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友互助组织建立与发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712925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78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友互助组织建立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病友互助组织建立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病友互助组织建立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病友互助组织建立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病友互助组织建立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友互助组织建立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友互助组织建立与发展(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第三篇 病友互助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中华民族是一个家族聚居与群体聚居的民族,无论是老城区的街 坊邻居还是小村里的村集体村小组, 大多保持有良好的交流与互助氛 围。在传统文化保留较好的群体中尤其如此,客家的“排屋楼”便是 一个很好的例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虽然内敛,然而却喜 好聚集,非正式的关系(朋友、亲戚、邻居)通常形成了人们主要的 支持系统,因而人情关系在中国人心里是十分重要的。相反,正式的 关系,如专业部门(医院、学校、社会组织)和工作单位常常称为次 要的系统,人们大多不会首选这样的系统进行求助,而是在主要支持 系统失去作用之后,才考虑正式的途径。例如,一个人生病后并非直 接

2、想到问医生,而是问自己的亲戚朋友有没有得过这样的病的,以及 他们有没有认识这方面的专家可以帮忙咨询的。 这样的文化特征一方 面使正式组织的功能不便于发挥,以看病为例,人们总是更相信和自 己有社会关系的医生或朋友,而不一定是某医院的专家医生。而对于 社会工作者来说,人们要与社工建立起信任关系,并分享自己的家事 十分不易,反而对着一个同龄相似遭遇的朋友就很愿意倾述。因此,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 使得医务社工的服务侧重点除了关注社工直接 服务之外,还要为病友提供更多的非正式支持系统,病友会便是其中 之一。本章将重点阐述病友会的形成、发展,以及病友会中如何培养 自助和互助力量。 3.1 病友互助组织的

3、概念与价值 病友互助组织即由患同类型或相似疾病的病友所组成的, 以促进 疾病康复与互相帮助为目的的病友团体。除了病友互助组织而外,国 内还有“病友会” 、 “病友俱乐部”等称呼。作为社会人,每个人都需 要在社会中寻找认同感、归属感及支持,然而患病的事实却让不少病 友与原来融合的社会群体逐渐“区别”开来。因而,病友互助组织为 病友提供了这一渠道,将同类型疾病的病友聚集在一起,使其在病友 组织中可以互相认同,提升对社会的归属感,以及得到相互的支持。 病友互助组织常见于重症疾病(如癌症、脑瘫、地中海贫血等) 、慢 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疾病等)及罕见病(如重症肌无力、 自闭症、成骨不全症等)的

4、病友群体中,因为这类疾病治疗及康复时 间长以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对于社会团体所需要的支持更大。 因而,病友互助组织几乎可以覆盖大多数需要长期康复的病友中,运 用范围十分广泛。 病友互助组织大多数是非正式团体和集中在社区或医院为主的 实地组织,也有部分的互助组织发展到成立非营利机构,甚至是全国 性的组织。病友互助组织的成效已经在临床研究中得到印证,通过文 献了解,病友互助组织对于糖尿病、乳腺癌、慢阻肺患者等病友在生 活质量、遵嘱行为、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抑郁控制等多个方面有显 著成效。郭健芬(2010)认为,乳腺癌患者参加病友互助组织之后, 抑郁情绪成都较轻, 原因可能是加入病友俱乐部后患者

5、心理得到共鸣 和支持,情感得以有效疏导和宣泄。通过多次组织或参加病友的团队 活动, 病友见的关系由同病相怜升华至同病相勉, 运用病友会的力量, 特别是康复病友的经验介绍、现身说法,能改变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和 心理反应,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抗病信心。薛卫红(2009)也 认为,建立糖尿病俱乐部,有助于稳定患者病情 ,促进机体康复 , 提 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俱乐部的开展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 病的认识 , 改变其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 , 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 控制病情 、延缓或减少并发症 , 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 重要 。 病友互助组织从过去的病友自发组织逐步发展为由专业人

