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一)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36873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明清文学(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元明清文学(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元明清文学(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元明清文学(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元明清文学(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明清文学(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明清文学(一)(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代文学,杂剧,“杂剧”的名称,约始见于晚唐时期。 “杂剧”最初是一个总的、概括的名称,包括各种各样的戏、杂戏。宋、金两代也都有杂剧,但仍然不是纯粹的戏剧。到了元代,在前代歌舞剧、滑稽剧和说唱文艺的基础上,发展为真正、纯粹而成熟的戏剧。于是沿用了“杂剧”这个名称,并用它明确地专指这种正式戏剧。,元杂剧的历史渊源,元杂剧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戏剧样式。 其渊源:宋金杂剧、金院本、诸宫调、散曲等。 注释: 金院本:乃行院人,即妓女、乐人、伶人、乞者等冲州撞府流动演出使用的戏剧脚本,故名院本。处于金杂剧的末期。,杂剧的体制,构成杂剧体制的要素:楔子、折、宾白、曲调。 折:或写作“摺”,南戏和后来的传奇里则

2、写作“齣”或“出 。 元杂剧全剧一般分为四折,偶尔有五折或六折的。一折,略相当于现代戏剧的一幕。一折之中又可分为几场。 从乐曲方面看:一折,相当于散曲的一套,所用的曲子数目不限,视剧情的繁简而定,一般由十来支曲子组成 。每折最末的曲子照例用“煞”或“尾”作为一套乐曲的结尾。,在音韵方面:元杂剧产生于中国北部,故所用音韵以当时北方音为准。唱曲中,平、上、去三声通押;无入声;凡入声字,分别列在平、上、去三声内。 元杂剧所用的韵部,与传统韵文、诗词等所用的韵不同。,押韵,杂剧同一折中各曲子,押同一韵类;一般每句都押韵。如汉宫秋第一折: 【仙吕点绛唇】车碾残花,玉人月下、吹箫罢。未遇宫娃,是几度添白发

3、。,楔子,位置:在第一折之前或折与折之间。 功用:简单地交代人物、情节,埋伏线索,或加紧前后折联系。起着开场或过场的作用。也有些剧本没有楔子。,宾白,宾白: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元剧宾白,基本上用的是元代的口语;有时,也采用诗、词、或长短不齐的顺口溜等韵语。 宾白的类型: 对白; 独白; 旁白剧本中写作“背云”。 带白剧本中写作“带云”。唱辞中间偶尔插入几句说白叫做带白。只有主唱的脚色才可能有“带白” 。,李逵负荆第一折,(李逵云)人道我梁山泊无有景致,俺打那厮的嘴! (唱)【醉中天】俺这里雾锁着山秀,烟罩定绿杨洲。(云)那桃树上一个黄莺儿,将那桃花瓣儿啖阿啖阿,啖将下来,落在水中,是好看也。我曾

4、听的谁说来? 我试想咱:哦!想起来了也,俺学究哥哥道来。(唱)他道是轻薄桃花逐水流”。(云)俺绰起这桃花瓣儿来, 我试看咱。好红红的桃花瓣儿!(做笑科,云)你看我好黑指头也!(唱)恰便是粉衬的这胭脂透。 (云)可惜了你这瓣儿,俺放你趁那一般的辨儿去。我与你赶,与你赶,贪赶桃花瓣儿。(唱)早来到这草桥店垂杨的渡口。 (云)不中,则怕误了俺哥哥的将令,我索回去了。(唱)待不吃呵,又被这酒旗儿将我来迤逗他他他,舞东风在曲律杆头。,题目正名,位于全剧最后,在散场时念出来的。 形式:多用两句或四句对子,总括全剧内容,并以末句中几个关键字作为本剧的简名。如窦娥冤(古今名家杂剧本)最后的题目正名写作: 题目

