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绪论2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36944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7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行政学绪论2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公共行政学绪论2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公共行政学绪论2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公共行政学绪论2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公共行政学绪论2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行政学绪论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行政学绪论2(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行政学,Public Administration,绪论,一、公共行政概述 二、公共行政的理论与实践 三、公共行政学研究 复习题 案例与思考,一、公共行政概述,行政学、公共管理学、公共行政学、公务管理学、政府管理学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行政是有关政府或公共团体的一切活动” 1. 与公众有关的事务,需由政府或公共团体来处理者;2.涉及政府部门的组织与人员;3.政策的形成、执行与评估;4.运用管理的方法以完成政府机关(构)的任命与使命;5.以公法为基础的管理艺术;6.以达成公共福祉与公共利益为目的。 古

2、德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公共行政的规范性意涵,管理的认知途径:公共行政关注的是效能、效率和绩效。 政治的认知途径:行政应以回应民众需求与善尽民主责任为依归,行政机关应以更积极的态度涉入公共政策制定的政治过程。 法律的认知途径:公共行政是:“执法过程中对宪政价值的实践”,(一)公共行政的含义,三个角度: 1.政府的组织结构。 两种观点:小政府和大政府 W.魏洛比,菲利克斯.尼格罗和劳埃德.尼格罗 2.从政治与行政的关系角度:古德诺的行政二分法 3.从管理的角度 :古立克的POSDCORB。,公共行政的含义,公共行政就是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

3、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 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活动是依法进行且有效的,(二)公共行政的产生及其功能,产生: 一是民族国家的建立为公共行政奠定了基本框架:分权制衡原则;官僚制度;劳动分工和专业化。 二是与现代公共行政精神相联系:主权在民思想;法制精神;效率概念。,公共行政的功能,四大功能: 1.管制功能; 2.服务功能; 3.维护功能; 扶助功能。 行使功能的方式变化:从消极的运作走向积极的运作;从直接的运作走向间接的运作;从集权的运作走向分权的运作。,公共行政的原则,1.法制原则; 2.服务原则; 3.效率原则; 4.责任原则。,二、公共行政的理论与实践,(一)西方的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 (二)转型时

4、期的中国公共行政 (三)知识经济社会与公共行政,(一)西方的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肇端: 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行政研究 1926年罗纳德怀特行政学导论 1927年魏洛比公共行政原理,1.古典学派,研究出发点和目标是“效率和经济”,注重行政程序、组织结构和行政原理研究,研究着重于规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 三位代表人物: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泰勒 古立克和厄威克行政学散论对古典理论基本原理的归纳,古立克的POSDCORB七要素说,Planning Organizing Staffing Directing Coordinating Reporting Budgeting,2.行为学派,梅

5、奥的霍桑实验 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说 麦克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3.决策学派,西蒙行政行为:行政组织中决策程序的研究,管理就是决策 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 埃佐尼德综视(混合扫描)模式是将理性模式与渐进模式结合起来的模式。,4.系统学派,切斯特巴纳德:结构性概念和动态性概念 生态理论和权变理论,5.经济学家的贡献,公共选择理论:布坎南,人是理性的自利主义者,自身利益最大化,选举制度的良性运转,强调选择的自由、相互交易和合作的自由 代理理论 新制度经济理论:四大部分:制度的构成、制度的起源、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概念: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制

6、度需求、制度供给、制度均衡与制度非均衡,新公共管理理论,直接推动力:西方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即社会转型和社会危机 “管理主义”、”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企业家政府”,新公共管理的特征,1.偏离传统的公共行政 2.以市场取代官僚组织 3.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 4.政府的某些功能通过市场的测试而承包出去 5.把公众视为公共管理机构的客户 6.在资源使用中强调节省 7.在公共部门引入更多的竞争性,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的改革政府 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批评: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新公共管理的评价,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公共行政理论

7、产生的历史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完成了产业革命;,2、工业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人口向城市集中;,3、城市膨胀、政府职能扩大,管理内容增加,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激增;,4、管理科学的产生为行政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5、英国文官制度(merit system)、美国三权分立制公共管理实践,(二)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1、 1865年,德国学者冯.史坦因: 行政学,最早使用“行政学”一词,主要是在行政法的意义上使用;,2、 1887年,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 行政学之研究一文,“行政学”作为一个行政管理学的概念,标志

8、现代意义上的行政学在西方的产生;,3、1900年,美国学者F.J.古德诺(Franc J. Goodnow ):政治与行政:对政府的研究一书,提出应政治与行政分离的主张,促成了行政学从政治学母体中的分离;,(三)、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三个阶段,1、 传统管理时期(1900-1930): “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X理论时期”,(1)1911年:美国工程师, “科学管理”之父, F.W.泰勒 科学管理原理,把管理的理论和原则、方法移植到行政理论中,A. 任务管理:单位时间里工人完成的工作量;,B. 标准化管理:将计划和执行分开,成立“计划室”,完成标准化管

