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美学原理__第七讲_美学散步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830665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__第七讲_美学散步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__第七讲_美学散步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__第七讲_美学散步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__第七讲_美学散步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__第七讲_美学散步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__第七讲_美学散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大学,美学原理__第七讲_美学散步(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讲 美学散步,一 朱光潜先生的学术历程 二 宗白华先生的学术历程,一、朱光潜先生 的学术历程,二、宗白华先生 的学术历程,“散步”释义,“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 宗白华 美学散步,学园派与逍遥学派,北京大学未名湖,一 朱光潜的学术历程,简历 ()少年求学于:桐城中学 ()青年时期就读于:武昌高等师范学院、香港大学 工作于 :上海吴淞中国公学、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上海立达学圆 ()出国留学于: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 大学 ()国内任教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儒道精神的结合,儒家、道家思想对朱先生的影

2、响,儒家对朱先生的影响,“我的美学观点,是在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再吸收西方的美学观念而形成的。” 朱光潜 朱先生反对悲观哲学、厌世主义,推崇孔子的执着精神和人格。,朱先生的入世观,“三此主义”: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此身担当 起,不推诿给旁人。 此时: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此时做,不推诿到未来。 此地: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去做。,朱先生勤勉学术的入世精神:,三姐妹,樱桃圆,父与子,母亲,例:六十岁学俄语,学习的俄语著作:联史,契诃夫,屠格涅夫,高尔基,朱先生勤勉学术的入世精神,“一息尚

3、存,此志不容稍懈。” 朱光潜,朱光潜、朱自清与 丰子恺的性格比较,朱自清:温恭和蔼、平正严肃;属于古典的多,浪漫的少;得孔颜的多,得老庄的少。 丰子恺:浑然本色、无忧无嗔、无世故气、无矜持气; 偏于老庄的多; 朱光潜:介于两者之间。,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从朱光潜先生接着讲,对世纪年代我国的美学讨论重新进行评价。 对朱先生早期美学著作的基本观点重新进行评价。,“接着讲”: 从中国当代美学和中国现代美学之间的继承关 系出发,接着朱先生讲。,蔡仪,蔡仪先生的美学观点: 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西,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世纪年代我国美学界的代表人物: 蔡仪 朱光潜,美学三派代表人物: 蔡仪、朱

4、光潜,的美学观点: 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不在于自然的属性,而在于事物的社会属性,即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美学三派代表人物:蔡仪、朱光潜,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纸上听?,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观点: 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对朱先生早期美学著作的基本 观点重新进行评价,解放前的主要美学著作有:,朱先生的美学观点,美不在心,即不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也不在物,即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它存在于心物的关系上美是物的形象,或者美是意象,对松树的不同看法:,实用: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以真为最高目的,审美:以美为最高目的,意象,意象是指客体的景和主体的情的融合 “采菊东篱下,悠然

5、见南山” 陶渊明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 杜甫 “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李白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辛弃疾,朱先生把物的形象称为意象。 “物本身的模式是自然形态的东西。物的形象是美这一属性的本体,是艺术形态的东西。”,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一西方美学经典著作的翻译 柏拉图 文艺对话集 莱辛 拉奥孔 爱克曼辑录的 歌德谈话录 黑格尔 美学 维柯新科学 克罗齐 美学原理 西方美学史资料编,朱先生的西方美学史研究成果,二西方美学史(上、下卷) 特色:精确、深刻、耐读 形成特色的原因: (1) 直接依据原始资料和原著; (2) 运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把美学家放在历史过程中去考察,理

6、清每种美学思想的来龙去脉和渊源联系; (3) 结合美学家的体系来研究他们的术语和术语史。,对朱先生的评价,“朱光潜作为一代学术巨 匠,对当代中国美学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他的精神、人品、学识,无时不在教喻和激励当代中国美学学人。” “诗学,是朱光潜理论体系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中国美术界,如果有谁拿出一部可以与朱光潜诗论比高低的著作来,我以为这便是中国美学走向世界的里程碑。”,二、宗白华先生的学术历程,宗白华,.和朱光潜先生的比较,出生地: 1897年, 安庆 1897年,桐城 处女作 :1920叔本华哲学大意 1924无言之美 留学: 德国 英国,法国 座右铭“拿叔本华的眼睛看世界 “以

7、出世的精神 拿歌德的精神做人” 做入世的事业”,V S,美学的双峰,宗白华,朱光潜,座右铭,德国著名哲学家 美学观受康德影响: 强调审美的非功利 美学思想的影响: 开辟了西方美学的新方向 王国维深受其影响,拿叔本华的眼睛看世界,1788-1860,叔本华,拿审美的眼光看世界,拿歌德的精神做人,座右铭,17991832歌德,歌德给宗先生的启示: 歌德人生之启示 带给近代新的生命情绪: 对生命价值的本身的肯定 流动不居的生命与圆融谐和的形 式的统一,把歌德当作人生启示的明灯。,主要著作,著作: 美学散步 艺境 歌德研究 译著: 判断力批判 主要论文: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