5、 后嫁婆婆忒心偏,守志烈女意自坚。 正名 汤风冒雪没头鬼,感天动地窦娥冤。,脚 色,分为四大类:末、旦、净(包括丑)、杂。以末、旦为主,每类之中尚可分出许多细目 。 末:剧中的男脚;约相当于传奇及京剧里的“生”。剧中男主脚叫做“正末”。另有副末、冲末、大末、外末等。 旦:剧中的女脚。女主脚叫做“正旦”;另有别旦、贴旦、外旦、老旦、大旦、小旦、花旦、色旦、搽旦等。 正末和正旦是元杂剧里两种主唱的脚色,故用这两种脚色扮演剧中主要人物。由正末主唱的脚本叫“末本”,由正旦主唱的脚本叫“旦本”。,净:以扮演刚强凶猛的人为主。有净、副净、二净、丑等名目。 杂:不属于以上三类,或脚色不明的其他杂脚。如:孤(

6、官员)、祗从(侍从人员)、卒子(士兵)、细酸(书生、穷秀才)、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俫儿(小孩子)、邦老(盗贼)、曳剌(l)(番兵)、杂当(杂色人等)等。,面部化装,脸谱人物类型: 红脸:忠义正直; 黑脸:鲁莽勇敢; 白脸:表现机智狡诈奸佞; 黄脸:有心计、暴烈不外露; 蓝脸:刚强凶猛而有心计; 绿脸:性格顽强急躁。,剧场、戏台,戏台分前后两部分,前台是演出和乐队伴奏的地方:后台叫做“戏房”,是演员化装和休息的地方。 前台通向后台的供演员上、下场的门,叫做“鬼门道”或“古门”。,演出,1、冲场:首先出场的脚色,通常为冲末,术语叫做“冲场”。 2、上场诗: 脚色出场之后,一般先念四句上场

7、诗(或叫做定场诗)。 不同类型人物常用的上场诗: 老旦出场念:“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较穷苦一点的老旦,则念:“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恶霸或花花公子出场念:“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闻着名儿脑也疼,只我是有权有势x x x。” 买卖人出场念:“买卖归来汗未消,上床犹自想来朝;为甚当家头先白?日夜思量计万条。”,3、唱,唱,是元杂剧的主体,以代言体的方式,由主唱脚色来演唱,可以抒情、叙事、议论、描写、对答。“唱”与“科”“白”相结合,构成杂剧的整体。 一般全剧主唱的仅限于一种脚色,即由正末或正旦唱。,4、科,科:

8、元杂剧里,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情态的戏剧动作,叫做“科” 或“介”。 如:叹气“做叹科” ,两人相见“做相见科”,向人道谢“做谢科”;一个动作重复了三次“三科了” 。,5、收场,断出/断了:元杂剧在全剧将结束的时候,由一个地位较高的人物出场,对剧情作最后总括,然后念一首诗或七字句的顺口溜,也偶有念词的。诗的内容概括剧中主要情节,并加以褒贬评判,元刊本谓之“断出”或“断了”。 一般位于第四折最末一曲之后、题目正名之前。念完了断词和题目正名,就收场,全剧结束。,博望烧屯最末一曲唱完,由刘备出场下断: (刘末断出):因为那曹操奸雄,将夏侯惇拜为先锋。遇赵云佯输诈败,追赶到博望城中。着云长提闸放水,使刘封

9、簸土扬尘。俺军师故使巧计,举火箭博望烧屯。则今日收军罢战,再不许起动刀兵。 题目 关云长提闸放水 正名 诸葛亮博望烧屯,关汉卿:元杂剧之父,熊自得析津志称关汉卿:“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臧懋循元曲选序谓关汉卿:“至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者,或西晋竹林诸贤托杯酒自放之意”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南吕一枝花】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我

10、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蜡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

11、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西厢记,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创作杂剧计14种。完整保留下来的,除西厢记外,还有破窑记四折和贩茶船、芙蓉亭曲名一折。其他作品,均散佚不传。 崔莺莺故事流变: 元稹莺莺传(会真记)宋赵令畤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西厢记杂剧,对西厢记的赞誉,王伯良新校注古本西厢记评语

