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第13课 说不尽的狗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93988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第13课 说不尽的狗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第13课 说不尽的狗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第13课 说不尽的狗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第13课 说不尽的狗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第13课 说不尽的狗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第13课 说不尽的狗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 第13课 说不尽的狗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2(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课说不尽的狗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思路,品味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2.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思考如何对待不同的文化。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亵渎()解剖()惴惴() 脸颊()嗜痂() 爱洁成癖()答案xipuzhujijip(2)多音字圈 颈横 畜答案jun/qunjn/nhn/hnch/x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2)(3)答案(1)渎职/救赎(2)嗔怪/瞋目(3)诅咒/狙击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亵渎:_(2)嗜痂:_(3)慈眉善目:_(4)獐头鼠目:_(5)五雷轰顶:_(6)狡兔死,走狗烹:_(7)为民请命:_答案(1)轻慢,不敬。(2)嗜痂之癖。用以形容人的乖

2、僻嗜好。(3)形容仁慈善良的样子。(4)形容相貌丑陋猥琐而神情狡猾。(5)比喻遭到巨大的打击。(6)兔子死了,猎狗就被煮来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把曾经出过大力的人杀掉。(7)表示替老百姓申诉痛苦。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我循声望去,看到墙角坐着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正冲我微笑。()(2)他很爱开玩笑,而且开玩笑时还喜欢做出獐头鼠目的表情。()(3)下雨打雷时不要在大树下避雨,避免五雷轰顶。()(4)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答案(1)(2)。“獐头鼠目”不能用来形容表情(3)。“五雷轰顶”比喻人遭受打击

3、(4)2辨词填空以至以致以至:连词,直到,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经过几年的拼搏,他读完本科、硕士_博士。他的腿受了重伤,_几个月不能起床。答案以至以致三、名言警句与“狗”相关的名句1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2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汉乐府十五从军征3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一、作者简介孙绍振,生于1936年,江苏盐城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

4、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外文论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文艺理论家、散文家和演讲家。长于文艺批评及幽默文论。代表作有美女危险论、面对陌生人、灵魂的喜剧等。二、背景展示90年代初,孙绍振在旅居德国期间,开始“幽默散文”的创作。他的以美女危险论为代表的一批幽默散文,戏说世俗世界的种种琐事,涉及人们热衷的时尚话题,在幽默和调侃中触及读者的内心世界,使人对很多事物和现象有了新鲜的认识和思考。说不尽的狗就是这样的一篇幽默散文。课堂导语常言道:“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然而,在狗身上体现出的极好的品质,有时却难以在我们人类的身上找到。此外,人对待狗的态度也不尽是赞美,也有“狗急

5、跳墙”、“狗头军师”、“狗仗人势”、“狗眼看人”等蔑视的词语。纵观中西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人们对狗的不同认知,也是各有情趣,妙趣无尽。下面是说不尽的狗一文的结构思维导图,请根据提示把相应的内容补写完整。答案翻译文学、比较文化难在西方的遭遇和感悟分析“狗”的文化背景差异再一次强调翻译文学、比较文化之难1文章题目是说“狗”,但文章所论述的问题却并不是“狗”,为什么?答:_答案本文是作者作的关于比较文学的报告,作者深感做比较文学之不易,便以“狗”一词在中西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理解来佐证。因此,此文题目是说“狗”,而文章论述的实际上是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做翻译文学、比较文化的学问之难。概括主旨作者在文中通过写

6、人叙事或写景状物所表达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思想情感,就是文章的主旨。概括文章主旨,实际上是考查综合阅读能力,既包括理解分析文章内涵的能力,又包括概括、提炼、表达的能力。概括文章的主旨,常常有以下几种考查方式:(1)要求直接概括文章的观点(主旨),如:“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考查对体现主旨的关键句子的理解,实际上是间接概括主旨。如:“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意。”(3)通过考查对题目内涵的理解来考查对主旨的理解。如:“作者为什么用作为文章的题目?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2通读全文,概括中西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狗的不同看法,并思考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是什么。(1)西方人的看法:_(2

7、)中国人的看法:_(3)造成分歧的原因:_答案(1)西方人对狗非常宠爱,有时甚至有些过分。(文章具体描写了自己在德国和美国所领略到的西方社会的“狗文化”以及自己的遭遇和感受,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西方人对狗的宠爱和自己对狗的厌恶。)(2)中国人除了对狗有很深的偏见之外,也有难以言说的宠爱。(所以作者认为是“说不尽的”。)(3)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3作者通过中西方对狗的不同看法的比较,最后得出了什么结论?答:_答案作者将西方人视狗作朋友、奉为上宾和中国人历来对狗充满着一种矛盾心态进行了一番对比,指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即使是面对同一事物,也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做法,由此得出结论:做翻译文学、比较文化

