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9足太阳膀胱经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40547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学9足太阳膀胱经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针灸学9足太阳膀胱经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针灸学9足太阳膀胱经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针灸学9足太阳膀胱经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针灸学9足太阳膀胱经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灸学9足太阳膀胱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9足太阳膀胱经(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灸学,上篇:经络腧穴 足太阳膀胱经 主讲:唐卫东,中医教研室,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 常用穴位 睛明 攒竹 天柱 肺俞 心俞 膈俞 肝俞 脾俞 胃俞 肾俞 大肠俞 膀胱俞 次髎 委中 膏肓 承山 飞扬 至阴,起于目内眦,上颠顶,交百会,络脑下项,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旁开1.5寸下行,络肾,属膀胱,行于大腿后侧至国窝中,行于小腿后外侧,飞扬(络穴),交会于足少阴,肾俞穴分出,从附分(第一胸椎脊突旁开3寸)夹脊下行,至阴,髀枢,足太阳膀胱经 Bladder Meridian BL,睛明(泪孔,目内眦,泪空),主治目疾,善能明目,故名睛明 定位取法: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中 解剖特点 主治功效:明目退

2、翳,祛风清热 刺灸方法 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睛明解剖特点,内直肌 上斜肌 眼动静脉分支(眼上动静脉,滑车上下动静脉,内眦动静脉),睛明刺灸方法,刺法:嘱患者闭目,医生用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右手持针缓慢刺人,紧靠眼眶直刺0.3-1.2寸,不提插,不捻转,局部酸胀,并扩散至眼球及其周围,出针时按压针孔片刻,避免内出血 本穴针刺不可过深,以免刺人颅腔,损伤颅中窝大脑颞叶等重要结构, 本穴禁灸。,睛明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此穴为眼科常用要穴,通治一切眼病。 现代常用于治疗:近视眼,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青光眼,视网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结膜炎,角膜白斑,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攒竹(眉本,眉头,天

3、光,元柱,光明),定位取法:眉头凹陷中 解剖特点 主治功效:清热散风,活络明目 刺灸方法 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攒竹解剖特点,眶上动静脉 滑车上动静脉,神经 额神经内侧支,攒竹刺灸方法,刺法:直刺0.10.3寸,局部酸胀。或向下斜刺0.51.0寸,透睛明穴,局部及眼眶周围酸胀。 或平刺1.01.5寸,透鱼腰穴,局部麻胀,向眼眶放散,治疗眉棱骨痛。 或三棱针点刺挤压出血,治疗目赤肿痛。 揉按双侧攒竹穴3050次,可预防各种眼疾 禁灸,攒竹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眶上神经痛,近视眼,泪囊炎,视力减退,急性结膜炎,眼肌痉挛,面神经麻痹,膈肌痉挛,腰背肌扭伤等。 针刺攒竹穴可使心率减慢

4、。 针刺攒竹穴对眼部手术及内脏手术,均有良好针麻效应,同侧较对侧好,留针较不留针好,耐痛阈、两点辨别测定均支持同侧效果优于对侧。,天柱,定位取法:项部,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解剖特点 主治功效:强筋骨,安神志,清头目 刺灸方法 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天柱解剖特点,枕额肌 斜方肌 枕动、静脉 头夹肌 头半棘肌,天柱刺灸方法,刺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后头部,有时可向前扩散至眼部。 不可向上方深刺,以免损伤延髓。 灸法: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天柱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后头痛,咽喉炎,癔病,神经衰弱,失眠,慢性

5、鼻炎,鼻出血,颈椎病,腰扭伤 针刺患侧扶突、天柱,可使肌电幅度升高(P0005),从针后5分钟开始,持续45分钟 在双天柱穴穴位注射治疗内分泌性突眼有效率为837。,肺俞(肩中外俞,肺念),治肺疾之重要腧穴,故名肺俞 定位取法: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特点 主治功效:清热解表,宣理肺气。 刺灸方法 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肺俞解剖特点,斜方肌 大菱形肌 上后锯肌 胸最长肌 胸髂肋肌,肺俞刺灸方法,刺法: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肋间扩散。不可深刺,以防气胸。 灸法:艾炷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或药物天灸。 强身保健:采用隔姜灸3-5壮或温灸至皮肤稍见红晕,每日1次,

