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736178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计科二班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评分:2016年12月28日实验一 验证74LS181运算和逻辑功能1、实验目的(1) 掌握算术逻辑单元(ALU)的工作原理;(2) 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3) 画出逻辑电路图及布出美观整齐的接线图;(4) 验证4位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181)组合功能。2、实验原理ALU能进行多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4位ALU-74LS181能进行16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74ls181芯片介绍:该芯片总共由22个引脚,其中包括8个数据输入端(A0、A1、A2

2、、A3,B0、B1、B2、B3,其中八个输入端中A3和B3是高位),这八个都是低电平有效。还包括S0、S1、S2、S3这四个控制端,这四个控制端主要控制两个四位输入数据的运算,例如加、减、与、或。CN端处理进入芯片前进位值,M控制芯片的运算方式,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F0、F1、F2、F3是四个二进制输出端,以一个四位二进制形式输出运算的结果。CN4记录运算后的进位。功能表如下:方式M = 1 逻辑运算M = 0算术运算S3 S2 S1 S0逻辑运算CN=1 (无进位)CN =0 (有进位)0 0 0 0F=/AF=AF=A加10 0 0 1F=/(A + B)F=A + BF=(A + B

3、) 加10 0 1 0F=(/A ) BF=A + /BF=( A + /B )加10 0 1 1F=0F=负1(补码形式)F=00 1 0 0F=/(A B)F=A加A ( / B)F=A加A / B加10 1 0 1F=/BF=(A + B) 加A / BF=(A + B)加A / B加10 1 1 0F=A BF=A减B减1F=A减B0 1 1 1F=A/BF=A (/ B)减1F=A (/ B) 1 0 0 0F=/A +BF=A加A BF=A加A B加11 0 0 1F=/( A B)F=A加 BF=A加B加11 0 1 0F=BF=( A + /B )加A BF=( A + /B

4、)加A B加11 0 1 1F=ABF=AB减1F=AB1 1 0 0F=1F=A加 AF=A加 A加11 1 0 1F=A + /BF=(A + B) 加 AF=(A + B) 加 A加11 1 1 0F=A + BF=(A + / B) 加 AF=(A + / B) 加 A加11 1 1 1F=AF=A 减1F=A (上表中的“/”表示求反)ALU-74LS181引脚说明:M=1 逻辑运算,M=0算术运算。引 脚说 明M 状态控制端M=1 逻辑运算;M=0算术运算。S3 S3 S1 S1运算选择控制S3 S3 S1 S1决定电路执行哪一种算术A3 A2 A1 A1运算数1,引脚3为最高位B

5、3 B2 B1 B0运算数2,引脚3为最高位Cn 最低位进位输入Cn =0 有进位;Cn =1 无进位;Cn+4本片产生的进位信号Cn+4=0 有进位;Cn+4=1 无进位;F3 F2 F1 F0F3 F2 F1 F0运算结果,F3为最高位3、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图:验证74LS181型4位ALU的逻辑算术功能S3 S2 S1 S0数据1数据2算术运算(M=0)逻辑运算(M=1)CN=1 (无进位)CN =0 (有进位)0 0 0 0AH5HF=AHF=BHF=5H0 0 0 1AH5HF=FHF=0HF=0H0 0 1 0AH5HF=AHF=BHF=5H0 0 1 1AH5HF=FHF=0HF

6、=0H0 1 0 0FH1HF=DHF=EHF=EH0 1 0 1FH1HF=DHF=EHF=EH0 1 1 0FH1HF=DHF=EHF=EH0 1 1 1FH1HF=DHF=EHF=EH1 0 0 0FHFHF=EHF=FHF=FH1 0 0 1FHFHF=EHF=FHF=FH1 0 1 0FHFHF=EHF=FHF=FH1 0 1 1FHFHF=EHF=FHF=FH1 1 0 05H5HF=AHF=BHF=FH1 1 0 15H5HF=AHF=BHF=FH1 1 1 05H5HF=4HF=5HF=5H1 1 1 15H5HF=4HF=5HF=5H4、总结及心得体会本实验通过一个设计一个简

7、单的运算器,使我熟悉了Multisim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并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电路设计与分析的能力,并对我做下一个运算器的实验有一定的帮助。因为是之前实验课做过的实验,再次做起来过程比较流畅,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问题,实验的测试结果与预期的一致。该芯片总共由22个引脚,其中包括8个数据输入端(A0、A1、A2、A3,B0、B1、B2、B3,其中八个输入端中A3和B3是高位),这八个都是低电平有效。还包括S0、S1、S2、S3这四个控制端,这四个控制端主要控制两个四位输入数据的运算,例如加、减、与、或。CN端处理进入芯片前进位值,M控制芯片的运算方式,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F0、F1、F2、F3

