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学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812671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性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女性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女性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女性文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女性文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女性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性文学(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女性文学研究,推荐阅读: 西蒙娜德波伏娃 第二性 张京媛主编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张岩冰 女权主义文论 孟悦、戴锦华 浮出历史地表 刘思谦 娜拉言说,关于“女性文学”、“女性主义” 、”女性问需研究“。 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话初稿自序:“夫女性而成为问题,女性之不幸也” “女性主义”(feminism) 199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张京媛主编的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兴起 (一)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是政治运动深入到文化领域的结果 (1)20世纪初,女权主义运动出现第一次高潮(第一次浪潮)。 (2)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出现第二次高潮(第二次浪潮)。 (二)世界性

2、的妇女文学的蓬勃发展,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也是文学理论自身发展的结果,二、对女性主义的描述 女权主义运动必须以性别路线为出发点。 性别路线中无法回避的男女对立主要是一种文化上的对立。 今日的世界本质上还是父权制的。,什么是父权制? 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诗人阿德里安娜.里奇在生来是女人中这样解释:父权就是父亲的权力,父权制指一种家庭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和政治的体系,在此体系中,男人通过强力和直接的压迫,或通过仪式、传统、法律、语言、习俗、礼仪、教育和劳动分工来决定妇女应起什么作用,同时把妇女处处置于男性的统辖之下或幽居深闺,或驾驶载重汽车,或在北非的农社里服侍

3、丈夫喝早餐的咖啡,或行进在美国大学生的队列中,我们处处都处于父权制的控制之下,不管我们的身份、处境、经济地位或性偏爱如何,我们都生活在父权之下,只有在我为赢得男性的许可而付出代价时,我才能在父权制的许可下享有特权,发挥影响。,德国神学家EM温得尔认为,父权制的实质是人对人的统治、占有,是人与人之间人格上的不平等,是人的物化、异化、奴化,是一种“通向存在的深渊”。,父权制的性别体系自古以来就为两性规定了性别角色, 波伏娃:“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社会变成的。” 父权制的性别体系以一种文化预设规定了男女的气质和特性,而这种规定在总体上是有利于男性的个人发展,而不利于女性的个人发展。父权制随着历史的

4、发展也一直在发生变化,具体地说它变得越来越隐秘。,女性主义者意识到她们的首要任务是唤醒妇女。 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 反省自我,寻找自我,认识自我,最终成为自我。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女性主义者最流行的自我探寻的方式叫“提高意识”(cnsciousnessraising),简称CR。,三、性政治与抗拒性阅读 1、什么是“性政治”? “性政治”(Sexual politics)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奥地利共产党员威海姆瑞奇提出的,他在性革命一书中把两性关系提到了政治的高度加以讨论,主张社会主义革命与女权运动相结合。 凯特米利特在她的女性主义批评的经典著作性政治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她认为

5、,所谓“性政治”,就是从政治的角度看待两性关系,一般来说,政治泛指为维护一种制度而设计的一套策略,“性政治”就是维护父权制的基本策略。 “性别支配是当今文化中无处不有的意识形态,它提供了最基本的权力概念。”,性别角色的划分本身就是一种性政治的策略。波伏娃对此有深刻的论述: 社会地位和事业上的成功是代表男人的雄赳赳一统天下的气质。女人则要表现大家认为她应该具有的女性气质,处处柔顺,被男人追求占有,一旦被占有,就必须放弃对独立自主的追求。 (第二性) 男人就不存在公共和私人生活的割裂问题;在行动和工作上她对世界把握得越紧,他就越有男子汉气而女人自主的胜利却与她女人气质相抵触。(女性的秘密),2、“

6、性政治”这一概念存在很大的问题。 女性主义者提出“性政治”这一概念是借用、移植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的方法,这一借用、移植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方面,性别和阶级是两个相互联系却不能相互替代的概念范畴。另一方面,女性主义所反抗、批判的是父权制中男性压迫女性的二元对立的两性格局,而一旦以性别取代阶级,必然造成男女两性的敌对,这就再次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怪圈,背离了自己的初衷。,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读者在阅读男性本文时应该持一种对抗态度,从自我防卫的心理出发,把男性本文作为批判的对象,提防他的父权意识,以免跌进美感和诗意的陷阱。 另外,女性主义批评家主张与男性批评家对垒而立。女性主义批评家尝试从女性立

