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绘图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39525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7.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古绘图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考古绘图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考古绘图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考古绘图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考古绘图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古绘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古绘图(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考古绘图,第一节 投影与视图,一、透视投影原理 二、正投影原理 三、视图与视图排列 四、视图之间相应点的平面坐标对应关系 五、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一、透视投影原理,透视投影 假设在观者和被画物之间置一透明平面,观者对被画物上各点射出的视线与该平面相交,相交点构成的图形便是该物的透视投影。 透视图 按透视投影原理绘成图就是透视图,其透明平面则称为画面。 考古绘图中使用 使用很少,一般是作为正投影图的补充,绘制建筑、洞室墓的结构或细部构件结构,或遗址外景速写;有时在调查时,因绘正投影图条件不具备,也采用绘透视示意图方法记录一些遗存。 透视图画法 绘者要选好观察角度,然后,被画物体不要移动

2、,观者每次观察的位置也要保持在一点上。要注意物体的比例、远近、明暗、结构的表现。,二、正投影原理,正投影、正投影图 平行光线通过被画物体的各点垂直投射到一个假想平面上的影像,便是该物的正投影。按正投影原理绘制的图叫正投影图。假想平面叫投影面。 考古绘图中应用 正投影图能直接量测出物体的尺寸,因而成为考古绘图的基本条件。 正投影图绘制 观者必须不断转换眼睛的位置,使眼睛到该物体上各点的视线相互平行,并垂直于投影面,才能得到物体的正投影图。实际绘图时是在正投影原理指导下,根据实测的被画物体尺寸绘制相应比例的图。画出的图与眼睛所望的透视影像并不完全相同。,正投影图,透视图,五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3、点 一个点的投影仍为一个点。 两个点: 不在垂直于投影面的一直线上,其投影为两个点。 在垂直于投影面的一条直线上,则投影为一点。 直线 一条直线: 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时,为一个点; 直线不垂直于投影面时,仍为直线。 平行两直线: 在一般情况下,其投影仍为平行两直线; 同时垂直于投影面时,投影是两个点; 不垂直于投影面,但其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 影为一条直线。 一线段: 平行于投影面时,投影长度等于实长; 一线段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影为一点; 即不平行,又不垂直于投影面的线段,投影小于实长。 平面 在一般情况下仍显示为面; 当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投影为一直线。 图形平面若平行于投影面时,

4、投影形状与原图形完全一样; 若图形平面不平行于投影面,其投影形状与原图形即不完全一样,而产 生投影变形。,第二节 田野发掘绘图,一、田野发掘绘图的基本要求 二、遗迹图 1 平面图 2 剖面图 3 遗迹图错误分析 三、探方图 1 分层平面图 2 探方总平面图 3 探方四壁剖面图,一、田野发掘绘图的一般要求,田野发掘绘图主要有遗址图、发掘区图、探方图、遗迹图。 发掘工地的负责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考古绘图知识,在作业期间逐一审查田野绘图,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把好质量关。 图面布局 发掘绘图一般绘在米格纸上。把图放在图纸的中上部,平面图上的指北针要放在右上角。把图号、图名、比例、绘者和日期放入图的右下部。

5、文字、说明、图例放在左下部。,二.1 遗迹平面图,表现内容 比例 1:20 绘制方法,表现内容,遗迹平面图的两种类型 顶视图 即遗迹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图形,用以表现没有或现今没有盖(顶)的遗迹,如灰坑、土坑竖穴墓、半地穴式房址的平面图。 把遗迹做水平剖切后的剖视图 即假想去掉遗迹的盖(顶)后,剩余部分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图形,如砖室墓平面图、石棺墓平面图。 绘制内容 遗迹轮廓、遗迹内细节(如龛、灶、台阶、柱洞)、遗迹内可能有布局意义的遗物。 注意事项 在正投影时,如果是被遮挡的隐蔽部分,要用虚线表示。有盖(顶)的遗迹,其平面图中剖割面的实体部分用特殊的图例(如涂黑、间距相等的平行斜线)与

6、其它部分分开。,绘制方法(坐标法),(1)定基线。在遗迹纵轴位置拉基线,作为测量时坐标系的y轴或x轴。附上皮尺。 (2)测绘出轮廓线。测点、由点连线,绘出图形。眼睛所见的是透视图形,还必须想象遗迹正投影时的形状,才能画准。 (3)测绘内部细节。 (4)测绘遗物。观察器物形状时,要用眼从器物上方垂直往下看,才能获得正确的图形。 (5)作注记和说明。器物、骨架的图上编号与实际编号的对应关系。 (6)标出剖口线符号。 (7)标方向。夹角法标方向:用罗盘测出基线和指北针的夹角,然后用量角器在图上标出指北箭头。边框法标方向:把图纸放在基线下,令图上基线与实际基线重合,再把方形边框罗盘放在图纸上,使磁针指

