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赏析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39240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纳兰词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纳兰词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纳兰词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纳兰词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纳兰词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纳兰词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兰词赏析(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谁料晓风残月后, 而今重见柳屯田,纳兰词赏析,一、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性德 (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康熙十五年进士,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一生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八旗军旗,一、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一、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

2、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 在交友上,纳兰性德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真性情、真才子,王国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他陈维崧、朱彝尊并称“清词三大家”。,长相思,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逾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3、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青衫湿遍 (悼亡),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拼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簿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金缕曲 (赠梁汾),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

4、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解题,金缕曲:词牌名,因叶梦得贺新郎词有“谁为我唱金缕”句,而名金缕曲。 用入声部韵词调激越悲壮,用上、去声部韵凄郁。 纳兰这首词是题侧帽投壶图(顾贞观画像),投壶,“第一飘零词客”顾贞观,顾贞观(16371714)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康熙五年中举,改任国史院典籍,官至内阁中书。康熙十年,因受同僚排挤,落职归里,自称“第一飘零词客”。康熙十五年,入内阁大学士明珠府中任塾师。,庄廷鑨明史案,康熙二年(1663)五月二十六日庄廷鑨明史案正式结案

5、,此案先后因此狱牵连千余人,所有被羁押的犯人在杭州虎林军营被集中宣判执行,囚犯集中在弼教坊广场上等候发落。被杀者共七十余人,其中庄廷钺、李令皙、茅元铭、蒋麟征、张寯、韦元介、潘柽章、吴炎、吴之镕、吴之铭等十四人凌迟处死;杭州将军松奎,浙江巡抚朱昌祚以下所有官员,革职查办,撺掇松奎收贿的程维藩被诛。,写作背景,此篇作于清康熙十五年(年)。据顾贞观记云:“岁丙辰,容若年二十有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阅数日,填此曲为余题照。”(见弹指词卷下所附纳兰赠词后贞观自注)这年容若获殿试二甲七名,赐进士出身,并授三等待卫,不久又晋为一等。他以贵介公子,皇帝近待的身份与沉居下僚的顾梁汾相识,不但大有相见恨晚之叹

6、,且对其不幸的遭遇深表同情。,德也狂生耳。,起句十分奇兀,使人陡然一惊。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论语) 狂生:不受世俗观念的浸染,崇尚真性情的人。 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谢朓“谁能久京洛,淄尘染素衣”。淄尘即尘污,比喻世俗的污垢。 乌衣门第,东晋时王导、谢安等名门望族居住乌衣巷。以“乌衣”借指高门贵族之家。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二句意思是说自己生长在豪门望族之家,又在京城里供职,实属偶然。,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李贺浩歌:“买线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用李诗

7、入词,表示对爱惜人才者的敬佩。 战国时赵国平原君好养士,这里借用此典表明作者仰慕平原君的人品,并又有平原君那样礼贤下士,喜好交游的品格,但如此的性格又有谁能理解。成生,纳兰自指。 “谁会成生此意”,透露出孤独落寞的悲哀。失望、彷徨、牢骚之情,统统包含在反诘的口吻之中。,不信道、遂成知己。,上面作者极写心情的抑郁,这正好为得遇知己朋友的兴奋预作蓄势。就在感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他遇到梁汾了。“不信道,遂成知己”。骤然看来,在“不信道”之后,又加上“遂”字,强调意外之感,是为了表达得友的狂喜。这几句,笔势驰骤,极尽腾挪变化之妙。,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晋阮籍为人能青白眼,见礼俗之人为白

8、眼,见高人雅士、与己意气相投者则为青眼。 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里化用杜诗之意,是说你我结为莫逆,年龄都不算老(梁汾时年四十,纳兰二十二),彼此青眼相对,互相器重,而今正当大有可为之年,不须伤悲,应拭去悲慨之泪,振作精神。,君不见,月如水。,末两句以景语作结,喻前途光明。 它是全篇唯一的景语。那一夜,月儿皎洁,凉浸浸的,似是映衬着他们悲凉的情怀,又似是他们纯洁友谊的见证。 词的上片,自道性情,是不拘礼法之士,愿意结交贤士。,共君此夜须沉醉。,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 清稗类钞:“容若风雅好友,

9、座客常满,与无锡顾梁汾舍人贞观尤契,旬日不见则不欢。梁汾诣容若,恒登楼去梯,不令去,不谈则日夕。”,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意谓姑且由那些小人去造谣中伤,要知这种卑鄙的事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蛾眉谣诼:谣言中伤之意。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在纳兰性德看来,古往今来,有才识之士被排斥不用者多如牛毛,顾贞观等受到不公的待遇也自不可避免。不合理的现实既已无法改变,他便劝慰好友,大家都不要去管,一醉了事。这种一醉解千愁的作法,固然是逃避现实的表现,但诗人冷峭的情绪,乃是愤怒与消极的混合物。,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从顾贞观等今古才人的遭遇中,诗人想到自己。在污浊的社

