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件+第四章_煤与天然气化工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12882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247 大小:1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件+第四章_煤与天然气化工_第1页
第1页 / 共247页
复件+第四章_煤与天然气化工_第2页
第2页 / 共247页
复件+第四章_煤与天然气化工_第3页
第3页 / 共247页
复件+第四章_煤与天然气化工_第4页
第4页 / 共247页
复件+第四章_煤与天然气化工_第5页
第5页 / 共2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件+第四章_煤与天然气化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件+第四章_煤与天然气化工(2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煤与天然气化工,第一节 概述 一、 天然气(natueal gas)加工利用途径 1、天然气组成 烷 烃: CnH2n+2 (n=17), 主要成份; 烯 烃: CnH2n (n=24), 微量存在; 环烷烃: CnH2n (n=5、6),微量存在; 芳 烃: 少量(苯、甲苯); 非烃类气体: N2、 CO2、 H2S、H2 、He 、 Ar 、H2O 。,2、天然气分类 、根据矿藏特点分类 伴生气(associated gas) 与原油共生,随原油同时被采出。 非伴生气 纯天然气田天然气 主要成分是甲烷,含少量乙烷、丙烷、丁烷和非烃气体 凝析气田天然气 除含甲烷、乙烷外,还含一定数量

2、的丙烷、丁烷及戊烷以上的烃类气体、芳香烃、天然气汽油、柴油等。 天然气自井口流出后进行气液分离除去凝析油。,、根据天然气组成分类 干气: 每标准立方米井口流出物中,C5烃含量低于13.5cm3; 湿气: 每标准立方米井口流出物中, C5烃含量高于13.5cm3; 贫气: 每标准立方米井口流出物中,C3烃含量低于94cm3; 富气: 每标准立方米井口流出物中,C3烃含量高于94cm3; 酸性天然气: 含有显著的H2S和CO2等酸性气体。 3、天然气化工利用 见下图(P240),天然气,分 离,甲烷,硫 化,CS2,S,硝 化,CH3NO2,HNO3,氯 化,Cl2,氯代甲烷,氨氧化,氢氰酸,氧

3、化,甲醛,合成气,甲醇 ,CO,羰基合成,丁醇,碱吸收,甲酸,光氯化,光气,乙烷,丙烷,丁烷,氦,裂解,炭黑,异丁烷,氧化热解,乙炔,O2,二、煤(coal)的转化利用概述(P396) 1、煤的组成 煤的形成过程 是由高等植物经过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和地球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的固体有机可燃矿产。 泥炭(turf)(腐泥) 褐煤(wood coal) 烟煤(soft coal) 无烟煤(blind coal)。 主要成分 煤的基本结构单元主体为缩合的芳香核,是复杂化合物的混合物。 主要成分为C、H、O,少量N、S; C含量随煤化度的增大而增大;,褐煤:C70% O30% H8% 无烟煤: C92% O

4、2% H4%,2、 煤的分类 褐煤 (lignite, wood coal) 次烟煤 烟煤(soft coal) 无烟煤(anthracite) 3、煤的转化利用途径 见图9-2(P398),煤的转化利用途径,三、生物质作为化工原料 生物质构成,生物质再生 生物质不同于石油、天然气和煤,是可再生的原料,再生依靠光合作用:,生物质作为能源,利用生物质能主要方法 直接燃烧和压型燃料燃烧 热化学转换法 用干馏、气化、液化法获得木炭、焦油和可燃气体等品位高的能源产品。 生物化学转换法 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生成沼气、酒精等能源产品。 利用油料植物所产生的生物油。,生物质作为化工原料 自然界中许多含纤维

5、素、半纤维素、淀粉、糖类和油脂的生物质均可为化学工业提供原料和产品。 生物质作为化工原料的两条基本途径: 利用天然物固有的分子结构 如:纤维素、淀粉、萜烯、蜡质、脂肪、纤维等。 利用化学或生化方法将天然物分解为基础化学品或中间产品,进一步转化为化工产品。 植物转化为化工产品过程见下图,生物质化学转化的部分实例: 含淀粉的生物质水解发酵制麦芽糖、乙醇、丁醇和丙酮。, 含多缩戊糖的生物质水解、发酵制糠醛。,糠醛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主要用途如下:, 生物质气化制合成气或富氢气体。 生物质分子组成可简单表述为CH1.5O0.7。气化反应如下:,四、天然气或煤制合成气 1、天然气蒸汽转化 二段转化

