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4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12515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文学4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唐代文学4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唐代文学4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唐代文学4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唐代文学4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代文学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文学4(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主讲:卞良君,杜甫(712770)是一位富有创造性和集大成的诗人。杜诗通过具体的生活画面以小见大地呈现社会历史的整体风貌,因此被称为“诗史”;叙事与抒情写意有机结合,寓主观于客观。特别是创造性地运用万转千回、反复咏叹的抒情方式来抒写复杂、深沉、博大的思想情怀,形成了以沉郁顿挫为主导的艺术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杜甫对于诗歌的语言非常重视,集中体现在他律诗的创作上。杜甫律诗的最高成就,是把这种体式写得纵横恣肆,浑融流转,极尽变化,却又无迹可寻。因此比较而言,李白的诗天然涌发、飘逸而不可摹仿;杜甫的诗则千锤百炼、苦心经营,可以为人典则。

2、杜诗对后人的影响比李白要大。,五、杜 甫,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 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 翁,浩歌弥激烈。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顾唯蝼蚁辈,但自 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 今,忍为尘埃没。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凌晨过骊山,御榻 在嵽嵲。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欢 娱,乐动殷胶葛。赐浴皆长缨,与

3、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 弃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中堂有神 仙,烟雾蒙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北辕就泾渭,官渡 又改辙。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 折。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 闻号咷,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 父,无食至夭折。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生常免租税, 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

4、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 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咏怀五百字),唐宋诗醇:“此与北征为集中巨篇,摅郁结,写胸臆,苍苍莽莽,一气流转。其大段中有千里一曲之势而笔笔顿挫,一曲中又有无数曲折也。甫以布衣之士乃心帝室,而是时明皇失政,大乱已成,方且君臣荒宴,若罔闻知。甫从局外蒿目时艰,欲言不可,盖有日矣,一于此诗发之。前述平日之衷曲,后写当前之酸楚,至于中幅,以所历为纲,所见为目,言言深切,字字沉痛。” 杜臆:“自凌晨过骊山,至路有冻死骨,叙当时君臣晏安独乐而不恤其民之状,婉转恳切,抑扬吞吐,反复顿挫,曲尽其妙。故彤庭分帛、卫霍金盘、朱门酒肉等语,皆道其实,故称诗史。”,自京赴奉先县永怀五百字

5、:此诗为杜甫五言古诗的代表作,比北征尤为精密。杜甫自京赴奉先县时为天宝十四载(755)十月、十一月之间。是年十月玄宗携扬贵妃往骊山华清池避寒,十一月安禄山起兵造反。杜甫经过骊山时,安史之乱的消息尚未传到长安,然而诗人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已露社会动乱的端倪。诗从开头至“放歌破愁绝”为第一段,抒写自己的政治饱负以及不得志的感慨。从“岁暮百草零”至“惆怅难再述”为第二段,写路经骊山的感想。最后为第三段,写自己家庭的不幸及引发的感慨。通篇从述怀叙起,四句一转,层层跌出:先自叙其自比稷契的壮志,然后写仕既不成,隐又不遂,百折千回,仍复一气流转,极反复排宕之致。此即所谓“沉郁”也。次叙自京赴奉先县道中见闻,

6、而致慨于国奢民困,此正忧端最切处。而叙事中夹议论,感情激切。末叙抵家之事,仍归到忧黎元作结。全诗以议论为主,杂以叙事,议论有所自,续事有所归。错综的社会现实、复杂的思想感情,都写得形象而层次分明。篇幅虽长,却相当紧凑,语言洗炼而有概括力,风格沉郁顿挫。从内容看,本诗是作者长安十年生活和思想的总结,从艺术看,是作者诗风彻底转变的标志。,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7、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谿。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郑东甫杜诗钞说这首诗“刺不恤穷民也”。浦起龙读杜心解说:“何以为蒸黎?可作六篇(指三吏三别)总结。反其言以相质,直可云:何以为民上?”,无家别,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

8、座泪纵横。,至德二载(757)杜甫为左拾遗时,房琯罢相,他上书援救,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羌村三首就是这次还家所作。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还家“三部曲”。,羌村三首,浦起龙读杜心解:八句诗,其疾如飞。 生平第一快诗也。 唐诗快:写出意外惊喜之况,有如长 江放流,骏马注坡,直是一往奔腾,不可收拾。 杜诗集评:“转宕有神,纵横自得,深情 老致,此为七律绝顶之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写得痛快淋漓,一气呵成,明王嗣奭杜臆卷五曰:“无一字非喜,无一字不跃”。这种“喜”、“跃”流走于诗中,也表现在虚词的运用上,“忽”、“初”、“却”、“漫”、“即从”、“便下”的使用,使全诗不仅

9、去势疾迅,而且节奏急促,让人有应接不暇的快速感,极好地表现了诗人狂喜放歌、手舞足蹈的情态。所以被前人评为“八句诗,其疾如飞。生平第一快诗也”(清浦起龙读杜心解)。诗的最后一联,包含四个地名,前后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且又是流水对,自然流畅,不显板滞。唐诗快:“写出意外惊喜之况,有如长江放流,骏马注坡,直是一往奔腾,不可收拾。”杜诗集评:“转宕有神,纵横自得,深情老致,此为七律绝顶之篇。”,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月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唐子西文录:“虽 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次豁达。” 刘辰翁批点千家注杜诗: “气压百代,

10、为五言雄 浑之绝。”,登岳阳楼:大历三年(768)冬,杜甫飘泊江汉间,舟经岳阳,登楼览景,感伤沦落乃作此诗。首联“昔”、“今”对举包含了杜甫对自己坎坷一生、老来飘泊的感慨。颌联气势磅礴雄伟,境界十分壮阔,为千古传诵之名句,使人“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次豁达”(唐子西文录)。此句与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相媲美。颈联叙述身世之感,凄凉落寞,诗境阔狭顿异。尾联忽然一转,“戎马关山北”一句,胸襟开阔,与“吴楚”二句写景互为衬托,“恁轩涕泗流”有感于此身多难、国家多难,又将颈联的自叹身世与社会大背景联系起来,使第三联意境不嫌狭小。刘辰翁批点千家注杜诗称此诗:“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整理笔记】 【背诵篇目】,杜甫诗的艺术个性 自京赴奉先县永怀五百字简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岳阳楼 自京赴奉先县永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至“物性固难夺”,“老妻寄异县”至“澒洞不可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