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71973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中均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组合是()消化酶 抗体 维生素

2、 血浆蛋白 SO42- O2 血红蛋白 神经递质 糖原 性激素A B C D 2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 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C 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D 若为肝脏细胞,则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3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 过量补充生理盐水时,会影响pH的稳态,也会使血浆中K+的浓度偏低C 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垂体释放的相关激素会增加D 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处的

3、渗透压下降,处的渗透压明显上升4如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单位:mmol/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1425.02.51.2103.36.016.01474.01.251.0114.07.51.0101402.510.352547A 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 属于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C 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至少需穿过10层磷脂双分子层D 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 内环境

4、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C 兴奋沿反射弧的传递过程离不开内环境D 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6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主要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葡萄糖只能从内环境进入细胞,而不能从细胞进入内环境B 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渗透压下降C 器官功能异常,会导致内环境稳态被破坏D 是产热的主要器官,是散热的主要器官7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而在突触处的传递方

5、向是单向的B 望梅止渴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不一定是条件反射C 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或大脑皮层D 手接触冰水感到冷属于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8同学们在篮球场上打篮球,运动过程中体内不会发生的是()A 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下维持血糖平衡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增加水分的重吸收C 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瞄准篮筐并投篮D 骨骼肌在下丘脑的控制下强烈收缩产生大量热量9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B 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C 兴奋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D 当盲

6、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只有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10用图甲装置测量神经元膜电位,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乙显示的是膜外电位的变化B Na+大量内流发生在bc段C a至b段为动作电位D 将图甲中刺激点移到X处,显示的膜电位变化幅度相同11图1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K跨膜运输的过程,其中甲为某种载体蛋白,乙为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图2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图1 M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N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B 图2 处K通道开放;处Na通道开放C 图2兴奋传导过

7、程中,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D 图2 处膜内为正电位,神经元Na浓度膜外大于膜内12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 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 兴奋性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即可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D 的内容物释放到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13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刺激部位反应破坏前破坏后左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不收缩右后肢

8、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A 感受器 B 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 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 效应器14学习了“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科学史,你认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促胰液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激素,由胰腺分泌 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 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 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可引起胰液增加A B C D 15如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表示物质促进或抑制的产生,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该器官为

9、骨骼肌,可表示胰高血糖素,可表示肌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B 若该器官为胰腺,可能是促胰液素,可能是胰液C 若该器官为下丘脑,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 若该器官为性腺,则可能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表示性激素16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理如表。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以下分析错误的是()组别甲组乙组丙组丁组处理方法切除甲状腺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X生理盐水灌胃时间饲养14天Y1次/天,共14天1次/天,共14天A 按照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则,丙组中X的处理方法是用蒸馏水

10、灌胃B 乙组是对照组,设置乙组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手术的影响作用,控制无关变量C 因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氧化分解,所以可以用测定耗氧量方法来分析其生理作用D 因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中需要碘元素,所以可通过服用放射性131来检测甲状腺功能17下列关于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信息分子,都可以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B 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C 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D 激素、酶和神经递质都是有机物18如图是人体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曲线ab段与曲线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不同B 当

11、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升高C 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需要依靠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D 曲线bc段与曲线de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相同19如图表示人体几种内分泌腺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手术切除a,则c分泌的激素会增加,b分泌的激素会减少B 过程可表示分级调节,过程可表示反馈调节C c为体温调节中枢,还可以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D a可通过b分泌的激素从而调节c对相应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故a是内分泌的枢纽20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常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从而导致糖尿病。服用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

12、糖。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高血压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偏高B 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人体内合成的ACEI的调节C 服用ACEI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增强D 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21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为找出病变的部位,现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的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测定结果知下表。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mU/L)注射前注射后健康人930甲22乙229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 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是垂体B 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C 甲病变的部

13、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也是下丘脑D 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也是垂体22在下列中,A、B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所给模型表示的是( )A:胰高血糖素,B:胰岛素 A:甲状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 A:皮肤血流量,B:体温A 只有 B 只有 C 只有 D 都可以2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以神经调节为主B 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C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D 性行为的形成主要由性激素调控24如图能正确反映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甲状腺激素(TH)含量变化的是( )A B C D 2525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九肽激素)的产生或作用异常,使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产生障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激素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减小B 尿崩症患者常表现出多尿和多饮的症状,是由于其尿液渗透压较大C 若尿崩症因肾小管对该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则血浆中该激素的含量可为正常值D 若尿崩症由该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量的减少导致,则可以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