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绪论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40672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4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隋唐五代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隋唐五代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隋唐五代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隋唐五代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隋唐五代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隋唐五代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唐五代绪论(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隋唐五代文学史 (581960),学习要求,1,勤读勤诵 2,从语言入手,体会诗歌的意与境 宣示义、启示义(双关义、情韵义、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等) 物境、情境、意境等,目 录,第一章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第二章 隋及初唐的诗歌; 第三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第四章 李 白 第五章 杜 甫 第六章 中唐诗歌 第七章 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 第八章 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的散文 第九章 晚唐诗文 第十章 唐代传奇 第十一章 唐五代词,第一章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第一节 隋、唐、五代的社会概况 (一)隋的短暂统一(581-618)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但只有短

2、短37年历史的隋王朝随即被唐取代,迎来了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二)唐代的社会状况,1.唐代历史的分期 2.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3.唐代的社会矛盾 高太高中武睿玄,肃代之后德顺连 宪穆敬文武宣懿,僖昭哀后至无传,1.唐代(618907)历史的分期,唐代社会可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又可分为初唐、盛唐,后期又可分为中唐、晚唐。 前期是走向鼎盛的时期,后期虽有所衰落但还是保持着比较强的国力。,2.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总体上说唐代社会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开放,体现了一种盛世气象。唐代针对六朝时期占统治地位的豪门士族的庄园制经济,实行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等一系列的改革

3、,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商业、手工业和交通业也日益发展,城市也日益繁华。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儒、释、道思想的自由传播,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都显示着开发的文化心态,为文学艺术的繁荣创造了比较宽松的思想文化环境。科举制度和多种入仕途径也为士人提供了更多参与社会的机会。,3.唐代的社会矛盾,但是,唐代后期由于,土地兼并、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等社会矛盾的渐渐积聚,终于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而走向了灭亡。,(三)五代的社会状况,历史进入五代的分裂时期,北方的政权频繁更替、战乱不息; 五代:后梁、李存勖在洛阳建立后唐、石敬瑭推翻后唐在开建立后晋、刘知远建

4、立后汉、郭威在开封建立后周) 十国:前蜀、后蜀、北汉、南汉、吴国、南唐、吴越、楚国、闽政权、南平。 南方诸国虽也有战乱,但局势相对稳定尤其是南唐和后蜀的经济和文化,都有所发展。,第二节 隋唐五代文学概况,一、隋代文学概况 隋代文学(581618) (1) 国家统一与南北文学的合流; (2) 齐梁宫廷文学的延续与变革; (3) 边塞诗唐人之先鞭。 (4) 由魏晋南北朝文学到唐代文学的过渡阶段。,隋代文学是南北朝文学的延续,又是初唐文学的前奏。隋代文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北入隋的作家,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一类是由南入隋的作家,如江总、虞世基、虞世南等。南朝齐梁文学的浮艳文风和形式技巧

5、与北朝文学的刚健之气和朴素质实的笔法,都影响了隋朝文人的创作。之于作家虽各有所取,但总体上呈现着南北文学合流,并向唐代文学过渡的趋势。,二 唐代文学概况,唐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之一。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诗歌、散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上。,唐代文学(618907) (1)国力昌盛,文学全面繁荣; (2)唐诗为一代文学之标志,进入我国古典诗 歌的全盛时期 (3)散文取代了骈文的统治地位,堪称继秦汉 散文后的一次新高峰; (4)传奇小说的兴起标志着进入“始有意为小说” (鲁迅)和中国古代小说趋于成熟的时期; (5)俗讲、变文和词开启了文学发展的新领域。,1、唐代诗歌,

6、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有一代文学之称誉。诗歌的创作不仅古体、近体等各种形式及艺术技巧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作家和作品众多。全唐诗所收诗歌近5万首,作者2200余人,而且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其它时代无法比拟的。,“终唐一代,几乎找不到一个文学沉寂的时期。”(闻一多语)有唐一代,乃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峰。诗星璀璨,诗风万端,诗歌题材高度丰富闳阔。就表现领域来说,逐渐从宫廷台阁走向关山与塞漠,作者也从宫廷官吏扩大到一般寒士;就情思格调来说,北朝文学的清刚劲健之气与南朝文学的清新明媚相融合,走向既有风骨又开朗明丽的境界,而且还出现了具有美学范畴意义的诗论,如“骨气”、“兴象”、“境界”

7、说;就诗歌形式说,唐人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做了两个工作:一是把四声二元化,过渡到唐诗的平仄律;一是解决了粘式律的问题,从律句律联到形成律篇。创造了既有程式约束又有广阔创造性自由空间的新诗体律诗。,1、诗人多。清彭定求等人编全唐诗收诗近五万首,是唐以前诗歌总和还多(近二万首,据逯钦立编全上古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诗)。今人陈尚君辑全唐诗补编收诗5000首。 2、诗歌多,艺术成就高;大家辈出、名作多。范文澜:“唐朝文人几乎无人不是诗人。”全唐诗录有2200余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诗薮外编卷三(胡应麟):“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3、风格多样。

