思维“距离”。),微解答距 短解答距 长解答距 新解答距,所提的问题,学生只要参照学过的例题、例文,就可以回答。 所提问题并无现成的模式可以依,但属现成模式的变化与翻新。 所提问题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所提问题要求学生能采用特有的方式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燕 子,师: 现在请大家读第四小节,这小节有几句话,主要写了什么? 生: 这一节有三句话,主要写了燕子停在电线上。 师: 对,主要写了,这种样子课文中说像什么? 生: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呀! 师: 为什么说这很像曲谱呢?知道什么叫曲谱吗? 生: 就是歌曲的谱。 师:

7、你们知道歌曲有哪两种谱吗? 生: 师: 歌曲有两种谱。一种叫“简谱”,一种叫“五线谱”。 (出示表示两种谱的图片)那么课文中说的“曲谱”应 该是哪一种? 生: (齐)是五线谱。,燕子实录片断(一),师:对那么燕子停在电线上休息为什么会像五线谱?我 们先来理解“嫩蓝的天空”,什么叫“嫩蓝”,与 “深 蓝”、“蔚蓝”有什么区别? 生: 嫩蓝就是蓝得很淡。 师: 很好,就是淡蓝,因为远远望去,天空是淡蓝的, 这“几痕细线”又是指什么?为什么用“痕”而不用 “根”? 生: “几痕细线”指的是电线,“痕”就是很细,因为远 远望去看不清。 师: 这“细线”就像五线谱上的什么,停在细线上的燕 子又像五线谱上

8、的什么?聪明的孩子一定能回答。 生:这“细线”就像五线谱上的五条线,停在细线上的燕 子有像五线谱上的音符。 师: 音符。说得真好。燕子正准备演奏一首歌颂美好 春天的曲子呢!,燕子实录片断(二),师: 我们接着读第四节,看看这一节写的是什么,谁读 懂了谁读。 生: 这节写的是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师: 对,你读懂了。这一节写地很美,大家读读、划 划,你觉得哪一句写的美,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而且要说说为什么? 生: “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句话给我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这”指的就是燕子,燕子叫起 来很好听,它正要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 师: 是吗?“这”光指燕子吗?“曲谱”跟“唱

9、歌”是一码事 吗?再仔细读读。 生: 它说的不全面。“这”不光指燕子,也指燕子停歇的 电线。“曲谱”我想指的是“五线谱”,而不是指燕子 唱歌。,师:说的有道理。可不是指燕子唱歌,跟又有 什么关 系? 生: “正待演奏”就是说刚要演奏,指的是演奏哪个曲谱。 这曲谱我想应该是春天在哪里那首歌的曲谱。 生: 不,我觉得是“小燕子,穿花衣”那首歌的曲谱。 师: 大家想的都不错。 生: 我觉得“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这句 也写的很美。特别是那个“嫩蓝”,写出了远远望去 天空是淡蓝的那种色彩。 生: “嫩”就是颜色浅,如果用“蔚蓝”那就蓝的很深了。 生: 因刚下过雨,天空有透明的感觉 ,所以用“

10、嫩” 。 生: 春天的树是嫩绿,春天的天空是嫩蓝,说明春天很 有活力。 师: 大家说的“淡蓝”、“颜色浅”、“蓝得透明”、“春天 的天空很有活力”都对,但又不全是,里面更多的,是作者的情,可以任我们去想,这就是祖国语言的魅力。,关键的区别:提问设计不同,问域很小,解答距很短,缺少思维深度。因此 掩盖了学习过程中应有的矛盾和思维碰撞,扼杀了学生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重复课文内容的回答无济于事,必须展示自己的理解、感受过程,否则会造成诸多遗漏。,问域很宽,解答距较长,思维强度较大。因此 “学情”容易生动地呈现出来,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引发讨论的机会, 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落实

11、。,片断一:问题设计繁琐,片断二:大跨度的提问,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根据教学进程分类,引读性提问 探索式提问 发散式提问 总结式提问,根据提问技巧分类,激趣式 悬念式 求异式 比较式 连环式 阶梯式 探究式 想象式 拓展式 ,作 业 针对一篇高中语文课文中的某一教学内容,设计出各种认知水平的问题,并将其构成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的问题组;同时预设出

12、学生的反应和你对此的调控策略,作业要求 1、所选教学内容应是该篇课文的主要学习目标之一 2、应特别关注问题设计的深刻性、创新性、开放性以及问题情境的创设(切忌抄袭) 3、用表格分类呈现,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一)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提问,指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高质量的问题。,它是适切的、有深度、有层次充满智慧的提问,(二)有效提问的作用,学生方面点燃学生思维火花,掀起感情波澜,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方面简化教学头绪,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升教学容量和质量。,(三)提升提问有效性的策略,1、设立最佳提问点 2、组合问题框架 3、关注提问全程,案例:鲁提辖拳打镇关,教师甲 1、鲁提辖为什么

13、要拳打镇关西? 2、鲁提辖怎么看待金氏父女被骗一事? 3、鲁提辖在什么地方拳打镇关西? 4、打镇关西的三拳有什么不同?,教师乙 1、鲁提辖为什么要打镇关西? 2、鲁提辖怎样打镇关西?,1、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 “善变”) 2、他“善 变”的特征有哪些?(“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 3、他虽变来变去, 但有一点是没变的, 那是什么?( “看风使舵”) 4、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 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案例: 变色龙,讨论: 药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夏四奶)。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

14、坟前,防下了篮子。”,这段描写的含义与作用?,1、此段文字对夏四奶作了哪些描写? 2、这描写反映了什么问题? 3、她儿子为革命而死本应感到骄傲,但她为何感到羞愧? 4、连母亲都不理解儿子的行为,这说明了什么?,讨论: 药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夏四奶)。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坟前,防下了篮子。”,这段描写的含义与作用?,1、此段文字描写了夏四奶怎样的神情? 2、她为谁感到羞愧? 3、她儿子为革命而死,本应感到骄傲,但她为何感到羞愧?,问题情境,指学生在问题教学所面临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它的基本组成

15、: 新的、未知的事物; 对未知事物的需求; 学生解决该问题的潜在可能性。,设计主问题,(一)什么是主问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能在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欣赏、创新的重要问题。,案例:,祝福祥林嫂的死是他杀还是自杀? 孔已己为何说孔已己“大约的确死了”?,案例:孔 已己,(二)“主问题”设计的价值,1、问题精、少、实、活,简化教学头绪,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教师一讲到底或过度讲析的问题 3、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带动对课文的多维度、多层面地理解品读,改变课堂教学“碎问碎答”的流弊,(三)主问题设计的突破口,1、寻关键词句 2、品课文标题 3、洞

16、悉联系点 4、审文本个性,案例:孔 已己,1、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 “善变”) 2、他“善 变”的特征有哪些?(“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 3、他虽变来变去, 但有一点是没变的, 那是什么?( “看风使舵”) 4、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 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案例: 变色龙,问 赠 救,占 弃 救,求 拼 从,耍 揭 打,案例:鲁提辖拳打镇关,本节相关学习资源链接,1、史洁莹讲解技能 提问技能M,人民教育出版社 2、皮连生教学设计 M第七章,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颖中学微格教学教程 M第六章,科学出版社 4、余映潮说说“主问题”设计J,04.7.中学语文教学 5、叶宗安课堂提问找寻最佳切入点 J ,06.4.现代语文,案例: 孔已己,感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