6、每月20次,或累计灸百余壮。,肺俞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1,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气肿,肺结核,颈淋巴结结核,胸膜炎,心内膜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痛等。 针刺肺俞穴,使肺功能得到良好改善,增加肺通气量,可调整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使大多数支气管哮喘病人停止发作或显著减轻。 用胶性钙注射迎香、肺俞穴,可防治气管炎,不但有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也很好。,肺俞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2,针刺肺俞穴可延缓动脉硬化,对冠块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 针刺肺俞穴,可使肝血流量明显增加。对血细胞也有一定影响, 针灸肺俞穴,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当对哮喘病人施用化脓灸,取

7、肺俞、大椎穴,隔日灸一次,灸后二个月复测淋巴细胞转化率(LTT)和E-玫瑰花形成率(E-RFC),结果发现,灸后LTT和E-RFC均有显著升高,与灸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心俞(心念),治心疾之重要腧穴,故名心俞 定位取法: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特点:同肺俞 主治功效:调气血,通心络,宁心神 刺灸方法 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心俞刺灸方法,针经肋间结构时,应注意避开肋间血管和神经,不能伤及胸腔内脏器 刺法: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沿季胁到达前胸。 或平刺,向上、下沿肌层透刺,进针1.0-2.0寸,局部酸胀。 灸法:艾炷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或药物天灸。强身保健则温

8、灸至皮肤温热舒适,每日1次,每月20次。,心俞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1,现代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心动过速,失眠,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精神分裂症,癫痫,癔病,胃出血,食道狭窄,背部软组织损伤等 针刺心俞可改善心肌缺血状态,使STT改善或恢复正常,R波降低、QT间期缩短 对心率有双向调整作用,对心动过缓者可使心率增加,心动过速者针之可使心率减慢,对正常范围的心率有明显减慢作用,心俞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2,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 可能与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有关 电针“心俞”,对牵拉胃肠引起的痛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对胃肠疼痛有较好的治疗效应 针刺心俞穴

9、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可使支气管哮喘发作停止或显著减轻,很可能与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有关,膈俞,定位取法: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特点:同肺俞 主治功效:理气降逆,活血通脉 刺灸方法 现代临床运用 现代临床研究,膈俞刺灸方法,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肋间放散。不宜深刺,以防气胸。 灸法:艾炷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或药物天灸。 强身保健则温灸至皮肤温热舒适,每日1次,每月20次 治血液病多采用累计灸法。,膈俞现代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贫血,慢性出血性疾患,膈肌痉挛,神经性呕吐,胃炎,胃溃疡,食道癌,胃癌,食道狭窄,肝炎,肠炎,肠出血,荨麻疹,淋巴结结核,小儿营养不

10、良,心内外膜炎,心脏肥大,心动过速,胸膜炎,哮喘,支气管炎等。 本穴为血之会穴,临床可治疗一切血证,具有生血、活血止血作用,膈俞现代临床研究1,对血液系统有特异性调整作用。 针刺能有效地阻止血液粘滞性的增高。 膈俞穴注射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有一定影响,治疗后其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艾灸膈俞能改善微循环障碍,缓解血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血流加速,改善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 又有实验报告,对人工放血造成贫血状态的家免,针刺“膈俞”、“膏盲”后,可加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的恢复,膈俞现代临床研究2,针刺膈俞有降血压作用,对I、期高血压降压作用较好 对

11、血糖也有调节作用,正常人服用大量食糖后,针刺膈俞穴等,可使血糖下降,对血糖偏低者又可使之上升。 对糖尿病的治疗亦有一定的疗效,特别是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临床疗效较好。 对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则疗效较差。,肝俞(肝念),定位取法: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解剖特点:同膈俞 主治功效:疏肝理气,利胆解郁 刺灸方法 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肝俞刺灸方法,刺法: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肋间放散。亦可向下平刺1.0-1.5寸,局部酸胀。 灸法:艾炷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长期灸肝俞穴可预防贫血和失眠症,肝俞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1,现代常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胆石症,胆襄炎,眼睑下