6、士 医院或社工机构提供的一项服务。在有组织和带领的基础上,病友 互助组织呈现专业化与规范化的发展趋势。 病友互助组织因为成效显 著,而且适合专业人士操作和开展,已经逐渐成为了一项通用的医务 社工服务模式。然而,在病友互助组织中医务社工的角色是怎样 , 以及如何通过病友互助组织提供服务, 病友互助组织的未来发展方向 如何把握等问题,都需要医务社工在实务中进行解答。 病友互助组织作为社会支持网络中的一种, 指由个人之间的沟通 所构成的关系网。病患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越能有效回应不可预 期的生活事件。社工通过搭建病友互助网络,让病友在网络中得以维 持其身份认同,并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讯息、

7、新的社会接 触等。互助组织从沟通形式上分为线上和线下沟通。线上建立以多媒 体为载体的互助平台,让病友能够及时诉说自己的困扰,及时得到其 他过来人的日常支持。线下通过定期开展各种类型的互助活动,将病 友们组织起来,为其提供一个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在活动中巩固该支 持网络。 例如,女性癌症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癌后,通常会感到: “好像周 围只有我才有这个病” ,因而很容易主动地与社会孤立,缺乏社会支 持。因此,建立一个同路人的相互支持网络,对女性癌症患者而言十 分重要。 “爱亮女人花”病友互助会从 2014 年建立,经过 2 年时间, 吸引了上百位女性癌症患者的参加,得到了患者的肯定。以下是一位 女性癌

8、症患者在病友互助网络中得到的支持与个人成长的案例: 玲晶(化名) ,在化疗初期反应较大,自身难以承受化疗后带来 的不适,整个人几乎处于崩溃边缘,想放弃化疗。与此同时,给其丈 夫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 社工一方面对案主及其丈夫进行心理疏导, 另一方面邀请案主参加互助活动。在一次手工互助活动中,玲晶说起 自己的化疗经历时不禁当场落泪哭泣,其他旧病友立刻关怀安慰她。 有的旧病友分享自己当时化疗的情况以及如何克服的经验, 鼓励玲晶 要坚强面对。玲晶感受到身边有很多同路人,也得到病友们的鼓励与 支持,她擦干眼泪,微笑感谢大家。 现在的玲晶, 已经坚持完成所有化疗。 在互助微信群里变得活跃, 有时候主动分

9、享养生知识,有时候积极回应其他病友提出的疑问。回 医院复诊,看到病房新病友诉苦治疗,她会用自己真实的经历鼓励新 病友,分享如何尽最大的努力降低不适反应。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像玲晶一样得到来自病友会的支持, 让病友会 成为病友患病历程的转折点, 本文会通过分享病友互助组织的实务案 例,以及提炼总结医务社工的临床经验,帮助读者对病友互助组织的 服务模式提供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我们大致将病友会分为三个部分: 互助组织的建立、管理及运作、义工发展。以上三个部分将在以下篇 章中进行分享和解读。 3.2 病友互助组织的建立 病友互助组织建立的初期,需要社工对病友需求进行全面评估, 以期找出病友共同的需求以提供

10、相应的病友会服务。我们通常采用 “身心社灵”和“生态系统”两种理论设计需求问卷对抽样的病友进 行评估和访谈。因此,比较多使用病房探访的形式,通过对每一位病 友的病情、 心理状况、 家庭情况等资料了解, 整理出病友的普遍需求。 病房探访除了可以帮助社工了解详细的病友需求信息而外, 还可以帮 助社工与病患建立良好的关系, 以便下一步邀请合适的病友加入互助 会组织。 通常而言,病友的需求会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知识讯息:即对 于疾病、康复、权益有关的各类资讯。例如工伤病人不仅需要了解伤 情恢复过程,也需要知道术后康复信息、营养健康知识,同时也对于 工伤保险、法律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这类需求就需要社工有

11、整合资源 的能力,将各种跨专业的讯息资源能够引入到病友会中,为病友提供 相关的帮助。 2.情感需求:得到来自同辈、家庭和专业人士的情感 支持。疾病对人的影响不仅仅只是身体,还会带来心灵的困扰,这样 的困扰就需要有更多的理解者和支持者。 例如癌症患者普遍会感到自 己是“边缘人” ,由于社会的污名化或来自身边人的不理解,而倍感 受挫困顿,由此会逐渐怀疑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意义,甚至感到“拖累 家人”从而更加自闭和绝望。然而,当癌症患者处于同类群体当中, 他们的感受就开始正常化,因为“大家都一样”的感觉会让每个病友 都感觉很自在舒适。也是因为“同病相怜” 、 “惺惺相惜” ,病友彼此 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话