8、是四个二进制输出端,以一个四位二进制形式输出运算的结果。CN4记录运算后的进位。其中AEQB、P和G 这三个端口与本实验无关,所以这里不做额外介绍。实验二 运算器(2)1、实验目的(1) 熟练掌握算术逻辑单元(ALU)的应用方法;(2) 进一步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原理;(3) 画出逻辑电路图及布出美观整齐的接线图;(4) 熟练掌握有关数字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5) 熟练掌握子电路的创建及使用。2、实验原理本实验仿真单总线结构的运算器,原理如图2-2所示。相应的电路如图2-3所示。电路图中,上右下三方的8条线模拟8位数据总线;K8产生所需数据;74244层次块为三态门电路,将部件与总线连接

9、或断开,切记总线上只能有一个输入;两个74273层次块作为暂存工作寄存器DR1和DR2;两个74374层次块作为通用寄存器组(鉴于电路排列情况,只画出两个通用寄存器GR1和GR2,如果可能的话可设计4个或8个通用寄存器);众多的开关作为控制电平或打入脉冲;众多的8段代码管显示相应位置的数据信息;核心为8位ALU层次块。单总线结构的运算器示意图3、实验内容在Multisim画出电路图并仿真8BIT_ALU_BLOCK74244_BLOCK74ls273_BLOCK74374_BLOCKK8_BLOCK运算器示意图完成下列操作:(1) 说明整个电路工作原理。答:同上文实验原理。(2) 说明74LS

10、244N的功能及其在电路中作用,及输入信号G有何作用;答:74LS244为3态8位缓冲器,一般用作总线驱动器,没有锁存的功能,是一个暂存器,它根据控制信号的状态,将总线上地址代码暂存起来。在电路中在部件与总线之间起开关作用,信号G为低电平有效。(3) 说明74LS273N的功能及其在电路中作用,及输入信号CLK有何作用;答:74LS273是一种带清除功能的8D触发器, 1D8D为数据输入端,1Q8Q为数据输出端,正脉冲触发,低电平清除,常用作数据锁存器,地址锁存器。在电路中作为数据锁存器,输入信号CLK上跳沿触发工作。(4) 说明74LS374N的功能及其在电路中作用,及输入信号CLK和OC有

11、何作用;答:74LS374为具有三态输出的八D边缘触发器。在电路中寄存数据,CLK上跳沿触发工作,OC为低电平时连接,OC为高电平时断开。(5) K8产生任意数据存入通用寄存器GR1。答:在运算器电路图中将左边的开关全置为1,右边X7的G信号也置为1,使所有模块断开。在K8层次块中通过调节开关在总线上产生数据,将与K8相连的X2的信号G置为0,使数据输出。将寄存器GR1的OC端和CLK端置为0,再将CLK置为1,使总线上的数据存入通用寄存器GR1。(6) K8产生任意数据存入通用寄存器GR2。答:与(5)操作相同,将GR1的OC端和CLK端改为GR2的OC端和CLK端即可。(7) 完成GR1+

12、GR2GR1。答:将X2的G信号置为1,将X10和X6的G信号置为0,使GR1的数据存入暂存器X6,将X3的CLK端置0再置1,使数据存入锁存器X3存起来,并将X10和X6的G信号置1。用类似操作将GR2的数据存入锁存器X11存起来。再将X7的G端口置0,将S0S3置为1、0、0、1,M端置为0,CN端置为1,使X3和X11里面的数据相加存入X7。将X7的G信号置为0,使数据传入主线。将GR1的OC端置0,CLK端置0在置1,将总线上的数据传入GR1。(8) 完成GR1-GR2GR2。答:与(7)操作基本相同,将S0S3置为1、0、0、1,M端置为0,CN端置为1改为将S0S3置为0,1,1,

13、0,M端和CN端也置为0。(9) 完成GR1GR2GR1。答:与(7)操作基本相同,将S0S3置为1、0、0、1,M端置为0,CN端置为1改为将S0S3置为1,1,0,1,M端置为1。(10) 完成GR1GR2GR2。答:与(7)操作基本相同,将S0S3置为1、0、0、1,M端置为0,CN端置为1改为将S0S3置为0,1,1,1,M端置为1。(11) 完成GR1GR2GR1。答:与(7)操作基本相同,将S0S3置为1、0、0、1,M端置为0,CN端置为1改为将S0S3置为0,1,1,0,M端置为1。(12) GR1GR2。(“”表示逻辑非运算)答:基本操作与上面相同,但只传GR1的数据。将S0S3置为1、0、0、1,M端置为0,CN端置为1改为将S0S3置为0,0,0,0,M端置为1。使GR1传入X7,将X7的G信号置为0,使数据传入主线。将GR2的OC端置0,CLK端置0在置1,将总线上的数据传入GR2。(13) GR2GR1。答:与(12)操作基本相同,将GR1改为GR2即可。4、总结及心得体会通过本实验我学会了自定义各种层次模块,弄清楚了74LS244、74LS273、74LS374等数字元件的基本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