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_绪论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12239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_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医学心理学_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医学心理学_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医学心理学_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医学心理学_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_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_绪论(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教研室 邱小惠,常识与心理学,心理是否可知?,知人知面 不知心,心理变化的原因,推测依据,生理的变化 言行举止,心理学(Psychology) 是研究机体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规律的科学,教育 医学 军事 商业 工业 ,普通心理学是 一切心理学 的基础,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哲学心理学的父亲 生理学心理学的母亲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婴儿,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 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绪 论,概 述,一、医学心理学概念与学科性质 二、研究对象、任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任务 (三)研究原则及方法 三、医学模式的转变 四、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五

2、、心理现象 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七、心理的实质,一、医学心理学概念,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 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的一门科学。,社会 科学,社会 属性,自然 属性,自然 科学,边缘 学科,中间 交叉 跨界,学科性质,交叉 学科,应用学科,基础学科,临床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心理卫生 心身医学 行为医学 康复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二、研究对象、任务及方法,(一)研究对象 人 患有身心疾病的患者 健康受到潜在因素威胁的亚健康状态的人 健康人,(二)

3、研究任务,研究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相互转化中的作用 研究疾病过程带来的心理行为变化及干预措施 研究人的心理与生理、精神与躯体相互作用的机制 研究不同的人格素质在健康和疾病及其转化中的作用 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医学的各个方面 研究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与生理的影响,(三)研究原则及方法,研究原则,客观性,发展性,理论联 系实际,动态的、 变化发展,实事求是,解决 实际问题,1. 自然观察法,自然条件下 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行为和活动,研究方法,2. 调查法,提出问题 口头或书面答,访谈法,问卷法,3.个案法,一个被试(对象) 多方面情况 深入详细研究,4.实验法,严格控制条件 观

4、察行为或活动 条件与心理因果关系,变 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医学模式的概念 是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总体的认识和本质的概括,体现了一定时期内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一种哲学观在医学上的表现。 医学模式的转变 1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3、生物医学模式 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三、医学模式的转变,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起源于原始社会,相信“万物有灵” 疾病观:神灵处罚、魔鬼作祟 治疗观:祈祷神灵、驱鬼避魔,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起源于朴素唯物论和整体观的哲学思想 心身观:一元论 “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强调心身统一、人与环境的统一 健康观:阴阳平衡 疾病观:阴阳失衡 病因“内伤七情

5、、外感六淫” 治疗观:整体辨证施治、“心病心药医”,生物医学模式,以机械唯物论的哲学思想为主导 心身观:二元论 健康观:生理功能良好 疾病观:微生物入侵(细菌、病毒)、外伤造成有机体的组织破坏,任何疾病都可以在组织、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生物病因 治疗观:运用药物、手术等生物疗法,消灭入侵的微生物,机体组织修复即可恢复健康。 特点:单一病因单一方法 方法机械化、绝对化、心身分离、人与环境分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身观:心身统一、相互影响 健康观: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完善 疾病观:社会、心理、生物因素都影响人的健康和疾病 治疗观:从社会、心理、生物三轴系统全面对疾病进行诊断、预防、治疗和护理

6、,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人物:冯特(1879,莱比锡);铁钦纳 观点: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由元素构成,强调意识的结构,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人物:詹姆斯 观点:意识是连续变化的,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行为主义(behaviorism),人物:华生;斯金纳 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人物:韦特海默;柯勒 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人物:弗洛伊德 观点: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7、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人性本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五、心理现象,心理现象的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活动与意识 人与动物心理本质的区别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出现了动物心理所没有的意识。,心理现象的结构,意识系指人对周围环境和自我的觉察状态,焦点意识:全神贯注于某事物时所表现出的明确的觉知状态,边缘意识:是指在注意范围边缘获得的模糊意识经验,下意识:在边缘意识之下的注意层次所得的意识经验,潜意识:是指个体对内在的身心状态或外界环境无所感、无所知的状态,六、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心理现象的发生 信号性反应 条件反射 标志着生物有了心理现象 动物心理的发展 感觉阶段 知觉阶段 思维的萌芽阶段 人的心理的发生 劳动 使人的心理上升为意识,七、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心理的器官是脑 心理是在反射活动中实现的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观念的反映 心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心理是客观世界主观能动的反映。 人的心理的社会制约性,,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