9、理,C. 管理阶层的出现:所用权和经营权的分离,(2).1916年:法国工程师, 法国“科学管理”之父,H.法约尔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提出了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关系理论;,法约尔管理14原则:,A. 分工(division of labor ):减少浪费、增加产出,培训人员;,B. 权力(authority): 实行正式的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的统一,强调权责一致; 个人权力,个人的智慧、经验、道德品质、领导能力等;,C. 纪律(discipline):建立以服从和尊重为基础的组织和雇员间的关 系,有力的领导,有明确的协议、审慎的制裁;,D. 指挥(direction):每个下属只能有一个上司,双

10、重领导对权力、稳 定、效率将产生负面影响;,E. 指导(guidance):组织只能有一个计划、一个目标、一个负责人; 组织应集中精力,协调力量,统一行动;,F. 利益(good):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消除无知、野心、自私和 懒惰等人性弱点;,G. 报酬(reward):合理的报酬机制是为了体现雇员的价值以及增强 其积极性;,H. 集权(centralization of state power ):自上而下进行管理,权力最 终归属最高领导者; 集权并不表明制度的好与坏,具有相对性;,I.等级链(hierarchical chain ):权力线,组织从上而下形成明确而无间断的等级、权力和沟通

11、渠道;表明权力等级的顺序和传递信 息的途径 跳板原则(gangway):允许横向进行交往和联系,但各方都需同意且 上级随时了解情况才可以,兼顾纵向统一原则和横向联系原则;,I. 秩序(order):工作任务应有严密的安排,形成进退有序的工作规范;,J. 平等(equality):人格平等而非职位平等,以此构建人际关系的基础,K.稳定(stabilization):制定稳定的用人计划,进行人力资源开发;,L.主动性(go-aheadism):诱导和劝告组织中所有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M.团队精神(team spirit):和谐的团队氛围,增强凝聚力;,法约尔组织原则:15名员工需要1名管理人员,

12、往上各级则均以4:1 的比例为基础,如60人需4个管理人员和1个上司; 管理幅度和层次问题;,(3).马克思.韦伯(Max Weber):“组织理论”之父,官僚科层组织;,A. 官僚模型(Bureaucracy Model):表 明组织设计的规范和特点;,B.组织的基础:权力;,a.传统权力(traditional authority): 世袭而来,来自对传统文化的信仰和对个人明确而特殊尊重,如英国、日本的皇室;,b.超人权力(charismatic authority): 个人奋斗而来,来自领导者的意志和强制性权威;,c.法定权力(legal authority): 选举而来,来自法律和社会

13、契约; 这种权力构成了官僚组织的基础,(3).行政管理学早期的“三杰”:,A.1926年,美国人L.D.怀特行政学导论,全美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 近世公共行政的趋势、联邦主义者、外国的文官制度,B.1927年,美国人W.F.魏罗毕(W.F. Willoughby)行政学原理; 现代国家的政府,C.1930年,美国人J.M.费富纳(Jnhn M.Pfiffner)行政学;,(4).传统管理时期行政学的特点,A.侧重行政组织、制度和程序的研究,忽视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B. 注重组织的静态研究,忽视动态研究;,C. 注重效率的提高,忽视人的尊严和行为的研究;,2、 行为科学时期(1930-1960

14、),(1).1927-1932年:哈佛大学的E.梅奥(Elton Mayo), 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提出行为科学的核心内容人际关系学,A.行为科学的由来: 194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福特基金会 资助该校“个人行为与人群关系”研究计划,B.行为科学的发端: 1927-1932年: 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实验”Hawthorne Experiments,a.第一阶段:继电器装配室和云母剥离室实验 客观物质条件(工作环境、工时长短、身体状况等)并不是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原因,工人的情绪;,b.第二阶段:访谈实验 证明士气和监督的因观关系,而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信息沟通,参与管理(participan

15、t management)是提升士气的关键;,c.第三阶段:绕线机组实验, 证明了组织中非正式组织(unofficial organization)的客观存在;,(2).1940年:A.H.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 需要层次理论; 人类动机理论(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1943年,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需要,归属或承认的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生理需要,(4). 1960年:D.麦克雷戈(Douglas Mcgregor)的“X-Y理论”:反映了人性论的基本问题 。企业的人性面

16、,“X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不诚实、好逸恶劳、不负责的,应以严 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Y理论”:认为人的本性并非都是天生厌恶工作、而是勤劳和负责 的,关键在于引导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3).1952年:赫茨伯格(Fredetick Herzberg)的激励保健因素理论,(6). 卢音(Kurt Lewin)的团体动力学;,(7). 弗洛姆(Victor H. Vroom)的期望纪律模式理论;,(8). 斯金纳(B.F. Skinner)的强化理论;,(5).威廉.大内: ;,A.“X理论”和“Y理论”各有千秋,但都失之偏颇;,B.人既非绝好也非绝坏,人是人性和兽性的结合体;,C.管理方法应权变,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行为科学时期行政学的特点:,A.侧重行政组织内部人员的作用,忽视外界环境对人员的影响;,B. 注重个别具体的事实研究,忽视整体和系统视角研究;,C.把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