7、场出发,力图按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释作品,把自己的生活与作品中所写的生活联系起来 . 在此,女性主义批评家所主张的实际上是一种与男性批评家审美标准不同的抗拒性阅读,3、在抗拒性阅读中解构、批判性政治。 女性主义者剖析性政治的首要课题是解构、批判“阳物崇拜”。女性主义者反对把性别气质与生理上的性别等同。她们最反感的是弗洛伊德的“阴茎羡慕”(penis envy)说 . 凯特米利特在性政治中分析了美国小说家亨利米勒对女人的蔑视与他对女性生殖器官丑化联系在一起。查泰来夫人的情人也是如此。,关于查泰来夫人的情人 米利特的性政治指出,劳伦斯 “变相地把男性的优越表现为一种通行国际的、尽可能制度化的神秘宗教

8、”。 可以看出,女性主义者并不关心父权制内部的道德论争。在她们看来,不管是赞美爱情,还是展览色情,只要是有意美化妇女被支配的处境,鼓励她们顺从男人,诱使她们欣赏自己的屈服(这些都是性政治的内容),就是必须要批判的。所以,对米利特来说,劳伦斯的问题不在于他笔下的性描写色情到什么地步,而在于他在多大程度上夸大了阳物的威力,在多大程度上神化了一个区区器官。,米利特进一步指出,在劳伦斯的性爱赞歌中,女性始终是配角,处于被动地位。 波伏娃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劳伦斯心醉神迷的完美结合,就是要让女性放弃自主的存在。 波伏娃把这本小说称为“妇女指南”(男性写的“妇女指南”)。而米利特则称劳伦斯为“最有才能、最狂

9、热、同时也最精明的性政治家”。,与劳伦斯持相同、相似观点的男作家还有很多. 倡导自然主义的卢梭主张:“女人是臣服于男人而生的,她需要忍受他的不义。”他所宣扬的“自然”完全以男性价值为依据。 倡导自然主义的卢梭主张:“女人是臣服于男人而生的,她需要忍受他的不义。”他所宣扬的“自然”完全以男性价值为依据。 以写虐待狂小说著称的法国作家萨德干脆把野蛮和血腥奉为男子汉气质。 存在主义大师萨特与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波伏娃相依相伴,走过没有婚姻的一生,成为一段佳话和美谈。然而,实际情况是波伏娃要忍受萨特的大男子主义,萨特不断更换身边的女性,其中还有不少是波伏娃介绍给他的。,中国现代风流诗人杨骚对女作家白薇说

10、“信我,我是最爱你的,但我要经验过一百个女人之后,然后疲惫伤残,憔悴得像一株从病室里搬出来的杨柳,永远倒在你怀中”。 现代文学史上萧军和萧红的关系也是如此,萧军虽身为抗日进步作家,但思想上仍保留着浓厚的大男子主义和男性中心观念。萧红在她的诗歌苦杯里描述了萧军的粗暴: 带着颜色的情诗/一只一只是写给她的/像三年前她写给我的一样/也许人人都是一样/也许情诗再过三年他又写给另外一个姑娘。 往日的爱人为我遮蔽暴风雨/如今他变成暴风雨了。 我幼时有一个暴虐的父亲/他和我的父亲一样了。,以上这些男作家的观念是女性主义者极为反感并大力批判的。但在对性政治剖析、批判的过程中,不少女性主义者表现出针锋相对、反其

11、道而行之的思维方式。斯皮瓦克则针对弗洛伊德的“阴茎羡慕”提出“子宫嫉妒”。这些都表现了强烈的性别对抗意识和情绪化批评色彩。,4、政治对男性也造成一种压抑。 西方女性主义者都意识到了性政治给女性带来的伤害,却很少意识到它对男人也是一种压抑。就拿“阳物崇拜”来说,实际上“阳物崇拜”意识并不能真正张扬男性的阳刚之气。因为社会越是用性的能力来衡量一个男人是否够格,他在性能力上的自我期待就越容易给他带来压力。从某种程度上说,阳物崇拜意识对男性的压抑比女性更严重(走向极端的都免不了自我消解)。,从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看性政治对男性的压抑。 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在评论界一度引起很大的争论。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

