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化学》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选修6)++课件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12145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5.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化学》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选修6)++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化学:《实验化学》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选修6)++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化学:《实验化学》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选修6)++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化学:《实验化学》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选修6)++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化学:《实验化学》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选修6)++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化学》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选修6)++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化学》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选修6)++课件(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化学教材分析及 教学建议,一、教材分析和使用建议,二、各专题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本模块课程目标 1认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2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现代仪器 在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研究中的应用; 3了解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形成运用化 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具有批判 精神和创新意识; 5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强化实验安全意识。,实验化学,主题1 化学实验基础 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2具有安全意识,能顺利地完成化学实验。 3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4知道

2、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能根据常 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初步学习,情感、态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分离、提纯,5初步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检测方法,知 道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等现代仪器在测定物质结构中的作用。 6初步掌握天平、酸度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能 根据误差分析的原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认 识定量分析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7认识反应条件控制在化学研究中的意义和作 用,初步掌握控制反应条件的一些方法。 8了解常见物质的制备和合成方法。,知识、技能目标检测、分析,知识、技能目标,主题2 化学实验探究 1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

3、问 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2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 案,并予以评价和优化。 3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并科学地加 以处理。 4能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比较、 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综合应用,一、教材分析和使用建议,1。实验化学教材有“三新”,(2)新的编写形式,(3)新的实验内容,(1)新的课程取向,专题1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课题1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检验,拓展课题1-1 :茶叶中 Ca、Al、Fe元素的鉴定,检验Al3+: 使用阿罗明拿溶液(铝试剂),氢氧化物完全沉淀的pH,Ca2+(NH4)2C2O4=CaC2O4+2NH4+,专题1

4、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 和铜离子,纸层析的基本原理(惰性支持物、固定相、流动相) 、纸层析的操作方法,Fe3+ + 3NH3H2O=Fe(OH)3 + 3NH4+,Cu2+ + 4NH3H2O=Cu(NH3)42+ + 4H2O,拓展课题1-2 :菠菜的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用石油醚、丙酮、苯胺一定比例配制展开剂,提取色素的原理和方法,拓展课题1-3 :用粉笔进行层析分离,用粉笔作固定相,分离红、蓝墨混合液中的染料,血液中铁元素的检验(用亚铁氰化钾),专题1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课题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NaNO3+KCl= NaCl+KNO3,影响晶粒生长的条件:

5、溶解度、溶液浓度、蒸发溶剂的速度、溶液冷却的速度等。,减压过滤装置,专题2 物质性质的探究 课题1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铝配合物的生成:,Al3+6F-=AlF63-,明矾晶体的培养,Al3+4OH-=Al(OH)4-,图1-5 明矾晶体的制取,专题2 物质性质的探究 课题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乙醇、苯酚和金属钠反应的对比实验:用乙醚做溶剂,乙醇的氧化反应氧化剂: 高锰酸钾、重铬酸钾,设计实验: 比较盐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牙膏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牙膏中的碳酸钙、甘油的检验:,火柴头中硫、氯的检验,Cl- + Ag+ = Ag

6、Cl 3NO2- + ClO3- + Ag+ = 3NO3- + AgCl,拓展课题3-1 :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检测,4Mn2+5CO2+11H2O,4MnO4-+5HCHO+12H+,拓展课题3-3 :汽车尾气成分的检验,汽车尾气的采集方法,尾气中CO的检验:新鲜的鸡血变色,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1)亚硝酸钠熔点2710C,分解温度3200C。氯化钠的熔点为8020C,沸点14130C,在实验室里用酒精灯加热无变化。(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后,可见一支试管内的粉末熔化,变为淡黄色的液体,试管内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2)亚硝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亚硝酸,亚硝酸不稳定,立即分解,

7、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氯化钠不与盐酸反应。 2NaNO2 + 2HCl = NO + NO2+ NaCl+H2O,(3)亚硝酸钠与KI反应,生成单质碘,碘遇淀粉水溶液变蓝色。 2NaNO2 + 2KI +4HCl = 2NO + I2+ 2NaCl+2KCl+2H2O (4)亚硝酸钠与FeCl2反应,生成棕黄色的FeCl3溶液,氯化钠不与FeCl2反应。 NO2- + Fe2+ + 2H+= NO + Fe3+ H2O,(5)亚硝酸钠与KMnO4 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Mn2+ ,使溶液立即褪色。氯化钠不立即与KMnO4溶液反应。 5NO2- + 2MnO4- + 6H+ = 5NO3- +

8、2Mn2+ + 3H2O (6) 亚硝酸钠、氯化钠都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但是白色的AgCl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拓展课题3-3 :真假碘盐的鉴别,定性检验 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 定量检测 I2+2Na2S2O32NaI+Na2S4O6,专题4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课题1 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 的影响因素,拓展课题4-1 :蓝瓶子实验 亚甲蓝指示剂是氧化还原指示剂,分子式:C16H18ClN3S3H2O,分子量为:373.90。亚甲蓝被氧化后呈蓝色,被还原后呈无色,即: 氧化态(蓝色)+ne 还原态(无色),专题4 化学反应条