7、向N,沿边框画出指北箭头。 (8)写上图号、图名、比例、绘者、日期。复杂难绘的遗迹,要使测量的坐标值准确,可以使用方格网法。如测绘骨架,用预制的方格网(在方形木框内拉上间距相等的纵横线)罩在骨架上,按小网格测绘。,二.2 遗迹剖面图,剖面图的三种类型 (1)遗迹堆积剖面图 反映出坑内各层堆积的立面状况,而坑的剖面轮廓线又反映出坑穴的形状和尺寸。 (2)遗迹剖面图 只画遗迹在剖切面上的图形,表现出遗迹在假想剖切面处的深度、形状、结构和尺寸。 (3)遗迹剖视图 不但画出在假想剖切面处的图形还画出遗迹被剖切后看到的内部状况。砖室墓都用剖视图画法。,二.2 遗迹剖面图,绘图手法 白描法 只凭借线条表现

8、遗迹形状和堆积的层次。 图例法 对剖面实体部分使用特殊符号(如斜线、涂黑、点子),而使图面增加空间感和质感。,二.2 遗迹剖面图,注意事项 为便于平剖面图对照,一张图纸能容纳下平面图 和剖面图的,就应该把剖面图放在平面图之下,或某一侧,相对应的点线尽量对齐。剖面图的比例和平面图的比例相同。一个或一种剖面图不能满足需要,就要绘几个或几种剖面图。 选择剖切位置要考虑到剖面反映的形状能使别人得到关于遗迹的正确理解,一个剖面要反映较多的内容。在剖切位置上拉基线,有的可以和平面图共用基线。使用坐标法绘图。 遗迹解剖时,要注意及时补绘剖面图。,二.3 常见遗迹图错误分析,(1)对遗迹理解认识不足,从而产生

9、漏画和错画。 (2)没有实测或实际观察形状,想当然地画出遗迹的某一部分,造成错画。 (3)没有掌握正投影原理,不能预见自己所要表现的对象画出后应是什么样,画错了也觉察不到。 (4)表现方式不当。 (5)测量、换算的差错。绘完图要检查。 (6)工作粗糙,不认真。如平面图缺指北方向,没有剖口线,漏写比例,目测粗画。 (7)遗迹解剖后,没有把解剖部分补画上。,三.1 探方分层平面图,绘制内容 每幅图应绘有探方边框线、扩方边框线、隔梁边线、遗迹轮廓线。遗迹内的细节可以适当简化 遗迹画法 开口于哪层下的遗迹,就归入哪层下的平面图中。如果开口在某一遗迹下,其归属同于打破它的遗迹。遗迹轮廓线在投影时被遮挡部

10、分要用虚线表示出来。如袋状坑的底轮廓线就要用虚线表示。遗迹被非同层的遗迹打破时,若不画打破者就不能合理表现被打破的遗迹,这时就要画出,并注明打破者属于上层下遗迹。若不影响,则可不画出。,三.1 探方分层平面图,绘制步骤 绘图时先把探方边框线、隔梁线、扩方线绘出,再绘出指北箭头,写上图号、图名、比例、日期、绘者。每发掘一个遗迹就画一个,把同一层面的所有遗迹发掘完,图才能画完。探方分层平面图也是用坐标法测绘的。探方很浅时,以探方西南角为基点,南边线为x轴,西边线为y轴进行测绘。探方稍深后,需要把测量基线移至探方底部。在探方四边线上,距探方角整米数点插下铁钎子。每当要测量时,把需要的两个相对铁钎挂上

11、线绳,然后用垂球把该线移到探方底,并量出探方底内缩的长度。把皮尺附在探方底的基线上,尺端应留出壁内缩的长度。有些测点离基线较远,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可以用上法再设一条基线并附上皮尺。测量时只要皮尺经过两个基线上皮尺相同的数字点,就能保证测尺与基线垂直,测出的数字也就精确了。其它测绘步骤和要求可参考遗迹平面图的测绘。,三.2 探方总平面图,探方总平面图是在探方发掘完后,根据分层图绘制而成。简洁的办法是把各层图透绘在一张图纸上即成,透绘时切不可把方向弄错。上下层遗迹在投影时发生重叠的,下层遗迹被遮挡的部分要画成虚线。 在遗迹繁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灵活的办法来增加图面反映同一文化(或同一层面)遗迹布局