12、被专政的知识分子获得新生的故事,主人公章永璘成为男子汉的过程是从阳痿到亢奋的转变中完成的。,四、菲勒斯批评 菲勒斯(phallus)本指男性生殖器的图像,在生殖崇拜的古代文化中,它被视为生殖力的象征。通常把它翻译阳物崇拜。 在精神分析的话语中,它是男性权力的象征,它决定一切权力和意义,用拉康的话说,“它是超验的能指”。 菲勒斯中心主义(phallocentrism)强调父权制的正面价值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并通过绝对地肯定男性的价值,维持其社会特权。 菲勒斯批评(phallic criticism)女性主义批评把以男性价值为中心的批评称为菲勒斯批评。,菲勒斯批评充满着偏见对妇女的歧视。主要表现在以

13、下几个方面: (一)对女作家的言论往往流露出生物学态度。 金伯利斯诺 :美国文学中的妇女形象 玛丽艾尔曼 :思索妇女 (二)提倡男性风格,贬低女性风格。 菲勒斯批评以风格上的男人气和女人气作为判别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竭力突出男性独领风骚的特权。 写作、阅读、解释向来都被看作是男人独享的活动,而女人一直都被排除在这个权威领域之外。 (1)公开反对和排斥妇女文学。 (2)对妇女文学在容纳之中加以限制和驯化。 “二度模拟” 胡适 :三百年中的女作家,五、文学中的女性:被书写的他者 女性主义批评实际上是一种“性别分析”的文学批评。 “性别分析”就是以性别视角为切入点对文学本文进行分析。离开了性

14、别视角,女性主义批评几乎就成了空谈。同时,性别视角又为阐释者创造性地获得本文崭新的意义提供了一种机遇。从性别视角切入文学本文,女性主义批评家首先关注的是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批评家首先把“女性形象”确定为男性中心文化主要是男性作者的产物。 吉伯特和古芭曾语义双关地说:“男人的一支笔创造了女人,也禁闭了女人。(“As a creaton penned by man,morever,woman has been penned up or penned in.”)”,女性主义批评家指出,文学中的虚假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两大类,而这两种女性形象正体现了男性相关的期望。 (一)恶魔型女性形象与“厌

15、女症”。 妒妇、女巫 (二)天使型的女性形象与理想化。 1、从圣母到家庭天使。 2、鼓吹女性取悦男人。 3、“杀”了女人。同时,也导致女人 “自杀” ,每一个女人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恶魔型女性形象和天使型女性形象都是男性作家(特包括很多女性作家)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来的虚假的女性形象。莱斯利.菲德勒就非常明确地看到:“事实上并不存在好坏两种女人,甚至也没有什么最初似乎坏,最终确证明是纯洁无瑕的女人。存在的只是两种期望和夹在中间的不完美的女人:实际上只有不完善的女人,但艺术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却坚持要把她们当作女神或淫妇,并徒然地寻求,企图对她们的角色作出满意的界定。” 莱斯利.菲德勒说出了事

16、实的真相每一个女人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这也是女性解放的目的。,女性怎样走向解放? 托丽.莫依在性/文本政治中根据朱莉亚克利斯特娃的看法把女权主义的斗争分为三个阶段(也可以说是三种并存和交错的三个阶段): 1.妇女要求平等地进入象征秩序。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 2.妇女强调差异,摒弃男性的象征秩序。激进的女权主义。颂扬女性特征。 3.妇女反对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形而上学的二分法。 这是一个有待实现的过程。人,无论那男人还是女人,都有改变自我和超越自我的愿望。就像马斯洛所说的“既是他正是的那种人,又是他向往成为斯那种人。”,六、黑人与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本身就是从边缘上涌起,它不只背离男性的中心,它还有不固守一个中心和不自封为绝对中心的趋势,因此它容纳了和分化出了各种各样的女性主义。黑人和女同性恋的女性主义批评就是对学院派的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