9、件的控制 课题2 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种类、催化用量、颗粒大小,拓展课题4-2 :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 用动物肝脏作催化剂,探究不同酸度、温度下的速率,拓展课题4-3 :蔗糖的燃烧 用动物肝脏作催化剂,探究不同酸度、温度下的速率,将白砂糖和小苏打按约8:1的质量比在研钵中混合,取该白色混合物约3g置于活性炭上。用滴管取12mL酒精滴在白色混合物四周的活性炭上。用火引燃后酒精。点燃酒精后“黑蛇”徐徐爬出。,课题3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oCl42-+6H2O Co(H2O)62+4Cl-,乙酸乙酯水解用甲基橙、 石蕊作着色剂,拓展课题4-4 :淀粉溶液遇碘显色条件的探

10、究 1。I2浓度的影响 2.I- 含量对显色影响 3.淀粉溶液浓度的影响 4.温度对显色影响 5.pH的影响 6.醇的影响 7.淀粉新鲜程度的影响 8.淀粉结构对显色影响 9.CCl4的影响,拓展课题4-5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压强对2NO2 N2O4化学平衡的影响,专题5 电化学问题研究 课题1 原电池,铁的析氢、吸氧腐蚀,用铁氰化钾检验亚铁离子,拓展课题5-1 :干电池模拟实验,专题5 电化学问题研究 课题2 电解与电镀,铁镀锌实验电镀液配制:氯化锌、氯化钾、硼酸等,电解饱和食盐水,拓展课题5-2 :阿伏加德罗常数测定,拓展课题5-2 :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2Cu = 2Cu

11、+2e- 阴极:2H2O +2e-= 2OH- + H2 (1)Cu+Cl- =CuCl(白色) (反应刚刚开始时) (2)CuCl + OH- =CuOH(橙黄色)+ Cl- 或者Cu+ OH- =CuOH(橙黄色) (当析出氢气后,阴极生成OH-后) (3)2CuOH =Cu2O(砖红色)+H2O,专题6 物质的定量分析 课题1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强碱弱酸滴定:指示剂的选择(酚酞),拓展课题6-1 :配制并标定氢氧化钠溶液,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不含Na2CO3)和标定(基准物用邻苯二甲酸氢钾),电子天平的操作方法,课题2: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拓展课题6-2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

12、的测定,维生素C标准液的配制和标定(淀粉、碘水标准液),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淀粉、碘水标准液),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被单质碘氧化。所以能以淀粉作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碘水滴定维生素C溶液,至出现稳定的蓝色,即可求得维生素C含量。,专题7 物质的制备与合成 课题1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有热过滤、抽滤、蒸发浓缩等操作,拓展课题7-1 :用制氢废液制备硫酸锌,专题7 物质的制备与合成 课题2 阿司匹林的合成,阿司匹林的提纯用碳酸氢钠溶液 水杨酸的检出用三氯化铁溶液,拓展课题7-1 :用制氢废液制备硫酸锌,拓展课题7-2 :对氨基苯磺酸的合成,一、教材分析和使用建议,2。实验化学有“四异”,(2)

13、学习内容的编排方式不同,(3)学习内容的深广度不同,(1)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上有所不同,(4)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有所不同,一、教材分析和使用建议,3. 实验化学教学实施有“五不到位”,(2)教学时空不到位,(3)教师实验能力不到位,(1)教学理念不到位,(4)实验硬件设施不到位,(5)教辅资料不到位,一、教材分析和使用建议,4. 实验化学教材使用建议,(2)将部分实验研究专题穿插在其它选修模块中进行,(3)部分实验研究专题可和高三总复习有机结合,(1)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教室和实验室相交替,(4)处理好实验课题和拓展课题的关系,二、各专题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专题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1 海带中

14、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二、各专题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课题1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二、各专题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课题1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二、各专题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二、各专题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专题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1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课题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教学方法建议,(1)注重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思路的形成和培养,(2)扫清学生化学知识中的障碍,(3)实验前必须让学生熟悉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专题1 物质性质的探究,课题1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专题1 物质性质的探究,课题1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教学方法建议,

15、(1)协调与其它模块的关系,(2)突出研究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思路和方法,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教学方法建议,(1)了解牙膏、火柴头的主要成分,运用已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2)可对牙膏中其它成分作进一步的检验,(3)亚硝酸钠的性质要作较为系统的介绍,(4)设计多种检验方案,并作出分析对比,(5)注重物质鉴别的一般思路的形成,(6)利用拓展课题,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专题4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题1 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4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题2 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

16、影响,专题4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题3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方法建议,(1)协调与“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关系,(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活动,(3)积极拓展实验的研究内容,专题5 电化学问题研究,课题1 原电池,专题5 电化学问题研究,课题2 电解和电镀,教学方法建议,(1)对电化学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和回顾,(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电极上发生的各种现象,(3)突出实验的实用价值,(4)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水溶液中阳离子的放电顺序,(5)利用拓展课题,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专题6 物质的定量分析,课题1 食醋总酸含量分析,专题6 物质的定量分析,课题2 镀锌铁皮锌镀层含量的测定,教学方法建议,(1)注意培养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