12、题和相互理解, 从而满足了同辈情感支持。 此外, 在专业社工的引导下,病友会的环境变得可以控制,通过肯定家人对 病患的支持,鼓励家人更多理解病患的心理变化,病友更容易得到来 自家庭的支持。例如,重症患儿家长会不仅是一个家属的互助组织, 更是患儿得到家长支持和理解的重要源泉。3.减压空间:人们在评估 了情境后,如果觉得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不足以应对问题、或是应 对起来会很艰难,就会感到有压力。 (参考:Goldberg,J.(2016).Stress management. webMD. Robertson,I,(2017).The Stress Test: How Pressure Can M

13、ake You Stronger and Sharper , New York, NY: Bloomsbury USA ) 由于不少疾病的不可控性, 长期面对疾病的个人及家属都会产生一定 的压力, 而病人通常所处的环境又无法逃避这样的压力: 家庭或医院。 因此,病友的需要还有缓解压力这个方面。减压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隔离原有的环境,让压力有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暂时忘 记压力;另一种是真正的解决压力来源,让压力的产生得到遏制。而 互助会刚好可以采用这两种方法双管齐下。 例如关节置换术互助会不 仅提供定期的出游活动, 让病友感到自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走路和享 受生活,还可以与医师交流如何做

14、术后保健和检查,免除自己对疾病 的担忧。同时,不少病人在医院也有大量空闲时间,因而减压空间通 常也成为病人消磨无聊住院时间的好去处。4.赋权倡导:一个孤立的 个体很难能够坚持维护同类群体的权益, 然而当一群病友集中一起就 会更有力量发出作为群体的声音。不少癌症病友会反馈“社会对癌症 的误解太大了,连我亲戚居然认为癌症不祥,自从我患癌后和我来往 的人都少了” ,自闭症患者也感到: “我们自闭症患者也出了很多天才 好嘛,为什么大家都以为我们等于智力低下?”病友会就能满足病友 关于赋权和倡导方面的需求,帮助将群体的需要和问题与社会联结, 或进行政策建言,或是开展知识普及宣传,以期维护同类群体获得更

15、多的社会支持而非孤立甚至歧视。 在厘清病友需求的基础之上, 社工就能够根据病友的需要和病友 会所处的阶段设计病友会的恒常服务内容。 服务的频率可以根据不同 疾病的特征进行设计,例如慢性疾病(例如乳腺癌)可以维持出院后 至少每月一次的病友会活动,而急性疾病(例如工伤)住院期间则可 以考虑每周都有一次小组或病友会活动。 此外,除了在设计病友会活动的基础上,还需要构建病友会的运 作框架,即病友会的准入准出机制、运作章程等。当然,也可以通过 病友会的前期运作,使用赋能的理念,促进病友对病友会有更多智力 投入,参与到病友会的建立和计划中来。最初建会时参与的病友十分 重要,除了需要他们提供需求意见而外,也

16、需要他们针对前期试行的 服务提供反馈意见,以及对病友会的发展方向给予支持和反馈,以便 帮助病友会的服务与功能逐渐恒常化和稳定。 在服务内容设计上也需要社工精心安排, 为了便于病友会能够层 层递进,我们建议服务的介入层次从浅到深地开展。在介入层次上, 我们划分为发展性、支持性和治疗性。发展性又称为资源性,指的是 教育、资讯、宣传等方面的内容,为最浅层次;支持性主要指情感支 持、心理支持、朋辈关系支持等,为中间层次;治疗性指改变行为观 念、提升个人意义价值观等,为最高层次。互助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亦 需要科学的设计和计划, 我们梳理了病友互助会的发展历程与具体介 入内容如下: 以女性癌症病友为例的互助会发展阶段图 阶 段 服务目标 介入层次 具体介入手法 第 一 阶 段 建立女性癌症病患互 助会,建立病患对互 助会的归属感,加深 相互之间的联结。 发展性为 主,支持 性为辅 (1)病友探访:建立良好的 关系; (2)专题讲座:生理、 心理、社交恢复的知识; (3) 休闲聚会:放松心情,相互 支持。 第 二 阶 段 扩大病患互助会的服 务受众范围,回应个 别病患的心理及社交 方面的困扰,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