6、(见第一章) 2、煤的气化 是煤与气化剂作用生成气体混合物的反应过程。 包含煤的热解、半焦气化等过程。,、煤气分类 发生炉煤气和水煤气 Q= 4.612.5MJ/m3 气化剂:空气、水蒸气 合成气和还原气 Q = 12.5MJ/m3 气化剂:氧气、水蒸气 氨合成:H2/N2=3 甲醇合成:(H2-CO2)/(CO+CO2)=22.2,城市煤气和焦炉煤气 Q = 14.620MJ/m3 气化剂:富氧、水蒸气 富气和合成天然气 Q = 2537MJ/m3 、气化炉分类(见下图) 固定床气化炉 沸腾床气化炉 气流床气化炉, 固定床气化炉 一般使用块状原材料,炉子上部加料、料层缓慢下移,气化剂由下向上

7、逆流通过。 优点 是操作费用低,炉子总效率高; 缺点 是反应完的煤气流经煤层时发生煤的干馏,导致煤气净化和酚水处理装置复杂。, 沸腾床气化炉 一般使用粒径在0.53mm的细煤粒。 优点 是可连续生产,温度分布均匀,温度调节快,炉子构造简单,投资低。 缺点 是反应过程有返混现象,反应温度受原材料灰熔点的限制。 只用于褐煤及反应性好的年轻烟煤气化。, 气流床气化炉 很细的粉尘煤用气流床气化,煤与气化剂并流进入气化炉。 优点 是不受煤的品种限制,利用粉末为原料,还可用流态或气态烃代替煤。 缺点 是粉状原料煤的加入以及排渣技术都比较复杂。,、典型气化工艺 、鲁奇固定床加压气化(P404) 1927年提

8、出,1932年完成半工业试验装置;1978年我国山西化肥厂引进。 属固定床气化法。 优点 生产过程能耗少; 煤气热值高。 缺点 只能用一定粒度的原料; 气化的同时进行热解,生成低温干馏产物,需要加以处理。,鲁奇固定床加压气化炉简图,、温克勒(Winkler)气化法(P409) 为沸腾床气化 优点 煤气生产能力弹性大; 氧气耗量低,起停作业简单; 煤的处理费用低,粉煤也可利用。 缺点 运行费用高; 气化温度低于灰熔点; 灰中碳含量高。,温克勒气化炉简图,O2,、考伯斯托茨克( KT )气化法 ( P409 ) 属于气流床气化法。 煤用氧气和水蒸汽常压气化,细粉煤与气化剂并流的气流床气化。 K-T

9、炉气主要用于生产合成气。 K-T法对原材料煤要求条件少,粉煤粒度小于0.1mm,对于不同原料煤可允许一定数量最大粒子煤。,考伯斯托茨克( K-T) 气化炉简图,、德士古(Texaco)气化法(P413) 德士古法是一种粉煤加压液态排渣方法。 要求原料煤粒度小于0.1mm,制成悬浮状的水煤浆,煤浓度为70%。 德士古法对原料煤种限定较少,可以处理所有烟煤,煤灰分可达28%。 德士古(Texaco)气化流程见图915,1400、4MPa,70%,200,水煤浆浓度为70%。 用泵加入气化炉,与入炉氧气在1400和4.0MPa下进行煤气化反应。 生成熔融灰渣,以液态排出。 产生热的粗煤气在废热锅炉中

10、回收热量,产生蒸汽; 粗煤气被冷却到200,然后在洗涤冷却器洗去灰尘并降温。,优点 高温气化,无焦油和烃生成; 高压生产合成气,后续加工经济; 液态排渣; 气化反应完全,碳转化率可达9599%,气化效率76%。 缺点 难以用内在含水量大的煤,如褐煤; 煤的灰熔点不能太高;,3、煤气化的发展和方法选择。 煤气化技术发展过程主要有两次重大突破: 第一次是工业制氧装置的开发,用氧气代替空气进行工业煤气化; 第二次是加压气化。 煤的性质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气化方法: 固定床、流化床和气流床。 固定床最常用的方法是鲁奇加压气化法: 用块状煤气化,煤气中CH4含量高; 适用于处理灰分高,水份高的块状褐煤。,

