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鲁教版地理必修3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72781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鲁教版地理必修3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鲁教版地理必修3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鲁教版地理必修3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鲁教版地理必修3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鲁教版地理必修3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鲁教版地理必修3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鲁教版地理必修3第一次月考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下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区域划分的依据是A气候 B气候和地形 C热量 D行政区划2下列关于三个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B三地均受西南季风的影响C都有丰富的水源 D城市化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3贺兰山是下列哪些重要的地理界线的组成部分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界线A BC D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据此回答45题。4下列关于

2、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B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C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D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5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的发展方向分别是()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旱农业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重灌溉农业的发展读“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回答67题。6图中说明,北京市()A第一产业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 B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比重加速上升 D第一

3、、二产业比重差距不断扩大7北京市区域人地关系正向_方向发展()A低水平协调 B初显不协调C严重不协调 D高水平协调读“某时期某区域的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89题。8上图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A崇拜自然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发展9图示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有()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危害环境污染A BC D201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用瘦肉精喂养的“健美猪”最终流入河南双汇肉制品厂事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期待厂家能生产更多更好的“绿色食品”。据此回答1011题。10肉制品厂家用牺牲人们健康来获取高利润的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4、D公正性原则11“绿色食品”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病虫害等A BC D 下图是我国境内沿38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12图中乙地形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水体污染C土地沙漠化 D土地盐碱化13造成乙地形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破坏植被该地区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距海遥远,气候干旱A B C D读图,完成14-16题。14该区域地貌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15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5、)A拦沙蓄水B发电灌溉C防洪抗旱D调节气候16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甲平整土地,建立基本农田B乙封坡育林育草,含蓄径流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17下图是“沿109E、32N37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A、B、C、D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是A. 黄土高原、渭河谷地、秦岭、汉水谷地B. 内蒙古高原、黄河谷地、秦岭、河西走廊高考资源网C. 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大别山、皖南地区D. 黄土高原、渭河谷地、大巴山、四川盆地 矿产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德国鲁尔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示例。鲁尔区位于德国

6、西部,19世纪上半叶,开始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和钢铁生产,并逐渐成为世界著名的重工业区。据此回答1819题回答1819题。18鲁尔区能够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区之一,不是因为A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附近,水陆交通发达B煤炭资源丰富,而且品种多、煤质好C该区钢铁产业一枝独秀D水源丰富,市场广阔19该区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原因是 A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B降水稀少,河流径流量小C西风盛行,从法国洛林钢铁工业基地吹来大量污染物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工厂被毁,工业废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读图,完成2022题。20图示工业区后来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机械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煤炭

7、工业A B C D21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该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该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者素质差该区用地紧张该区环境污染严重A B C D22该地区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主要是为了A就近获得从国外港口进口的大量煤炭B就近将工业废水、废渣排入海里C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D便于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炭生产大省,但尚未成为经济强省。据此完成2325题。23导致鲁尔区衰落的原因中,不属于受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是A生产结构单一 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C钢铁生产

8、过剩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24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A水源丰富 B科技发达C劳动力廉价 D交通便利25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的发展策略应该有大力增加煤炭工业的比重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A BC D近年来,一轮煤炭开发的热潮正在新疆广阔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30多家大企业大集团的40多个重大投资项目相继奠基开工,投资总额超过1 000亿元。据此回答2627题。26山西和新疆发展煤炭工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A距市场距离远 B水资源短缺C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D交通不便27下列措施不利于新疆煤炭产业可持

9、续发展的是()A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D解决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28下面哪一条铁路线是山西煤炭外运专运干线( )A.哈大线 B.陇海线 C.大秦线 D.宝成线2011年2月23日,山西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十二五”期间山西将出台多项政策,重点打造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着力构建新型、多元、稳固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读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2930题。29对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的条件,描述正确的是()A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一般B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日增,市场广阔C地处我国西

10、北地区,交通条件较差D煤炭资源开发资金充足,技术先进30.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A B C D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涉及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的广大地区。据此完成3133题。 31能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A.改造不稳定径流 B.排干湖泊和沼泽C.大量抽取地下水 D.跨流域调水32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B.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C.根本上解决黄河的断流现

11、象D.减轻淮河的水污染状况33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配套实施的首要工程是()A.航运设施工程 B.灌溉工程 C.节水工程 D.治污工程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读“河南省地形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3435题。34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水源C交通 D城市35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2013-2014学年邹城实验中学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12、二、综合题(30分)36读欧洲西部工业区分布图(甲)和我国东北地区工业分布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5分)(1)甲图中A、B两处的矿产资源分别是什么?(2)比较甲图中A工业区和我国东北工业区,简述两大工业区共同的区位优势。(3)与A工业区相同,我国东北工业区也面临传统工业衰落的问题。试分析两工业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共同原因。(4)与松花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的原因是什么?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1:下图是“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线路示意图”。材料2:下面两图分别是“北京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和长江流量年变化图”。材料3:南水北调工程以“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为原则,坚持把规划、实施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1)与南水北调东线相比,中线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2)南水北调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如图)(7分)A东线调水路线:长江至河至(城市)。B中线调水路线:长江至水库至(城市)。(3)试分析南水北调输水和北方用水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4分)输水:。用水:。(4)结合材料2,说出调水区和受水区之间存在的矛盾,并提出解决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