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哈尔滨中考道里区一模阅读及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810056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哈尔滨中考道里区一模阅读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年哈尔滨中考道里区一模阅读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年哈尔滨中考道里区一模阅读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哈尔滨中考道里区一模阅读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哈尔滨中考道里区一模阅读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中华巴洛克,回答1114题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特点是外形自由、色彩强烈、追求动态、喜好福利的装饰和雕刻,常常采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不圆的珍珠,转意为非常规的美,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来称呼那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建筑师们以自由奔放的格调来表达世俗情趣,一反僵化的古典形式,于是形成巴洛克建筑风格。这一风格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领域都发生影响,一度风靡欧洲。在哈尔滨的建筑中,典型代表是教育书店、秋林公司。哈尔滨市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坐落在道外区,它南起南勋街,北至靖宇街的南二

2、、三道街,在长350余米的南二道街两侧有39栋建筑,多是一层为商服,二层为住宅的砖木结构楼房。道外传统商业风貌保护区是哈尔滨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巴洛克”是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象征。哈尔滨殖民时期的道外区是中国居民集居地,在民族工商业的繁荣与外来文化的渗透中,生活在这里的中国劳动人民,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巴洛克”建筑流派的风格融汇在民族传统之中,创造了非常有价值的“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11.简洁概括“巴洛克”建筑风格有什么特点。(3分)12指出下列语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2分)(1)在哈尔滨的建筑中,典型代表是教育书店、秋林公司。 ( )

3、(2)在长350余米的南二道街两侧有39栋建筑。 ( )13. 第段中加点词语“离经叛道”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14. 结合文本,说说保护“中华巴洛克”建筑群有哪些重要意义。(3分)参考答案:11.外形自由、色彩强烈、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常常采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以自由奔放的格调手来表达世俗情趣。 (答出三点即可)12. (1)举例子(2)列数字 13.巴洛克建筑风格背离了僵化的、传统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以自由奔放的格调来表达世俗情趣。14.示例:提升城市建筑品味,增添城市文化气息、文化魅力,巩固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地位;拓展城市旅游空间;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等。( 合情合

4、理即可)阅读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回答1519题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李良旭色渐浓。肖老师还在办公室里批改着语文试卷。肖老师边批改,脸上边露出满意的笑容。她为学生聪明、认真而感到高兴。当她批改到王小朋的试卷时,脸色顿时由晴转阴,只见她在试卷上用力打了个叉,由于用力过大,试卷都被戳穿了,殷红的墨水渗透了试卷的背面。只听见肖老师嘀咕道:“这王小朋也太笨了,这道题我都讲了三四遍了,他怎么还做错?” 肖老师情不自禁在试卷的下方写上了一行字:小朋啊,这样一道简单的题你还准备做多少次才能做对?试卷发下去了,同学们拿着试卷聚精会神看了起来,许多同学还互相对比着试卷。肖老师下意识往王小朋这边看去

5、,只见王小朋的眼睛紧紧停留在试卷上一动不动,同座位的同学想看下他的试卷,他立刻将试卷合了起来,脸色通红。下课了,同学们三三两两走出教室,王小朋一个人默默地走到窗前,他目不转睛地眺望着窗外。不知什么时候,肖老师走到他的身边。肖老师笑道:“在看什么呢?”王小朋看见是老师,用手指着窗外说道:“我在看那树枝上的一只蝴蝶。”肖老师顺着王小朋手指的方向一看,果然有一只蝴蝶在翩翩起舞。肖老师含嗔道:“这么大了,一只蝴蝶好像也没看过?”王小朋说道:“看到这只蝴蝶,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肖老师疑惑地问道。王小朋若有所思地回答道:“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肖老师“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她有

6、些揶揄地说道:“你瞎琢磨这个干什么?应该把精力用在为什么老做错题上。”王小朋自言自语道:“我在想我老做错题和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行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肖老师一下愣住了,她抬头看着窗外树枝上的那只蝴蝶,好像也陷入了沉思,只听到她也喃喃自语道:“是啊,蝴蝶的翅膀究竟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又是一堂活动课,同学们在教室里有的在做作业、有的在互相交流着这时,肖老师推门进来了。忽然,同学们都停下了手上的事,目光全都投向了黑板,只见肖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一行字: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面面相觑,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意思,有的还忍不住笑出声来。肖老师开口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讨论一个有

7、趣的问题,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同学们听了,立刻纷纷议论开来。有个叫崔子涵的女同学站起来回答道:“我看过动物世界,上面好像说过蝴蝶的翅膀要扇动6次才会飞行。”另一个叫许静的同学回答道:“听我奶奶说过,蝴蝶的翅膀要扇动8次才会飞行。”又有一个叫李平平的同学说:“我看过一本科普读物,上面好像说蝴蝶的翅膀要扇动9次才会飞行”同学们说出各种答案,最多的说蝴蝶要扇动21次翅膀才会飞行。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肖老师心中涌动起一股股暖流。她感慨万千地说道:“谢谢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蝴蝶要飞翔,必须要反复扇动自己薄如蝉翼的翅膀,才能够自由地飞翔。同样的道理,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时也需

8、要反复地扇动自己的翅膀,才会避免差错,这是一种阵痛,也是一种必然,任何事欲速则不达。”说到这里,肖老师看了看王小朋,她发现,王小朋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腰杆明显地挺直了许多。肖老师最后说道:“我也曾经反复扇动自己的翅膀才学会了飞翔,就是到现在,我有时对一个问题,也需要反复思考,才会做出正确的答案。”同学们会心地笑了。大家伸出两只手,上下摆动着,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扇动着翅膀15. 分析下列语句,说说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1)她在试卷上用力打了个叉,由于用力过大,试卷都被戳穿了,殷红的墨水渗透了试卷的背面。(2)他立刻将试卷合了起来,脸色通红。16.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加点词语的具体含

9、义。(2分)肖老师一下愣住了,她抬头看着窗外树枝上的那只蝴蝶,好像也陷入了沉思。17.文章第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两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8.为什么肖老师说“我也曾经反复扇动自己的翅膀才学会了飞翔”?(3分)19.仔细阅读文章,说说“老做错题”和“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行”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阐述你的理解。(3分)参考答案:15. (1)肖老师看到自己已经讲了多次的题依旧被王小朋做错时的生气和恼怒。 (2)王小朋怕被同学看到试卷时的难堪和窘迫,为做错题被老师批评而羞愧。16.“愣住”是因为王小朋思考老做错题和“蝴蝶的翅膀要扇动文几次才学会 飞行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这个问题感到惊讶; “沉思”指肖老师也开始思考, 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行,要如何帮助王小朋树立自信,在学习上取得进步。17.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王小朋在老师的理解和肯定后的开心和自信。18.肖老师在面对王小朋反复讲的题依旧是出现错误后不断反思,并引导同学们探讨,才帮助王小朋树立自信,自己才知道如何去关爱和尊重学生。19.示例:有必然联系,蝴蝶扇动翅膀才能积聚力量,自由地飞翔,学生学习,经常做错题,也要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才会避免出现差错,才会有所进步。二者的共同之处就是“欲速则不达”。(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