8、识。,诗集:流云 三叶集 与郭沫若、田汉合著通讯集 注: 编过两本中国美学 史资料选编(60年代) 可惜在文革期间散失了,诗集流云的序言:,当月下的睡莲还在轻睡的时候, 东方的晨星已渐渐的睡了。 我梦魂里的心灵, 披了件辞藻的衣裳,踏着音乐的脚步, 向我告辞去了。我低声说: 不嫌早么?人们还在睡着呢?! 他说:黑夜的影将去了, 人心里的黑夜也将去了! 我愿乘着晨光,呼吸清新的灵魂, 起来颂扬出生的太阳。,诗,啊 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 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 飘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 摇摇欲坠的 孤星,返回,自称“美乡的 醉梦者” 流连于自然美景 南京的风景,玄武湖,清凉山,青岛的海景: 欣赏节奏变

9、化的海,波涛汹涌的大海,风平浪静的海面,清晨晓雾的海 白天蓝空下的大海,一天中变化的海,夕照下的大海,月夜的海,北京 昆明湖,北海 静心斋,颐和园长廊,与艺术忘情相交,被戏称“佛头宗” 对中国艺术的欣赏:,错彩镂金-富丽的美 芙蓉出水-清新的美,美,欣赏错采镂金的美:,楚国的图案:,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漆奁上的迎宾图,以黑漆为底色,兼采红、黄、褐、绿诸色,运用线勾平涂 等手法,使众多的人、物组成一幅色彩富丽、和谐别致、生动活泼的富有立体感和动感的组合性画面。堪称楚漆画中的奇葩,粉彩过枝茶梅纹盘,清乾隆古月轩瓶 人物故事,窑斗彩团花球瓶,红地珐琅彩 花卉纹碗,明清的陶瓷,京剧的服装,黄 团 龙 蟒

10、红 龙 箭衣,女 花 褶 女 靠,出水芙蓉的美:,兰亭集序,王羲之的书法,定窑三系壶 定窑孩儿枕 定窑白釉碗,出钱莲瓣瓶 刻花梅瓶,刻莲花纹碟,宋代的白瓷,这是宗先生的美学精华与核心,王德胜在宗白华评传: “在现代中国美学家中,宗白华是第一个将中西审美空间意识作为比较对象加以探讨的.” 被誉为“ 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 天人 合 一的美学思想,划分了中西艺术在审美空间上的差别,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中西绘画的区别:,透视法 以大观小 概念:把眼前立体形 宋 沈括梦溪笔谈 的远近景物看做

11、平面形 李成在画中“仰画飞檐”, 以移上画面, 要求画家 沈括笑他是“掀屋角”。 目光从固定角度集中于 是一种从远向近,从高 一个焦点来观察事物。 向下看的方法。 基础:科学 数学 天人合一 特点:注重写实 气韵生动 真实的眼睛 心灵的眼睛 例子:,西方传统绘画: 中国传统绘画:,透视法:,米德哈斯尼斯的小道),霍贝玛 树间小道,小道在画面中间 延伸,观众的视线随 之伸展到天地的尽头 小道两旁是高而细 的树,直耸入云霄 对称而又变化,让 观众的视线顺着树 木的推移,消失在 想象辽阔的天空中。,以大观小:,从远向近,从高向 下看的方法的不象西 方绘画那样近阔而远 狭,下宽而上窄, 反而 是上宽而

12、下窄, 画家 的眼 睛笼罩全景,把全 部景界组 成一副气韵 生动,有节奏的,和谐的 艺术画面。,元 王蒙 夏山高隐图,!,比 较 体 会,结论 中西绘画的差别,?,空间意识 -宇宙观念,透视法 以大观小,固定角度 目击无穷 追求无限 心往不返,鸟瞰全景 目光流动 回旋往复 周而复始,物我关系-主客关系,紧张分裂 对立相视 主客交融 天人合一,“中国人于有限中见出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他的意趣不是一往不复的,而是回旋往复的。” -宗白华,如何理解回旋往复?,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如易经常用: 往复,来回,周而复始 ,无往不复 中国古诗常用: 盘桓,周旋,徘徊,流连等词语。 以陶诗饮酒为例子。 中国宋

13、元山水画,中国人的宇宙观:,宗先生对陶渊明 饮酒诗的理解,。,结庐在人镜,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陶渊明的饮酒诗,采菊东南下 悠然见南山,由近及远,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表明陶渊明从庭院悠悠窥见宇宙回旋往复的节奏而达到忘言的境界,由远及近,西方人的宇宙观:,“人是小宇宙,模仿大宇宙。” 重在把握宇宙的现实模仿自然 重视宇宙形象的形式美数的和谐 “向着无尽的宇宙作无止境的奋勉。”,特点: 整齐 匀称 静穆 庄严,希腊雅典帕台农神庙遗址,建筑,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雅典娜神像 菲狄亚斯作,持矛者 彼利克列特作,人体雕像,大卫(作者:米开朗基罗),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俗称米洛斯的维纳斯,特点 : 典雅 写实 比例 和谐,岁月留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