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704475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3.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区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xx区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xx区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xx区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xx区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区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xx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XXxx有限公司二一xx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项目整体概述41.1.项目名称41.2.建设单位41.3.编写依据41.3.1相关政策41.3.2技术标准41.4.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61.4.1建设目标61.4.2建设内容和规模61.4.3建设期71.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71.6.效益及风险81.6.1社会效益81.6.2经济效益81.6.3项目风险8第二章现状与需求分析102.1.本次工程依托的信息化环境现状102.1.1XXX区域概况102.1.2主要业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2.1.3数据及信息资源现状122.2.业务需求分析142.2.1业务角

2、色需求142.2.2社会管理需求142.3.建设需求分析152.3.1标准规范建设152.3.2数据库与交换共享平台162.3.3基础支撑平台162.3.4应用系统162.3.5终端系统172.3.6网络系统172.3.7信息安全系统172.3.8运行维护系统172.3.9数据中心182.4.信息量指标182.5.系统主要性能指标18第三章总体设计方案193.1.总体设计原则193.2.总体目标203.3.建设内容213.4.系统总体架构213.5.技术路线及技术演进233.5.1技术路线233.5.2技术演进27第四章本期项目设计方案274.1.建设规模与内容274.2.标准规范建设内容28

3、4.2.1标准体系建设架构284.2.2标准建设内容294.3.数据库与交换共享平台设计方案294.3.1数据库、交换平台与应用系统关系294.3.2数据资源规划设计304.3.3数据库设计344.3.4数据交换共享平台设计464.3.5建设内容清单594.4.基础支撑平台设计方案594.4.1服务器虚拟化软件604.4.2操作系统614.4.3数据库软件614.4.4WEB中间件软件624.4.5GIS引擎软件634.4.6ESB服务总线684.4.7支撑平台建设内容684.5.应用系统设计方案694.5.1应用系统逻辑架构设计694.5.2社会管理系统设计方案70第五章软硬件建行概括815

4、.1.总体建设内容815.2.软件开发内容815.2.1应用开发软件815.2.2第三方软件835.3.硬件建设内容835.3.1网络系统835.3.2信息安全设备845.3.3数据中心8681XXX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 项目整体概述1.1. 编写依据1.1.1 相关政策(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发办【2002】17号文);(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发办【2003】27号文);(3)中办发2004 34号(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4)国

5、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通知(国信【2006】2号);(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18号);(6)电子政务保密管理指南(国保发【2007】22号);(7)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等四部门关于印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公通字【2007】43号);(8)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中发201111号);1.1.2 技术标准(1)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一部分总则;(2)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二部分工程管理;(3)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三部分网络建设;(4)电子政

6、务标准化指南第四部分信息共享;(5)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五部分支撑技术;(6)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六部分信息安全;(7)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编制规则GB/T 19486-2004;(8)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技术和运行管理规范GB/T 21061-2007;(9)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GB/T 21064-2007;(10)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GB/T 21063.1-2007;(11)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GB/T 21063.2-2007;(12)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3部分核心元数据GB/T 21063.3-2007;(13)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

7、分类GB/T 1063.4-2007;(14)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5部分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方案GB/T 21063.5-2007;(15)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6部分技术管理要求GB/T 21063.6-2007;(16)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GB/T 21062.1-2007;(1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GB/T 21062.2-2007;(18)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3部分数据接口规范GB/T 21062.3-2007;(19)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GB/T 21062.4-2007;(2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8、21)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GB/T 19487-2004;(22)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0-2006);(23)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2-2006);(24)RFC2547bisBGP/MPLS虚拟专用网(VPNs);(25)RFC2917核心MPLS IP VPN体系结构。1.2. 效益及风险1.2.1 社会效益通过本项目的建设,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如下:(1)统一社会管理思想认识,加快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转变,提高管理和服务工作效率,健全社会管理体系;(2)拓展社会服务领域,提高居民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丰富社区资源,改善服务手段