10、会中,过去的生涯,毫无意趣,将来的命运,也不值一哂,因而他发出了“寻思起,从头翻悔”的感叹。在词的开头,诗人已透露出他对门阀出身的不屑,这里再一次申明,是强调他和顾贞观有着同样的烦恼,对现实有着同样的认识,他和顾贞观一起承受着不合理社会给予的压力。在这里,通过诗人对朋友安慰体贴相濡以沫的态度,我们也看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激忿。,一日心期千劫在, 后生缘,恐结在他生里。,劫,佛家语,谓天地一成一毁为一劫。此句意为你我一日心期相许,成为知己,即使横遭千劫,情谊也会长存的。 佛家以为人死后还能来世再生。这里是说来生你我还有交契的因缘。 在不期然得遇知己的时刻。他郑重表示,一旦倾心相许,友谊便地久

11、天长,可以经历千年万载。同时,彼此相见恨晚,只好期望来世补足今生错过的时间。,诗谶,顾贞观称:“岁丙辰(年),容若二十有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阅数日,填此词为余题照。极感盛意,而私讶“他生再结”,语殊不祥。何竟为乙丑五月之谶也,伤哉!”,然诺重,君须记。,再三叮咛,强烈地表达与顾贞观世世为友的愿望。 全词情真意切而神韵不失,不加雕饰而直抒胸怀。人生现实的悠悠不平,面对真诚的友谊,足可以“冷笑置之而已”!而“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已然超脱生死。 据徐釚在词苑丛谭中说,此词一出,“都下竞相传写,于是教坊歌曲间,无不知有侧帽词者。比之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柳屯田

12、,有过之而无不及”。,小结,1、直抒性灵,感情真率。王国维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2、化用名句,运用典故。以故为新,点铁成金。 这首金缕曲显得既酣畅,又深沉;既慷慨淋漓,又耐人寻味。这首词没有华丽的词藻,却使人读来五内沸腾,神摇魄荡,感觉到作者字字句句,出自肺腑。,容若的爱情,一、表妹雪梅 据说纳兰性德在正式娶妻之前,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就是他的表妹雪梅。雪梅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在纳兰家。这位表妹冰清玉洁,才智过人。纳兰性德和表妹相知相爱,心心相印,私订终身,但他们的爱情遭到了纳兰母亲的激烈反对。母亲固执地认为,一个父母双亡的孩子,即使她是自己的亲外甥女,她也是“丧

13、门星”,怎么能把这种“不祥”带给自己最心爱的长子呢? 不管纳兰和雪梅如何的苦苦哀求,母亲都不为所动。为了拆散这对“冤家”,父母想了一个办法,把雪梅送入了宫中,从此两人就再也不能相见了。坚贞的雪梅为了保全自己的清白,在宫中吞金自尽,纳兰性德得知消息以后痛不欲生,大病了一场。,二、原配卢氏 二十岁时,他奉父母之命,和两广总督兼兵部尚书卢兴祖之女、时年十八岁的卢氏成婚。虽然不像表妹那样贴心贴肺,但纳兰和正妻卢氏的感情倒也如胶似漆。然而,由于工作需要,纳兰常常入值宫禁或随皇帝南巡北狩,这对少年夫妻聚少离多,纳兰只好把万千情丝倾泻在词章里。 他们至真至美的爱情只持续了三年,卢氏就因产后受寒而去世。纳兰写

14、下了一系列悼念亡妻的词章,声声啼血,字字连心。,三、关氏、颜氏 在卢氏死后,纳兰另结新欢,与关氏结为夫妇。在那个年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何况纳兰容若这个生活在繁花著锦衣食无忧之中。虽容若不以“人间富贵花”自居,当年他也确是人间富贵人。人是感情的动物,纳兰也不例外。对关氏或许是由一段感情到另一段感情的过渡罢了。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是一种矛盾的心理。容若对她的爱有多深,我们现在也是看不出了。 同时,容若还有一位侧室颜氏,了解尚少。,四、才女沈宛 沈宛为江南艺妓,才华横溢。纳兰曾纳她为侍妾,后被迫分离。不过,容若似乎对这段分离始终耿耿于怀。似乎觉得自己辜负了她。而在他快要离开人世之时却不知现在的她身在何处。别人若对不起自己将很快忘记,以容若的性格,自己若对不起别人,那将是终生不忘。只是在他生命垂危时,“近来怕说当年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几分自责,几分自嘲,他或许也认为这段分离是冷落了一个不该冷落的人才会对她深怀歉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