12、:“实甫西厢,千古绝技;微词奥旨,未易窥测。” 陈继儒陈眉公先生批评西厢记:“千古第一神物。” 李贽焚书杂说:“化工之作。” 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读西厢记法:“不是何人做得出来,是他天地直会自己劈空结撰而出。” 俄柯尔施主编、瓦西里耶夫著的中国文学史纲要:“单就剧情的发展来和我们最优秀的歌剧比较,即使在全欧洲也找不到多少像这样完美的剧本。”,西厢记,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 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 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 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圞,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楔 子,(外扮老夫人上开)老身姓郑,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国,不幸因病告殂。只生得个小女,小字莺莺,年一十九岁,针指女

13、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老相公在日,曾许下老身之侄乃郑尚书之长子郑恒为妻。因俺孩儿父丧未满,未得成合。又有个小妮子,是自幼伏侍孩儿的,唤做红娘。一个小厮儿,唤做欢郎。先夫弃世之后,老身与女孩儿扶柩至博陵安葬;因路途有阻,不能得去。来到河中府,将这灵柩寄在普救寺内。这寺是先夫相国修造的,是则天娘娘香火院,况兼法本长老又是俺相公剃度的和尚;因此俺就这西厢下一座宅子安下。一壁写书附京师去,唤郑恒来相扶回博陵去。我想先夫在日,食前方丈,从者数百,今日至亲则这三四口儿,好生伤感人也呵!,【仙吕】【赏花时】夫主京师禄命终,子母孤孀途路穷;因此上旅榇在梵王宫。盼不到博陵旧家,血泪洒杜鹃红。今日暮春天气,好生

14、困人,不免唤红娘出来分付他。红娘何在? (旦俫扮红见科)(夫人云)你看佛殿上没人烧香呵,和小姐散心耍一回去来。(红云)谨依严命。(夫人下)(红云)小姐有请。(正旦扮莺莺上)(红云)夫人着俺和姐姐佛殿上闲耍一回去来。(旦唱) 【幺篇】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并下),(正末扮张生骑马引仆上开)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先人拜礼部尚书,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后一年丧母。小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即今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唐德宗即位,欲往上朝取应,路经河中府过。蒲关上有一故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后弃文

15、就武,遂得武举状元,官拜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着蒲关。小生就望哥哥一遭,却往京师求进。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仙吕】【点绛唇】游艺中原,脚根无线,如蓬转。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 【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才高难入俗人机,时乖不遂男儿愿。空雕虫篆刻,缀断简残编。 行路之间,早到蒲津。这黄河有九曲,此正古河内之地,你看好形势也呵!,【油葫芦】九曲风涛何处显,则除是此地偏。这河带齐梁分秦晋隘幽燕。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

16、浮桥,水上苍龙偃;东西溃九州,南北串百川。归舟紧不紧如何见?却便似弩箭乍离弦。 【天下乐】只疑是银河落九天。渊泉、云外悬,入东洋不离此径穿。滋洛阳千种花,润梁园万顷田,也曾泛浮槎到日月边。,话说间早到城中。这里一座店儿,琴童,接下马者。店小二哥那里?小二上云自家是这状元店里小二哥。官人要下呵,俺这里有干净店房。末云头房里下,先撒和那马者!小二哥,你来,我问你:这里有甚么闲散心处?名山胜境,福地宝坊皆可。小二云俺这里有座寺,名曰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盖造非俗: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云汉。南来北往,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则除那里可以君子游玩。末云琴童,料持下响午饭。俺到那里走一遭,便回来也。童云安排下饭,撒和了马,等哥哥回家。下,法聪上小僧法聪,是这普救寺法本长老座下弟子。今日师父赴斋去了,著我在寺中,但有探长老的,便记着,待师父回来报知。山门下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