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03111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现+代+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现+代+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现+代+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现+代+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史(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 国 现 代 史 (19191949),授课人 智利疆 联系方式 手机:13604362579 办公电话:85098476 E-mail:,导 论,一. 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对象 以1919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现代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及社会各阶级、阶层、集团、政党和各民族的活动。 中国现代史的体系应该反映出中国现代社会的全貌,应该是一个可以体现出中国现代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综合体。,二. 中国现代史的分期和基本线索,(一)1919年5月1923年12月 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1924年1月1927年7

2、月 国民革命,北洋军阀的末路 (三)1927年8月1931年9月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苏维埃革命的开展,(四)1931年9月1937年7月 日本的武装侵略,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 (五)1937年7月1945年8月 抗日战争时期 (六)1945年9月1949年10月 国民政府统治的崩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一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节 五四运动前夕的中国局势 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 第三节 各派“新思潮”的兴起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节 五四运动前夕的中国局势 一. 军阀统治与帝国主义的加紧侵略,1. 北洋军阀产生的原因,(1)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的衰弱和旧军队的腐败,

3、迫使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而需要建立一支新式军队。 (2)当时的社会思潮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建立一支新式军队提供了思想和物质基础。 (3)列强侵华政策的改变,即帝国主义对袁世凯的赏识和支持。 (4)袁世凯的个人作用,掌握一定的权势,并施展权术,使这支武装日益发展壮大。终于形成一个政治军事集团。,2. 北洋军阀统治的历史分期, 1895年1912年 产生、初步形成时期 1912年 1916年 权力达到高峰,大发展时期 1916年 1926年 混战、分裂、衰落时期 1926年6月 1928年12月 覆灭时期,3. 北洋军阀的特征, 军队采用外国兵制; 财政来源已不完全依靠封建经济,而是关税、盐税、发行

4、公债及举借外债; 兵源主要依靠招收破产农民或其他劳苦 群众,也有无业游民,实行募兵制; 割据一方,连年混战。,4. 北洋军阀的历史作用, 北洋军阀集团在清末是维系晚清10余年统治的一个重要力量; 北洋军阀集团是辛亥革命时期转移政权的主要力量; 北洋军阀集团所掌握的北洋政府是由统一走向再统一的一个过渡; 北洋军阀集团是统治中华民国统一政权的代表; 使中国的军制摆脱了旧有的落后而陈旧的状态。,二 民族资本主义与无产阶级力量的发展,虽然有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但是封建的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显著的优势。 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和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官僚买办资本垄断了国民经济的命脉。 民族资本主义很难独立发

5、展,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落后,且各地区间很不平衡。,三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背景 2.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和科学 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塞恩斯(Science) 主张文学革命 主张打到孔家店 3.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陈独秀 胡适 鲁迅 傅斯年 钱玄同 刘半农,4.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享有绝对 权威的封建思想文化,一定程度上破除了传统 的封建教条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是我国历史上 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2)极大启发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推动了现代 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在思

6、想界特别是青年知识 分子中,掀起了要求进步,寻求科学真理,追 求解放的热情。 (3)为中国迅速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为马克思列 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条件,为五四运动 做了思想准备。,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巴黎和会与中国 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爆发 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研究中 的几个问题,第三节 各类“新思潮”的竞起,“问题与主义”的争论 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批判无政府主义 东西方文明之争 玄学与科学之争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 各地共产党组织的成立 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参考文献:,1. 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第一册(19191922)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3. 彭明: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 李新、陈铁健主编:伟大的开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5. 刘永明:国民党与五四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6. 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