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39147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 (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2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目的1积累语言,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2背诵本诗,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3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重难点1背诵本诗,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

2、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

3、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作者“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理解大意。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1,2,)段内的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一、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锦幛(zhng)荇藻(xng zo)蓬蒿(Png ho)憔悴(qio cu):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蝼蚁(lu y):“蝼蛄和蚂蚁,用来

4、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朗读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我用残损的手掌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这一角已变成灰烬,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那一角只是血和泥;只有那辽无、远的一角依然完整,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像恋人的柔发,婴孩子手中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贴在上面,寄与爱和

5、一切希望,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生的禾草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二、整体感知1划分层次,概括大意明确: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第二部分:诗人对祖国土地的深情赞美。2除了先写了自己的家乡以外,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明确:基本上是按照中国的土地由北向南的顺序来写的。3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发现了怎样情感的起伏?明确: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第二步,背诵课文,深度

6、解读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表达了怎样的含义?明确: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广大的土地” 象征祖国,“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2诗中“这一角,那一角”指什么?“那辽远的一角”是指哪里吗?明确:沦陷区。3“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中的“灰烬”、“血和泥”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灰烬”、“血和泥”是对沦陷区人民惨遭蹂躏,遭受深重苦难的写照。4“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这两句诗写得好在哪里?明确:运用视觉、嗅觉写家乡的繁花似锦,折断的柳枝发出的芬芳,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

7、情,这种热爱也正是作者对祖国的热爱。5“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运用了拟人手法。作者通过花儿的憔悴写出了人民所遭受的不幸,写出了日寇铁蹄下沦陷区的荒凉与衰败。6“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作者用比喻表明解放区的人民活得有人的尊严,也能让我们联想到敌战区的人如动物一样,生命没有尊严,任人践踏,地位低贱,被奴役,被驱使,表达出了作者内心极度的愤慨,对没有奴役与压迫的生活的向往。7请找出诗中表达冷暖色调的词语,看看它们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明确:冷色调的词语: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暖色调的词语: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

8、固、蓬勃、永恒效果:作者用冷色调的词语表达自己凄楚忧愤的情感,用暖色调的词语表达对解放区的热爱,二者形成明显对比,使自己感情倾向更加明显。第三步,背诵课文,个性解读1你对本文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见解?2学了本文你有怎样的收获?总结固趣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诗人坚贞不屈意志的写照。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描写沦陷区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对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深情赞美。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完美统一,抒情风格变幻多姿。布置作业:1课外阅读戴望舒的诗集。2预习祖国啊

9、,我亲爱的祖国。有关的趣味教学资料戴望舒简介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县( 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23年秋天,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语。1926年与施蛰存、杜衡等人创办璎珞旬刊,发表诗作凝泪出

10、门。1927年写的雨巷。1928年发表雨巷并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受到了叶圣陶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1932年他参加施蛰存主持的现代杂志编辑社。11月初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不过在留学期间,他并不喜欢去课堂听课,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翻译外文著作上。当时他翻译了苏联文学史话、比利时短篇小说集和意大利短篇小说集等,另外还研读了西班牙作家的许多小说集。1935年春天,由于他参加了法国和西班牙的一些反法西斯游行,被学校开除,于是便启程回

11、国。1936年6月,与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结婚。1936年10月,戴望舒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人创办了新诗月刊,这是中国近代诗坛上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新诗在1937年7月停刊,共出版10期,是新月派、现代派诗人共同交流的重要场所。抗日战争爆发后,戴望舒转至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并且创办了耕耘杂志。1938年春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1949年6月,参加在北平召开的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译工作。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亲笔书写的“

12、诗人戴望舒之墓”。戴望舒通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等欧洲语言,一直从事欧洲文学的翻译工作,他是首个将西班牙诗人洛尔卡的作品翻成中文的人。忧郁的种子播洒在童年戴望舒,原名戴朝采,字丞,小名海山。1905年10月5日生于浙江杭州一户平民百姓家庭。杭州是戴望舒生活和艺术的起点,他在这里度过了平淡而又略带苦涩的童年和青少年。戴望舒是家中的独子,但并不为父母所宠爱。母亲较严厉,常说:“孝顺,孝顺,最重要的是顺。”传统守旧的家庭对他有一种压抑感。家中不温不冷有点压抑的人伦关系多少给戴望舒的性格成长予以影响。寂寞中成长的孩子敏感、胆小、怯懦。寂寞中成长的戴望舒带着自己的忧郁、孤独、诚挚、敏感而又要强的心灵走上了

13、坎坷的生活和艺术之路。其中,忧郁紧紧伴随他的一生,成为他一切感情的基色。余光中先生在承认戴诗的长处之时,“就诗论诗”地剖析了戴望舒诗歌的局限性。其中之一即是:“低沉”,“消沉”,戴望舒的悲哀,往往止于消极,不能予人震撼之感。总之,他认为,戴诗“产量少,格局小,题材不广,变化不多,”且“迷于细节,耽于情调,未能逼近现实”,“在深度和知性上都嫌不足。”徐荣街也指出戴望舒“沉湎于个人狭小天地”的诟病,认为诗人仅局限于个人的情感世界,对社会政治,民族国家的冷漠态度。戴望舒并不是一个主要由才情和天分造成的诗人,他的成就和魅力在更大的程度上来自于他广博的人生感受和艺术胸怀。他一生主要的人生道路都是处于苦难

14、和悲哀之中,他不停地倾诉着自己的愁怨和寂寞。而爱情的苦痛是最刻骨铭心的。读他的诗,给人一种很美很美的感觉。这来源于诗人天生的气质,更多的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他一生中的三次爱恋。戴望舒对自由爱恋的执着追求、等待,更可以看见诗人对美好生活,情爱的渴求与希冀。可以说,没有苦恋,诗人的爱情诗将大打折扣;而没有这些爱情诗,我们将失去一位诗人。他的诗歌中有李商隐情诗的影子,更是西方象征派艺术的折射。戴望舒一生与三位女性有不解之缘,他的初恋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而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第二任夫人是杨静。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戴望舒是他的诗作以典型的个人话语书写内心情感历程,他咏叹情爱,但更多遭遇苦恋,未曾获得幸福。他的诗歌的大部分篇幅,忠实记录了他与施绛年、穆丽娟、杨静爱恋的心灵碰撞,交流与疏离。由于他生存的人文环境,童年的生活经历,生理、心理性格上的缺陷,使得他的个人情爱生活屡次受挫,从而导致他的爱情诗中呈现出浓厚的忧郁色彩。而忧郁中时时自卑又时时自强的病态心理,表现为爱情心理则是怯懦、卑微的。戴望舒将自身情爱的这种多重心态与诗情传达融合为一体,来表现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感受方向和深度。教后记认识不够深刻全面,没能做到内心外行,表率化人。对照党章和焦裕禄等先进模范典型,感觉自己对党性锻炼标准不高、要求不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