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玲玲的画》说课稿幻灯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818305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丹丹《玲玲的画》说课稿幻灯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李丹丹《玲玲的画》说课稿幻灯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李丹丹《玲玲的画》说课稿幻灯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李丹丹《玲玲的画》说课稿幻灯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李丹丹《玲玲的画》说课稿幻灯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丹丹《玲玲的画》说课稿幻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丹丹《玲玲的画》说课稿幻灯(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钟祥市新堤小学 李丹丹,25 玲玲的画,一、说教材 玲玲的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没有时间再画了,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温馨。文章告诉我们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会变成好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读懂课文,理解玲玲爸爸的话。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联系生活和课文内容理解爸爸

2、简短的话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二、说教法和学法,1、说教法:教学中牢牢抓住三幅图以及三幅图导致的玲玲情感变化这两条主线,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利用比较法、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等教学方法,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说学法: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看说读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说教学过程与设计理念,(一)激趣导入,巩固字词。 (二)整体感知,了解文意。 (三)图文结合,品读感悟。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一)激趣导入,巩固字词。,

3、糟了 满意 端详 一幅画 参加 收拾 弄脏 小花狗 楼梯 脑筋 一等奖 懒洋洋,(二)整体感知,了解文意。,糟了 满意 端详 一幅画 参加 收拾 弄脏 小花狗 楼梯 脑筋 一等奖 懒洋洋,玲玲画了 ,一不小心把画 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 ,在画上的 上画了一只 。在评奖会上,这幅画得了 。,(三)图文结合,品读感悟。,“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

4、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爸爸话中的坏事指的是 , 好事又指的是 , 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秘诀是 。,“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1、教师小结。 2、布置学生回家叫爸爸、妈妈讲一个类似的故事,或自己通过阅读书刊再找一个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然后抽时间讲给班上的同学听。,(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四、说板书设计,25 玲玲的画 坏事好事 动脑筋,五、说反思,一、以读为本,读中品悟。 二、联系实际,突破难点。,一、以读为本,读中品悟。,一开始,检查生字认读,自由读文,降低坡度讲述课文主要内容。

5、在教学过程中,我紧跟“读(走进文本)-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带着感受读(表现文本)”这一最基本的语文教学理念,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孩子们的表现特点,我设计了表演读(如读玲玲和爸爸的对话时)、体会读(如读玲玲“哇”地哭了起来的句子时)、加提示语读(如读玲玲哭着说话的句子时)、抓重点词理解读(如理解“端详”一词时)、背诵爸爸意味深长的话等等,多形式的读使学生读得自然,读得开心,读得意味无穷,读得“爱不释口”。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学生边读边感悟语言,同时对人物心情变化的理解水到渠成。,二、联系实际,突破难点。,爸爸的话是全文的哲理所在,所以在这句话的“出场”时,我安排地也是比较“隆重”。“ 玲玲在爸爸的启发下是怎样做的?在学生充分发言、朗读的基础上引出爸爸说的话,在读、背爸爸的话的基础上,抛出问题“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好的事情,但是通过动脑筋,却变成了好事,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把坏事变成好事的经历吗?以后,我们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呢?在学生联系实际谈感受的过程中,其实不正是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达到了最高境界吗?,在课堂教学的艺术园地: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