9、,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健全综合性社会服务体系;(3)促进社会资源整合,明确各级职责,创新社会管理体制;(4)充分发扬民主,建立有效的参与机制,进一步提升社区自治能力;(5)提升公共资源共享水平,支撑XXX社会治理;(6)创新管理制度,推动专业队伍建设,营造就业机会。1.2.2 经济效益本项目为XXX重大民生项目,为非盈利性社会事业单位项目。为XXX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如下:(1)整合共享了社会管理信息资源,提高了社会管理信息资源综合应用水平,提升了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2)充分利用XXX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果,采用集

10、约建设模式,避免了重复投资;(3)提高了政府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环境,吸引大量企业投资和入驻;(4)利用开放平台,吸引社会企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1.2.3 项目风险根据系统建设风险分析理论,项目风险包括资金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推广风险、效益风险、实施风险和安全风险。(1)资金风险XXX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本项目,本项目所需资金从区委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专项经费中列支,项目资金有保障,无资金风险。(2)管理风险XXX综治办为项目的建设单位,将通过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引进人才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在国家和市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做好本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维工作,坚决贯彻国家和市有关部门对社会管

11、理创新工作的各项指示精神,以市场化的模式,树立“服务第一,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对内实行企业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服务水平,降低管理风险。(3)政策风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适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4)推广风险新的应用需要用户逐步适应,存在一定的推广风险。应对措施: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充分运用项目的推广经验,并结合协作单位的强大市场推广能力,有效规避推广风险。(5)效益风险本项目的效益难以量化。本项目带来的政府运

12、作成本节约、社会效益和政治影响难以用数据来量化,效益评估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政府本身难以独立完成,这带来了政府电子政务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为规避这一风险,我们采取长期考察,动态评测的方法,建立科学的效益评估模型。(6)实施风险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将整合各政务部门的数据资源,由于在政策法规上没有明确保障,在建设过程中如何确保数据资源能有效获取以及建立长期、稳定的同步更新机制,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带来风险。同时,项目的实施还必须妥善处理项目计划、组织、控制和技术应用等问题,这需要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和融会贯通,管理跨度大,存在项目实施风险。为规避这一风险,需要XXX委、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障数据资源的采集

13、,同时在项目管理上采取专家指导,加强监理措施,实施规范管理。(7)安全风险本项目要求非涉密政务信息要在政府部门间共享,同时要作为门户网站的后台支撑,这样不仅存在来自外部的别有用心的人非法攻击的风险,也存在来自内部的不完善的系统授权机制带来的风险。为规避这一风险,我们采取思想重视,两手同时抓的措施,把保护信息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采取行政和技术手段保证信息安全,在技术上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非法的恶意攻击。第二章 现状与需求分析 2.1. 本次工程依托的信息化环境现状2.1.1 XXX区域概况XXX2.1.2 主要业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2.1 业务现状(1)XXX各部

14、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职能交叉,缺少一个整体的组织协调体系来整合部门的职能与资源,扎口对全社会各项工作的管理,信息无法共用,数据无法交换,资源无法共享,领导无法及时获取社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无法对社会全局工作进行掌控、监督和管理。(2)在社会管理工作上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程序和方法,不能有效解决社会管理中深层次的问题。(3)现行体制导致每个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分兵作战:政法(综治)、公安(维稳)、司法(调解)、信访、民政各自形成独立的组织管理体系,部门之间信息不同,管理不能协同。2.1.2.2 存在的问题分析XXX在社会管理上还依赖传统方式,还存在着手段相对落后,基层力量相对薄弱等问题,具体问题为:(1)信息采集环节薄弱。各部门、各机构建设的信息管理系统各自为政、相同的基础数据不同的采集方式和管道相同的基础数据不同的采集方式和管道。基层工作人员采用传统方式进行信息采集,不仅效率低下且反复采集报送,造成信息更新不及时、不准确。(2)信息共享效能不高。由于各独立的行政组织机构和信息化平台统一化要求的现实冲突,社会管理数据资源出现了明显数据指标口径不一、条块分割、信息流通停滞不前的局面。一些相互联系的数据资源被分割在不同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