12、的表现力。如不同文化(或不同层面)的遗迹,可使用不同颜色的线,或使用粗细不同的线。 由于探方总平面图重在表现所有遗迹的相对位置,遗迹结构上的细节和遗物布局可以少表现或者不表现。否则遗迹很多或结构复杂,会使画面繁乱,主次不清。,三.3 探方四壁剖面图,绘制目的 表现探方堆积状况和层位关系。 排列 为了便于本探方四壁剖面图的拼对,一般是把南壁和北壁图放在一张图纸上,东壁和西壁图放在一张图纸上。绘图时要面向探方壁绘图,切不可弄反。图两端要标出东、南、西、北,图下注明是哪个壁。 探方四壁剖面图表现手法 白描画法 它具有统一整齐、易于改动、简单易画、省时省工的优点,宜广泛使用。 完全图例画法 各地层和遗

13、迹堆积分别用不同的图例表示的,具有很强的反映诸堆积质感差别的表现力,最适合报告插图。 部分图例画法 对特殊部分使用图例,因而运用灵活,增强图面的质感差别。如地层用图例,遗迹不用;生土层用图例,其它地层和遗迹不用等。 绘制要求 浅探方的基线可设在地表,深探方的基线要设在腰部,以便测量。基线一定要水平。使用垂球吊线测量各测点。利用坐标法测绘。,第三节 室内器物绘图,一、普通器物的画法 二、三足器的画法 三、器物残片的画法 四、工具、武器等实心物体的画法 五、器物纹饰画法 六、展开图画法 七、用笔技法,一、普通容器的画法,1 画面布局 普通容器的器物图是右半部分画正视图,左半部分画剖视图;使右半部分

14、表现器物外表面细节,左半部分表现器壁剖面及器物内表面细节。一般是圆底圆口器省去顶视图和底视图。一般形制简单的器物只画一幅就够了。复杂的,需要几个视图,增加剖面;有的还要进行隐剖、折线剖等方法。,一、普通容器的画法,2 测绘方法 坐标法 摆放 用米格纸自制同心圆一张。同心圆中过圆心的十字格线AO、CO作为剖视图的剖切线。把器物正放在同心圆纸上,令器物中轴线通过圆心。器物摆放位置不同,绘出器形不一样,要认真选好适当位置,摆好后不再移动。 测量 把三角尺直立在同心圆纸上,使短直边贴在纸面上。三角尺的长直边是测量的y轴,与长直边相交的横格线是x轴,二者相交点是xy坐标系原点。xy所在平面是xy坐标面。

15、当三角尺不动时,可以测出xy坐标面上各点的纵横坐标。当测点不在xy坐标面上时,要前后沿纵格线移动直立的三角尺。这时的图上y轴位置没有改变。有时为了测量方便,要沿横格线左右移动,这时图上y轴位置发生改变,需要重新确定y轴所在的格线。使用两脚规测量时,其一脚尖顶在三角尺直边上,一脚尖顶在测点上(两脚尖要端平持正),那么,两脚尖距离是横坐标,脚尖到同心圆纸面的距离是纵坐标。 一般先量口径、底径、通高,画器物框架。选择测点(转折点、最凸点、最凹点),测绘外轮廓线。由点连线时要把握好转折处的钝锐和曲线的凹凸程度。测绘完一侧时,再移尺测另一侧,器形不对称时不可对折复印。 测出沿、壁、底的厚度,画出剖面。壁

16、厚可用弯脚卡尺测。难以测量壁厚的复原器,可以修复前或修复过程中测量壁厚度。 无法测量部分,内壁线用虚线画。平底器的通高减去内腹高就是底厚(内服高度用直尺竖入可测)。 测绘内外表面的转折线、耳,再绘纹饰、打磨痕、沟槽等细部特征。 剖面绘平行等距斜线,或者全部涂黑,以与其它部分区别。,二、三足器的画法,1 鼎的画法 画鼎一定要注意鼎足与鼎身的遮挡关系和器物形象的完整性。鼎有三种摆法,绘出的图也不一样。把鼎正放在同心圆上,使鼎身的中心轴线通过圆心。 第一种摆法是一足在左,两足在右,绘出的图有不稳重感,但半剖视图切到左边的足,能很好的展示身足的关系。其右侧前足是遮挡鼎身轮廓线的。 第二种摆法是一足在前,两足在后。画出的图有稳定感;但半剖视图不能剖切到鼎足。应注意,前足遮挡了鼎身轮廓线,鼎身又遮住了后两足。 第三种摆法是两足在前,一足在后。这种摆法有两种画法:半剖视图,即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