12、垂,支气管炎,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月经不调,黄疸,精神病等。 肝俞对消化道功能有一定影响,如肠功能障碍患者,刺肝俞穴可使肠功能正常化。 针刺肝俞、脾俞、胃俞等背俞穴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使溃疡逐渐愈合,胃液分泌虽保持高分泌状态,但胃液的总酸度和自由酸多趋向正常化。 针刺肝俞使胆囊收缩,奥狄氏括约肌舒张、胆管内压力下降 针刺肝俞可使肝血流量明显减少,肝俞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2,对血糖的调节作用,使耐糖曲线高者下降,低者升高。 对血胆固醇的影响,使高胆固醇者下降明显,对正常机体的胆固醇含量影响不甚显著 针刺肝俞能使免疫功能及机体适应性防卫功能显著增强,脾俞,定位取法:第十一胸椎棘突

13、下旁开1.5寸处 解剖特点:同肝俞 主治功效:健脾统血,和胃益气 刺灸方法 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脾俞刺灸方法,刺法: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并向腰部扩散。针刺不宜过深,以防气胸。 灸法:艾炷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强身保健则温灸至局部温热舒适,每日1次,每月20次,或采用累计灸百余壮。,脾俞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1,现代常用于治疗:胃溃疡,胃炎,胃下垂,胃痉挛,神经性呕吐,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消化不良,肠炎,肝炎,贫血,肝脾肿大,慢性出血性疾病,肾下垂,月经不调,糖尿病等 针刺脾俞对胃功能调整作用非常显著,比针刺足三里等远端俞穴对胃的调整作用明显,提示脾俞是有相对特异性的。 针刺可

14、使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总酸度及游离酸度趋向正常化。 用重手法刺激巴氏小胃、海氏小胃的“脾俞”穴,对肉粉、组织胺常引起的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脾俞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2,针刺脾俞穴,可使血小板数升高。 针刺可使血中胆固醇下降,对高胆固醇的病人,其下降较明显,对正常机体影响不明显。 针刺脾俞、膈俞、足三里对糖尿病也有调整作用,使血糖下降,对非胰岛素依赖性者较明显。对胰岛素依赖性者较差。 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有一定影响,红血球压积、血沉、血浆粘度有显著改善,胃俞,定位取法: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特点:同脾俞 主治功效:和胃健脾,消食利湿 刺灸方法 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胃俞刺灸方法,刺法:

15、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腰部及腹部放散。 针刺不宜过深,以免伤及肾脏。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灸1020分钟。 强身保健则温灸至皮肤温热舒适,每日1次,每月20次或用累计灸法,胃俞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肝炎,胰腺炎,糖尿病,失眠 胃俞穴对胃肠蠕动有较好的调整作用 胃俞穴对心肌缺血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针刺胃俞对内脏的镇痛作用较好,尤其对腹部疾患的镇痛作用较强,肾俞(少阴俞,肾念),定位取法: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特点:同胃俞 主治功效:益肾强腰,壮阳利水,明目聪耳。 刺灸方法 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肾俞刺灸方法,刺法:

16、直刺0.81.0寸,腰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臀及下肢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或药物天灸。,肾俞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1,现代常用于治疗:各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肾炎,肾绞痛,肾下垂,遗尿,尿路感染,膀胱肌麻痹及痉挛,阳痿,早泄,遗精,精液缺乏;月经不调,腰疼,肝肿大,胃出血,肠出血,痔疮,哮喘,耳聋,贫血,肋间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腰部软组织损伤等。,肾俞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2,针刺肾俞穴对肾脏功能有调整作用,针刺肾炎患者的肾俞、气海穴,可使患者泌尿功能明显增强,尿蛋白减少,高血压也下降,浮肿减轻甚至消失,效应可维持23小时甚至数日。 针刺肾俞对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有一定促进作用 针刺肾俞对膀胱张力有调整作用,可使紧张者松驰,扩张者收缩,但其作用较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