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705361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黛玉进贾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红楼梦枉凝眉,2,3,少年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少年贾宝玉、林黛玉,4,成年贾宝玉,王熙凤,5,6,林黛玉进贾府,原著:曹雪芹,7,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贵公子生活,晚年却穷困潦倒,靠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

2、鹗,清代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写者。,8,曹 雪 芹(17151763) 清代小说家,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曾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其子也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先后遭遇了革职、家产抄没、下狱、“枷号”等,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

3、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他陷入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9,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他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横溢,善谈吐。 曹雪芹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

4、兀奇峭的石头。不过,曹雪芹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小说的创作。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自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高鹗所续。80回以后他写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10,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所以有人慨叹道:“开讲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11,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

5、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奏响了一曲旷世悲情恋歌。,12,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第一回,13,一方面暗示贾宝玉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 另一方面暗示贾宝玉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14,“木石前盟”交代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 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

6、溉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并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顽石下世之时,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便是林黛玉。因为这段缘分,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像在那里见过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曾见过的。,15,第二回,交代贾府人物。 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16,第三回,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 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17,第四回,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

7、,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18,第五回,全书的总纲。 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19,1选出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 ) A阜盛() 敕造() 规矩() B两靥() 忖度() 钗钏() C怯弱() 纳罕() 盥沐() D憨顽() 嬷嬷(o) 惫懒(),B(“阜”读,“怯”读,“嬷嬷”读a),20,2选出解释全对的一组( ) A阜盛(盛、多) 放诞(欺诈) 不经之谈(常理) B忖度(揣度、思量) 恍若(忽然) 宸翰(北极星,代指皇帝) C乖张(偏执、不驯顺) 韶光(美) 玷辱(白玉上的污点

8、) D轩昂(高) 敕造(帝王的命令) 东施效颦(皱眉头、代指黛玉),C(“诞”,狂妄;“恍”,仿佛;“颦”,皱眉头),21,3.找出错别字,并在括号里写出正字 粘惹( ) 撕混( ) 轩俊( ) 璀灿( ) 暮蔼( ) 牍职( ) 无与论比( ) 顶力相助( ) 功名利碌( ) 脍炙人口( ),粘(沾);撕(厮);俊(峻);灿(璨);蔼(霭);牍(渎);论(伦);顶(鼎);碌(禄);灸(炙),22,课文简介,林黛玉因何进贾府?原来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

9、作者把此事安排在第三回,也就是全书的序幕部分,显然是借黛玉进贾府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作了安排。,23,林黛玉进贾府后的活动顺序和地点,1.拜见外祖母、二位舅母、表嫂 2.会见王熙凤 贾母居处正房 3.会见三春姐妹 4.拜见大舅父贾赦邢夫人居处 5 .拜见二舅父贾政王夫人居处 6.晚餐经凤姐居处回正房 7.会见贾宝玉贾母居处正房,24,人物形象分析林黛玉,25,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林黛玉?,外 貌 行 为 语 言 心 理,26,众人眼中的黛玉,“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

10、不足之症。”,只作初步的勾画,众人关心的是黛玉的身体,注意点是体质的病弱和不足.,27,王熙凤眼中的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描写近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度的不凡。,28,宝玉眼中的黛玉,29,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30,两次铺垫后,第三处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描写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了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

11、工笔细描,表现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风流俊逸病美人图,也只有宝玉能看出,别人无法发现.,31,众人眼中,年貌虽小,举止言谈不俗 怯弱不胜,自然风流态度,熙凤眼中,标致,宝玉眼中,聪慧灵秀,体弱多病,32,明确: 三处描写多角度有层次的展现黛玉的容貌、神态、风度 ,写意和工笔两种方法交替使用,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33,黛玉之美,A、美在外表 仙草化身超凡脱俗,清秀 众人眼中绝色美女、体弱多病,B、美在多才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葬花吟:,34,C、美在内涵,花谢花飞霜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

12、污淖陷渠沟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35,黛玉之悲,C、悲在体弱多病: 既如西施之美,又如西施之病,D、悲在身世凄凉: 幼年丧母,寄人篱下,36,林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投奔外婆家的,虽然贾母十分疼爱,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进贾府后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细心、多虑、自尊,37,1.答话得体,并能及时修改不适宜的话。,例如:1. 婉拒邢夫人留饭时:“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2.有关读什么书的问题,她有两次作答: 回外祖母时:“只刚念了四书。” 回宝玉时:

13、“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3.贾母吩咐她叫王熙凤为“凤辣子”,但她仍以“嫂”呼之。,38,2.度次而坐。,例如:在拜见大舅父和王夫人时 在贾母后院吃饭前,3.入“乡”随俗,例如:“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如饭后饮茶,“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39,林黛玉形象,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美丽聪慧、极富神韵,知书达礼、有教养、细心敏感、谨言慎行、自尊自重,外貌:,言行:,性格: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寄人篱下,41,贾宝玉形象,42,本文对宝玉的描写,主要有哪三个重点?,1、出场前的侧面勾勒,2、出场后的肖像描写,3、西

14、江月二词的总结,43,王夫人道:“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这是对宝玉出场前的侧面描写,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44,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这是对宝玉出场后的肖像描写,用赞赏的笔调,突出宝玉的美貌多情。,45,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事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15、。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西 江 月,46,这两首词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潦倒不通事务”“那管世人诽谤”充分表现了他的叛逆性格。贾宝玉不愿受封建正统思想束缚,怕读圣贤文章,不去追求功名利禄,“不通世务”,尽管受到“世人诽谤”,却我行我素。,47,他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也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对于这样一个人,从封建统治阶级来看,当然是“于国于家无望”的不肖子孙!这正是作者用正文反作的方法对贾宝玉的赞颂。,48,如何认识他的摔玉之举?,祖母长期溺爱,不免使他任性,但他怨恨的 一是它谓“通灵”而不能

16、择人之高低, 二是自己独有,而“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可见贾宝玉追求的是人之间的平等。 喜怒形于色也表现出了他的性格的率真,与王熙凤相比更显出他的可爱。,摔玉也表现出他对天命的反抗、对世俗的鄙弃、对礼教的蔑视。,49,贾宝玉,在黛玉眼中,他是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正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50,贾宝玉形象,外 貌,眉清目秀,英俊多情,明贬暗褒,进一步揭示宝玉叛逆的性格,叛逆性格、平等思想,西江月词,摔玉事件,51,王熙凤形象,出场 肖像 见黛玉 回王夫人话,节选部分以四个层次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她的性格特征。,52,A.写出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