8、明高棅唐诗品汇:“开元、天宝间,则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者也。” 4、流派纷呈。初唐四杰、上官体、山水隐逸、边塞、新乐府诗人、韩孟诗派等。,5、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反映社会各方面的生活,包括炼铁工人(李白秋浦歌)、采玉工人(老夫采玉歌)的生活等,充分展示了唐人的生活美、精神美。“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6、诗体完备。古体、近体都具备,直到五四新诗出现。,老夫采玉歌,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

9、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杉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旗亭画壁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 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偎映,拥炉火以观焉。 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人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

10、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诸曰:“不知诸郎君

11、,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集异记,唐代诗歌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这也是整个唐代文学的一般划分,1.1 初唐诗歌,是唐代诗歌走向兴盛的准备阶段。初唐大致是指从唐初到唐玄宗先天时期(618-712)。,1.1.1初唐前期诗歌,初唐前期诗歌受南朝齐梁诗风的影响较大。 贞观时期聚集在唐太宗周围的宫廷诗人虞世南、李百药、上官仪等,他们的创作日趋宫廷化、贵族化,多是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齐梁积习犹存。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成为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典范。,1.1.2初唐后期诗歌,初唐后期诗歌虽没有完全

12、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出现了新的转机。“初唐四杰”的创作开创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新诗风,在内容题材、审美追求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文章四友”、“沈宋”虽也都是宫廷诗人,但对律诗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贡献。陈子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总而言之,初唐诗歌显示了过渡和创新的特点,盛唐诗歌,盛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极度繁荣时期。盛唐大致从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唐代宗永泰元年(713-770)。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风格独具的诗人。出现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成就最卓著

13、的两位诗人就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他们达到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顶峰。,中唐诗歌,中唐从代宗大历五年到文宗太和九年(770-835)。 这一时期作家众多,流派林立。 大历至贞元年间为前期。出现了韦应物、刘长卿以山水诗为主的诗歌创作;元结、顾况等新乐府先驱的诗歌创作;以钱起、卢纶等“大历十才子”和李益的边塞诗创作。贞元以后为后期。出现了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张籍、王建、李绅等人参加的新乐府运动;出现了以韩愈、孟郊为代表追求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还有风格奇谲怪诞的诗人李贺;此外,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创作也都独具独具一格。,晚唐诗歌,晚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衰落时期。 晚唐大致从文宗开成元

14、年到唐灭亡(836-907年)。 晚唐诗歌影响较大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二人有“小李杜”之称。 陆龟蒙、皮日休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但多具闲适淡泊的情调。 此外,温庭筠、杜荀鹤、韦庄等都有一定的成就。,2、唐代散文概况,唐代散文主要有骈文和“古文”两大类,并且在不同阶段中各自占据着优势,在相互斗争中消长,相互交融。韩愈、柳宗元的古文代表了唐代散文的主要成就。此外,古文创作走向低潮后的晚唐小品文也显示了它的奇光异彩。全唐文所录的作家有3035人,作品有2万余篇。,初唐文,初唐时期骈文仍然占据着文坛的统治地位。奏疏、章表、论说等等的写作仍使用骈文,而且一直延续到盛唐。 初唐骈文创作的优秀作家是“

15、初唐四杰”,如王勃的滕王阁序、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此时古文运动的先驱陈子昂提出复古的主张,其文章也在向单行散体方向发展。骈文创作总体上是向着散文化的方向发展。,盛唐文,盛唐时期骈文的创作仍很兴旺,但也显示了新的变化。 玄宗开元时号称“燕许大手笔”的张说、苏頲主张“崇雅黜浮”,骈文出现运散入骈的趋势。 天宝以后,前有萧颖士、李华、元结,后有独孤及、梁肃、柳冕等反对骈俪文风,主张宗经复古,写作古文,虽未完全摆脱骈文的积习,但渐渐地改变着文风,也成为了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先驱。,中唐文,中唐时期散文的创作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前代文风革新努力的基础上,韩愈、

16、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并有李翱、皇甫湜、刘禹锡、白居易等一大批参与和响应者,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和影响,使古文取得了压倒骈文的优势。 韩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其理论的核心是“文以明道”,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得到了重视,也以多种文体和多样的风格实践了他们的理论。苏轼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文公庙碑)。,晚唐文,晚唐时期骈文复兴,小品文兴起。出现了以皮日休、陆龟蒙、罗隐为代表的小品文,被鲁迅誉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小品文的危机) 晚唐骈文又成为文坛主流。令狐楚、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等人都擅长骈体文,其中李、温、段三人齐名,时号“三十六体”。他们大力提倡以四字、六字相间为句的四六文,重辞藻、典故、声韵、偶对,向唯美主义方向发展,并将骈文广泛应用到书信、公文、表奏等各种文体中。大都雕镂精工,用典深僻,词采繁缛,偶对切当,风格更为华丽浓艳。其中李商隐为唐代骈文大家。,(三)唐代传奇、变文、词,1.传奇。即文言短篇小说。唐朝小说方面,继承和突破了六朝志怪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