8、的学问最难,难在其字面以外的文化意味几乎是不可言传,又很难完全意会的。4说理性的文章,往往是义正词严,给人拘谨、压抑之感,本文采用了幽默风趣及调侃(戏弄或嘲笑)的语言形式,诠释了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让人更易接受,兴味盎然。请结合下列句子,说说语句包含的意思及表达效果。(1)退一万步说,这不算性骚扰,白牡丹是和他自由而公开地恋爱,那对狗也不公平,马咬吕洞宾,蛇咬吕洞宾,狼咬吕洞宾,不也是妨碍自由恋爱,难道就应该发给诺贝尔奖吗?答:_答案分析狗咬的原因,为狗受到指责而鸣不平。(2)由此我也体会到一点自己骂自己骂得有点如痴如醉,如同白痴,才有人伦之乐,一旦清醒了因果律明确了,就只能像水浒传英雄初吃蒙

9、汗药那样:“心中暗暗叫苦。”答:_答案形象地阐述了由于不能深究而错把狗当作口头语以示宠爱的后果。(3)于是我决定,还是活着,不过把风度要弄得比较悲壮一点,既不能装痞子,也不能像某些一捞几十万金的歌星那样玩深沉。答:_答案表明自己为比较文学而采取的态度:要了解其历史文化的背景,也要考虑现实的需要。如今在中国民间自发产生了一些爱狗人士,他们把狗当成朋友,同时也不允许别人杀狗吃狗肉。这些爱狗人士曾多次在路上拦截饭店运狗的汽车,强迫司机将狗放生。他们还曾经抵制过某地举办的狗肉节。对于这些人的做法,有人表示赞成,也有人表示反对,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谈谈理由。答:_答案(观点一)我赞成爱狗人士的做法。狗对主

10、人最为忠诚,可以说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对待朋友,我们不能无情无义。另外,在西方发达国家,爱狗已成为一种共识,吃狗肉被看作是一种野蛮的行为。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应与世界接轨,不能再让虐待狗、吃狗肉这样的行为出现了。(观点二)我不赞成爱狗人士的做法。狗对主人忠诚是不错的,但是不是凡是对人忠诚的动物人类都不能食用它们的肉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爱羊人士也可以因为羊对人温顺而禁止别人吃羊肉。狗肉你自己可以不吃,但你不能把自己的道德标准强加到别人身上,别人吃狗肉也是他们的自由。毕竟中西方文化不同,我们大可不必生搬硬套,将西方人的观点强加到中国人身上。结构严谨说不尽的狗一文视野开阔,看似随意任性、不假思索,实

11、际上文章上下连贯,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写作中的结构严谨,是指用清晰的思路来组织安排作文的内容与层次。具体包括结构要素之间形成有机的整体,彼此呼应,前后照应,衔接自然,章法合理,中心内容突出,各部分之间相对均衡。技巧点拨写作若想克服结构混乱的毛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集中笔力,紧扣中心。不能撇开中心,横生枝节。不能围绕一个中心写着写着,中途岔出别的话题。这样在内容上,多数表现为离题;从结构上看,则线索分散,笔力游离。(2)通盘考虑,整体运作。不能恣意妄为,逻辑混乱。写作前要通盘考虑,不可想一段写一段,写到哪算哪,不尊重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使思路缺乏条理性。(3)层次清晰,分段适当。不能

12、层次之间内容杂糅交错,在某一段里硬将几层意思塞进来,破坏了段意的单一性、内容的完整性和容量的适度感。(4)过渡得当,重视照应。在内容转换过程中会用适当的过渡性语句,前面提到的问题在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出现的内容在前面要有铺垫。注意首尾照应,注意点题。迁移运用下面是一篇作文的节选,在结构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予以改正。敢于品尝生活的辣味,也是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姿态。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烈;屈原宁愿自沉汨罗江也不愿意和世俗同流合污;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悲烈,他们正是品尝了“辣”的味道,才被后人铭记于心的。辣是很多人极其喜欢却又不敢尝试的味道。它刺激,酣畅,浓烈。我想起了电影活着,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