11、沸腾床法常用温克勒气化法: 用于处理小于10mm活性高的年轻煤(褐煤、年轻烟煤); 适合于生产合成气。 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法: 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是连续加料,高温高压液态排渣方法,煤种限制少; 适合于生产合成气。,煤的气化剂和煤气用途,第二节 一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一、概述 甲醇(methyl alcohol)俗称木精(wood alcohol),是饱和脂肪族醇类最简单代表物,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易挥发的可燃液体,具有与乙醇相似的气味。沸点64.7,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6.036.5%,有毒。 甲醇(methanol)在有机合成工业中,是最重要的基础有机原料; 是生产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农药、染

12、料和医药的原料;还可生产畜禽饲料、汽车燃料,甲醇化工已成为化学工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甲醇最早由木材和木质素干馏制得。 1923年德国人首次用CO和H2为原料,在锌铬催化剂上,高温高压下实现了甲醇合成的工业化。 80多年来,高温高压合成甲醇几乎成为工业上生产甲醇的唯一方法,生产工艺不断得到改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使用的催化剂不同,反应温度和压力也不同,可分为: 高压法、低压法和中压法。 三种方法的生产原理相同,只是操作条件有差异。,二、反应原理 主要主反应: CO + 2H2 = CH3OH + Q (105.5KJ/mol) CO2+ 3H2= CH3OH + H2O + Q (64.

13、5KJ/mol) 是体积减小,放热反应 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CO + 3H2 = CH4 + H2O 2CO + 2H2 = CO2 + CH4 CO2 + H2 = CO + H2O,2CO + 4H2 = (CH3)2O + H2O 4CO + 8H2 = C4H9OH + 3H2O 2CH3OH = (CH3)2O + H2O 此外,还可能生成少量乙醇,微量醛、酮、酯等副产物。 甲醇合成反应是体积减少的放热反应。 由化学热力学原理可知,增加压力,降低温度,减少反应气流中惰性气体浓度均有利于甲醇的生成。 反应物中H2/CO值对甲醇平衡浓度也有影响。,三、催化剂及使用 甲醇合成催化剂大致可分

14、为二元系(Zn-Cr)和三元系(Cu-Zn-Al)两大类。 二元催化剂(Zn-Cr) 机械强度好,耐热性好,适宜操作温度为330400。 抗毒性好,使用寿命长,一般为23年。 二元催化剂用于高压法合成。 三元催化剂(Cu-Zn-Al) 活性高,低温性能良好,适宜温度为230310。 对硫和氯化合物敏感,易中毒,一般为12年。 三元催化剂用于低压法合成甲醇。,Zn-Cr 系催化剂用于高压法甲醇合成 ZnO是合成甲醇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Cr2O3是助催化剂。 纯ZnO的活性相当低,而在其中配入一些助催化剂后,活性大大提高。 助催化剂Cr2O3本身是很差的加氢催化剂,但是有较高的熔点,能阻止催化剂

15、老化。 铜基催化剂组分为CuO-ZnO-Al2O3, 用于低、中压合成。 但其对硫敏感,易中毒失活,热稳定性较差。 随着净化工艺技术提高,低、中压工艺终于实现了工业化,这是合成甲醇技术上的一大突破。,CuO-ZnO-Al2O3或CuO-ZnO-Cr2O3催化剂在低压合成甲醇过程发生了CO2的增强效应。 原料气中不含CO2,则催化剂迅速地失去了活性,并伴有从黑到粉红(金属铜)的颜色变化,但表面没有炭沉积,比表面积几乎不变。 反应机理认为,催化剂活性相是溶入足够Cu2的ZnO(Cu2ZnO),ZnO活化吸附H2分子,Cu2活化吸附CO分子,构成二元活性中心,在两者的协同作用下,甲醇合成反应才能顺利

16、进行。,CO2的作用是降低原料气COH2的还原能力,保护Cu2不能还原为金属铜。 CuO和ZnO都是催化剂的主要成分。 而Al2O3和Cr2O3是常用的结构助催化剂,起到分隔主催化剂作用,是次要组分,是辅助成分。 制备过程必须保证CuO和ZnO组分充分接触,构成密度较高的Cu2ZnO二元活性中心; 尽可能使Al2O3或Cr2O3比较均匀地分散在催化剂之中,发挥稳定结构的作用。,CuO-ZnO-Al2O3催化剂在使用时需先还原,使CuO适当地还原为Cu才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活化过程对催化剂活性起决定作用,须严格控制: CuO-ZnO-Al2O3在活化时,先在N2下升温,升温速度控制在20/h,不能升温太猛,以防损坏催化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